为啥信用社不写上银行两个字?

理财迦


信用社的全称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没有“银行”二字,但也属于银行业金融金融机构,和其他商业银行具有共同特征,即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依法设立,并开展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和其他中间业务。至于信用社为啥不写上银行二字,不仅与其历史原因有关,也和当前监管要求有关。

可以这样说,信用社没有银行二字,这个名称相当于约定俗成,是特殊历史时期人们对银行的一种特殊称呼而已。信用社从成立之初,就禀赋银行特质,流淌着银行的血液。大家知道,新中国的第一家银行是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当时全国并未完全解放)河北石家庄。1951年,我国开始金融改革,人民银行将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全部改为农村信用社,于是农村信用社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时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农村地区广大人民的存款贷款以及支付结算需要,同时遏制和打击民间高利贷。为什么取名信用社?可能与当时金融文化有很大关系,毕竟当时还处于封闭落后时期。但信用合作社仍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信用,即指货币信用,合作是指一部分股金由社员出资,同时社员可以借款,即具有资金互助职能。农村信用社就成为我国特定历史时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一个缩影和称谓,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金融体制改革,为什么农村信用社又不改成银行呢?多不习惯。答案是可以改的,但是有监管要求,不是想改就改的。2003年国务院颁布,剑指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改革,其中对于信用社改制为股份制银行就给出了条件:1.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2.全辖资产总规模不低于10亿;3.不良贷款率不超过15%;4.组建后资本金不低于5000万,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达到以上条件的,各地因地制宜可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不符合条件的继续以农村信用社体制运行。

据央行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剩下812家,当年减少153家,在改制、重组和撤并的政策指导下,拥有近70年历史的农村信用社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但曾经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的金融服务,其贡献必将载入史册。


龙门山财经


因为信用社不是银行!

相同点:都属于金融机构。可以办理存、贷款业务和资金结算业务。

不同点:1、信用社业务范围一般面向农村、城镇人口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银行一般向大集镇及县城以上人口提供理财服务。

2、信用社是以县级联社为一个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在县级以下设立分支机构;银行则是有许多分支机构,分支机构非独立核算的营业单位,一般是一级法人单位。

信用社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改革后的信用社主要有三种模式:

1、农村信用社

2、农村商业银行

3、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信用社的软件硬件都具备与四大国有银行竞争,存款总额继农行、工行、建行之后突破3万亿。

(原创不易,您的关注点赞是我回答更多问题的最大动力!如对您有帮助望粉一个,谢谢!)



财践者


  这存在历史遗留原因,但也逐渐更改为银行,比如由原先的农村信用社更改为农村合作银行,而在其后又不再组建新的农村合作银行,且要将所有的农村合作银行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与此同时,也在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直接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

  也就是说,如今存在的农村信用社只是不满足改制组建条件,也就依然存在农村信用社,但农村信用社的组织结构终将解体,被历史所淘汰。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共产主义热潮汹涌澎湃,商业银行作为资本主义产物,是要被摒弃的。于是乎,我国实行的“大一统”金融模式,直到1979年。

  即是说在1979年之前,我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印钞的央行),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也就自然不能成长,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

  既然没有商业银行,如何进行资本运作呢?毕竟生活离不开交易,要不央行印出来的钱有什么用?于是乎,信用社由此诞生,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共产共产,信用社应当是最好的共产代表了。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存在很多缺陷,比如管理不协调,股权集中滋生腐败等等,以致农村信用社的体制不适合如今的经济商业模式,这也就为什么要改制重新组建的原因。


三人聚众


信用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信用社和银行都属于金融机构的范畴。只是信用社从最初的成立目标上就立足农村,服务于三农,以存取款和比较单一贷款的产品在农村和比较偏远的城区设立。

银行一般是向城市人口提供理财、存贷款服务的,品种较为丰富,除了以上,还有信用卡、电子银行、国际业务等等。信用社相对银行来说,资金实力较差,服务品种较少。

信用社的发展史:

1、1996年以前,农村信用社归农行管理,是一个系统,都是办理农村的金融业务,区别是农行是全民单位,人员是干部编制;农村信用社是集体单位,人员是职工。现在我们单位的很多老同事都经历过这段改制的历史。

2、1997年--2004年,根据国务院规定:农村信用社与农行分离,成立了“中国信合”系统,全称叫: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还是办理农村的金融业务,挂靠银监局管理。 3、2005年,根据国务院规定:农村信用社名称、办理的金融业务不变,隶属由银监局管理改变为由地方政府管理,今年全国有几个省成立了“省联社”。

以现在安徽省举例,目前全省共有83家农商行,都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但是在编制上都属于安徽省联社统一管辖,在系统、管理和人员调配上都归省联社安排。

虽然都属于信用社系统,但随着近几年个别银行的改制,在名称上出现了:信用社、农商行、城商行等多种称呼,在实质上都是信用社。

很多朋友一看到农信社就自然的觉得一股“土气”迎面而来。但是,不可否认其正规的银行属性。而且,一旦全省的信用社统一合并,在体量上绝对也是巨无霸级别的银行。

现在信用社在服务农村金融,在医保、农保、低保国家政策性贷款发放、各种财政补贴等福利经济对居民的帮扶上承担了巨大任务。在三农领域的贡献不可磨灭,切不可小瞧和轻视。


财经札记


信用社改制了以后叫农商银行,改制前一直还叫信用社,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成立了三大社,人民公社,供销社,信用社,人民公社变成政府了,供销社倒闭合并的县财政了,只剩下信用社了,马上都要改制成农商银行,所以说信用社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


按照通知


农民的第一大银行,末来中国第一大银行→农信社


用户4387043089596


不改制不能叫银行,原来多数信用社是社员入股,资本金不够。。。。

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十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一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呆呆家小壹


因为下大乱。谁都不笨,笑。国家。平安。


刘雪美473


我终于知道我的家乡为什么还叫农村信用社,不叫农商银行!


诗卒


不写你不是也知道是银行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