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股东需要认知的几个逻辑

316:股东需要认知的几个逻辑

创建于 2019年07月13日

一、为什么FaceBook发币会让世界震动?

Libra体系一旦创建,可以随时带来全新的颠覆性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是什么?答案是换跑道,由金融跑道切换到零售跑道。

Facebook坐拥27亿用户,支付通道被打通,facebook可以不再以金融逻辑去发币,而是以集合采购的逻辑批发跨国公司的提货权,这种提货权是否叫Libra并不重要。重要的是27亿用户,人均出资1000美元,总量是27000亿美元采购款,会吸引全球跨国公司来竞标这个超级订单,可以直接批发价值35000亿美元左右的Libra。libra可以通用支付,意味着出资人直接获得30%以上的净利润。同时,跨国公司会获得两次收入:第一次是27000亿美元的采购款;第二次是35000亿美元价值相当的Libra,而跨国公司实际只支付了35000亿美元价值相当的产品与服务。30%的净利润意味着什么?答案是所有资金会蜂拥而入,流向企业账号,也可以说是贷款人账号。贷款人会用分销款去偿还贷款。这意味着银行的存款用户和贷款用户同步高速流失,剩余的贷款利息已经不足以支付银行的固有成本,亏损和破产威胁会加速资金流出。与此同步,Facebook会变成世界上最大的超级提货权与订单管理的数字库房,其他硅谷科技公司会远远的被摔在身后,只能与之合作,而不是另起炉灶。因此,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对稳定币Libra不能掉以轻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8423024344751...

建行副行长黄毅讲:Libra如果成功可能颠覆金融业。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7-01/doc-ihy...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Libra必然冲击法币,央行如何应对?

其他国家央行和政府对Libra的紧张程度,与中国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键点:

1、Facebook有一张比任何商业银行覆盖面都广阔的网络,这个网络的边际成本为零。

2、你可以限制Facebook发币,但你不能限制Facebook打造基础设施,不能限制Facebook的技术投入。

3、一旦完成基础设施搭建,Facebook随时可以换一个跑道来发币,就是最简单的批发逻辑。就是消费者买公交卡的逻辑。但这个简单逻辑一旦在一个网络内完成,它实际产生的结果就是发币。

4、Facebook换跑道之后,能够给社会带来的价值:所有新增的Libra对整个市场而言,都是利润。这个利润被facebook用户、Facebook和Facebook合作方三方瓜分,会刺激整个市场的资金行动,创造更多Libra与利润。其他竞争对手再跟进已经来不及,因为资金是在云端同步行动的。因此,如果Libra成功,它就是更强大的新美元,就是可以颠覆所有国家金融体系的新货币。

5、透过显现看本质,银行系统管理的是账号。Facebook 也是。其他互联网平台同样是。

二、为什么股权共享公共网络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Facebook框架是颠覆性的框架,框架内只有提货权(Libra),能够产生的净增量资产只有Libra。

跨国公司生产的Libra总量上限是充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会考虑传统金融机构和广大用户的利益。

因此,这个局部的、基于竞争逻辑的框架,创新方和被损害利益的既得利益方会产生剧烈冲突。

而股权共享公共网络框架,则不仅可以产提货权,更能产股权。后者是未来,前者是现在。未来为现在担保,是一个充分担保。

股权+提货权,不仅解决系统的自我稳定性问题,更能够有多余的利润来解决历史遗留债务问题。

从而使创新和既得利益集团之间形成新的父子关系,使既得利益集团愿意让创新快速成长,子承父业,自己更早退休,享受生活。

三、危机是创新的老师和朋友

如果没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没有外国商品的冲击和中国小农经济的破产,我们会走出封建社会吗?

今天的情况同样如此,如果没有Libra的潜在威胁,我们决策者的思维会进入全新的领域吗?

因为国外市场对中国决策者而言是失控的,这种失控本身会引导决策者进入传统思维的盲区,即创新区。

随着国外创新的落地的临近,他们的思考会越来越深入。

他们越深入思考,他们会越感到这种孕育在云端的群体力量具有不可抗拒性,即被颠覆存在必然性。

彼时,他们会急需盟友出现,也可以说是解决方案出现。

而彼时,恰恰我们的公共网络已经突破数千万股东,恰恰是他们想要的。

相互需要的彼此会一拍即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