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些大学教师流失也很严重,许多博士、教授选择到南方的大学就业。你怎么看?

孙启耀英语教授


一方面为了更好的学术以及教学环境吧,更多的教师是为了自己子女的教育环境,自己的子女未来发展。


楷博留学


本人东北人,辽宁人一个。我13年大学毕业,是全国前十名的名牌大学。家里让考公务员,我当时报考沈阳的公务员,沈阳和南方不同,虽然也是公开招考,但是很多专业都是特招的,就是去指定院校招人。其实那些他们去招人的学校挺一般的,我们这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反而没什么机会了。

然后我的高中同学,北航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去大连一个国企找工作,面试的时候,对方直接和他说,你不要来了,我们都是要沈阳航空的学生。估计应该都是内定了。无奈之下,他去了深圳。

作为东北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好,希望能留下来东北好好建设家乡,但是,现实非常无奈。

现在我们高中同学里,回东北的越来越少了。没办法,想回去也不能回了,在南方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现在慢慢适应了南方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还是希望家乡好。


老于聊公考


一次高铁上,路遇一对大学教授夫妇,他们刚刚从东北某大学辞职,去新单位报到。

原单位哪里没说,新单位哪里也没说。

女性不愿意聊工作的事,男性也是很含蓄地表达了对东北工作环境的失望。

他们也是纠结了许久,到新单位考察几次,最终在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决定离开原单位。

没有比较就没有选择。人到中年,选择放弃稳定的生活,更需要勇气。可是有了重视人才的环境,他们舍不得放弃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双一流”时代,人才争夺战是一场回避不了的残酷竞争,不重视人才的高校必然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困境。

虽然教育部明确指出不鼓励从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但事实上,高校合理招揽人才无可非议,教师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也无可厚非。

优秀的人为何不选择有更多发展机会的平台?

一纸公文挡不住人才流动的步伐,他们爱国爱家,也爱自己。

东北地区的高校要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只有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才是根本。依靠政策手段,或者强压方式是留不住人的。

东北目前不具备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想留住人才,只有努力创造学术环境优势,用事业留人、用情感留人。

如果校方从福利待遇到学术环境,从教授的个人生活到家庭的后顾之忧,都不让教授困扰;如果校方能够给教授们创造一个能够体现尊重知识分子、重视知识分子的工作环境,也许教授未必会选择离开。

当然,教授们也得重视合同契约精神,建立按契约办事,合理流动的环境。


妈咪老师


本人就是辽宁人,现在在北京一所大学读博,即将毕业自己也面临回家还是在外地的选择,想说下自己的真实想法:

首先,待遇是一个比较大因素,南方工资水平确实要比北方好很多(北京除外),特别是对于大学老师和研究生,浙江江苏的单位往往提供大量的科研启动资金和安家费,相比之下北方几乎没有。

其次,与个人发展的专业方向有关,北方多是传统重工业加工制造业,南方多是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现在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多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等,必然导致毕业就业倾向南方。

最后,感觉与南北方人生活方式有关,北方多国企,家里人都会认为公务员是最好的工作,人工作的活力相对较弱,而南方多是私企,工作的动力比较强,会导致一些充满热情的大学老师和研究生更倾向于去南方。

当然生活环境空气质量也会有影响,但可能我更在意前三点


痘痘的垂死挣扎


  • 东北地区最近十几年人才流失情况的确是比较严重的,现在已经慢慢的开始波及到高校教师了。
  • 待遇。可能东北地区高校教师选择去南方高校当老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南方学校能够开出的待遇要比东北高校高很多。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年轻人在东北高校能够拿到一月1万元的收入,而到南方高校已能够拿到一月2万元的收入,他们肯定是能心动的。
  • 跟风趋势。有的高校老师看着自己的同事到南方高校发展的很好,所以自己也就心动了;可能再加上前同事的鼓吹,自己就更加的心动了,让自己的前途是联络一下南方高校的职位,如果条件合适的话就会跳槽到南方高校。另外,东北高校教师跳槽的南方,可能也是因为受到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在很多东北人都去广东广西海南这些省份发展,这些高校教师可能也有朋友去南方发展,所以他们就跟风去了南方发展。

  • 经济发展。最近一二十年东北的经济发展的确是很缓慢的,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而且这些工业企业大部分属于国企,最近一二十年因为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导致这些企业亏损比较严重。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话,本地的财政收入也就会降低很多,这也会影响到当地政府补贴当地的高等教育发展。如果高校得到的教育经费比较少的话,那么学校里面老师的收入水平可能也会比较低。相对应的话,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错,高校得到的政府补贴也很多,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也很高。

  • 气候。另外一个影响东北高校教师到南方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气候。东北地区冬天的时候,气温能够达到零下三四十度,而广东、广西、海南这些省份冬天最低气温只有个位数,相对来说南方是要比东北宜居的。
  • 社会人情。东北地区的人情比较复杂,办什么事情都需要社会关系,可能这样的办事模式也影响到了学校的管理,高校教师觉得自己的才能在学校里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东北地区高校的教师认识到了问题的症结,觉得如果去南方高校任教的话,好好做科研说不定能够被重用。

饕餮视听


走的都是混的不好的,要不就是贪图南方的待遇。其实每个月多那么几千块钱,房价都是几倍的找回来了。没看到哪些在东北混的不好,到南方就有出息的,一样很渣,只是心里感觉平衡了一点。在东北的985,换到南方的三四流大学,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到哪都嫌大环境不好,到南方也一样。另外说一下,南方的大学离职率也很高,很多下海经商了,有些正常的人才流动和地域没什么关系。东北一出点什么状况就马上跟进“投资不过山海关”之类的,都是没出过家门没见过世面的井底之蛙。东北这里的高校和研究所,很多人也是从南方回来的,我周围就有好几个人。


oashi


最搞笑的是改革开放之初,粤东某县一个知名中学,一位老师被深圳挖走,这个中学的老师带着一点点资金前往深圳做这个老师的思想工作,结果前往做工作的二位老师也被深圳方面倒过来做工作,最终全留在深圳!从此以后,人才流动,很多单位表示理解!当然不理解也要逼你理解的!!!


手机用户5994689473


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

这几年东北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出现向南方大规模流动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为曾经的高校教师,我的很多朋友都到南方了。

对这个问题有着最直接的感触。

大致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

1、待遇差别太大了

有人可能说近几年东北经济不景气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放到别的行业,这的确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但是,对于高校教师来说,

东北经济不景气不是根本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几年南方的高校疯狂引进教师,

给出的条件诱惑力太强了。

举几个我了解的例子吧。

(1)广东省、浙江省等沿海城市的待遇:

博士、副教授一次性引进费用大概30万—70万不等。

提供中转住房,科研启动金,给购房补贴、除了工资还有津贴。

(2)西南贵州、云南、重庆和四川等省份的待遇:

东南沿海引进人才的待遇高可以理解,

但是西南省份这两年也在疯狂引进高校师资。

攀枝花学院引进博士的费用是60万。

大家想一下,从东北到南方,换个单位就到手几十万。

这个诱惑大不大?

2、工作环境的原因

东北机制、体制僵化,

在高校也是一样的,官僚主义盛行。

南方在这方面要好很多。

大家同样有能力,

在东北不靠关系,可能很难出头。

但是,在南方,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关系的影响就淡化很多。

3、气候的原因

虽然东北冬天有暖气,

但是一个冬天的户外运动太少。

年龄大了,气候寒冷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东北人冬天还是愿意到南方过冬,

于是三亚变成了黑龙江省三亚市。

东北有不少博士、教授到南方工作,

也会考虑气候的原因。


雷哥观教育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许多博士、教授、包括一些高校的学生都愿意选择南方就业。概括起来就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南方经济的发达,丰厚条件的吸引。

最近几年,南方特别重视人才的吸引,有的落户,有的用分房,有的年薪几十万来吸引,还有的可以安排家属工作,科技人才引进补贴等等抢人手段。这样优厚的待遇之下,自然吸引更多的人才。最典型的就是前一阶段,深圳的招聘有钱、有闲、有尊严,怎能不吸引人眼球?



二、自然环境的差异

一些高材生,北方的可以适应南方,但是南方很少能适应北方冰天雪地的寒冷,特别是些年纪大的父母,都希望去南方温暖的地方可以跟着去养老,却很少有父母希望上冰天雪地的地方,未来很不适应,容易生病等等。这种南北方气候的差异,也导致了一部分人去南方。

三、对教育对人才的重视态度

最近几年,我们看南方对人才的抢夺如火如荼,想尽了一切办法,用尽了一切手段挖人才,因为执政者知道抢人才就是抢未来经济的发展。

但是北方观念落后,招聘的时候仍然采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虽然有一些考试是相对来说还是公平,但是有一些事情还是需要走关系,找后门,对人才也没有做到十分的重视。重关系、轻能力这都影响了人才的选择。

我们从高校的双选、招聘可以看到,南方的学校往往十月份,九月初就开始了招聘,而北方的一些用人企业单位在第二年过了年之后才开始动作。这样的抢人速度大大落后,也决定了一些人才的流失。



四、事业发展的前景

南方重视真才实学,所以一个人真有本事就可以任其翱翔发挥,真的可以在事业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美好的前景。但是北方仍然采用了旧的升迁模式,甚至裙带关系,这些大大伤害了一些有才华,想做事情的人。这种落后腐朽的用人机制,导致了大量人才的流失。

五、南方良好的配套生存环境

南方经济发达,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配套生存环境发达,比如说高超的医疗条件,教育条件,还有一些资源的整合,都比北方先进。这就导致了很多家长为孩子着想,也要尽力的去南方,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给老人更好的医疗。


作为北方人,真的希望家乡能够进一步的完善改进,能够吸引大批量的人才留下,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也希望我们的教育环境、用人理念能够大大的改善。把真正的人才留住,把北方的经济提升上来。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云梦谈教育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你解答。

东北高校人才流失和西部高校情况是类似的,在教育部一些关于人才的政策文件中,甚至直接把东三省视同为西部高校。为什么这些高校的人才会流失?原因很多,有的可以改,有的却永远无法改。下面这三点就很难改。



对人才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人文环境

主要是政府、学校行政部门的管理理念,当地居民的观念。东北很多地方被人诟病官本位思想太严重,凡事必须托关系找人才能办,当地人缺乏务实精神,爱吹牛。这一方面有政府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原因。实际上,我接触过不少东北人,虽然确实爱吹,但做事也还挺实在的,不过不好的名声一旦传开了,大家就会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了。另外,很多北方人到南方之后,确实会被南方宽松开放的文化氛围所吸引。



其次是自然环境

其实在辽宁这些地方,自然环境还是不错的,但到了哈尔滨,冬天就有些煎熬了。我有几个朋友当年去了大庆,在大庆发展得很好,但就是受不了漫长的寒冬。其实不光外地人,现在很多东北人也在往外走,冬天就去青岛、三亚住,夏天再回东北。对于那些有能力有水平、去哪里都有人要的高校教师,完全可以选择一个宜居的城市。



最后是经济环境

这一点我放在最后了,因为高校教师作为事业编制人员,其实受市场影响很小。虽然说东北经济不振,企业效益不好,但并不影响教师们的生活,本地企业不行,他们照样可以和南方企业合作。我在东北高校有几个同龄的朋友,都是好几套房子,开着几十万的车。但是,经济不景气会影响到教师的家庭,如果他们的另一半不在体制内,那收入就会低不少。更重要的是,由于整个城市的发展放缓和大多数行业的人才流失,会造成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等重要产业的质量下滑。



东北、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短期来看很难逆转。当然,如果不存在或不介意上面三点,其实东北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我的那些东北朋友们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