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大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為何會導致上百名官員被革職?

位居清末四大奇案之首的“楊乃武與小白菜”,發生在同治光緒年間,晚清四大冤案之首,歷經七審七判才大白於天下,案件的主人公楊乃武與小白菜受盡酷刑的折磨,後來在晚清富商胡雪巖、刑部侍郎夏同善以及帝師翁同龢的幫助下才得以平反昭雪,最終導致一百多名官員被貶,那麼小白菜是何許人物?此案牽涉的官員為何這麼多?

清末四大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為何會導致上百名官員被革職?

楊乃武與小白菜

(一)小白菜不幸的早年生活

小白菜出生於咸豐六年(1856年),出生地餘杭縣畢家堂村,畢家堂有幾十戶人家都姓畢,所以這個村子叫畢家堂,小白菜家就是其中的一戶,她的父親叫畢成祥,而小白菜的本名叫畢秀姑,因為她長得亭亭玉立、眉清目秀,常常穿白色上衣和一條綠色圍裙,所以街坊鄰里就給她取了一個外號“小白菜”。

咸豐十年(1860年),李秀成佔領杭州,第二年佔領杭州西面的餘杭。

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國形勢危急,清軍進攻杭州、餘杭。十月份,太平軍至餘杭與清軍展開決戰,十二月,左宗棠調集清軍十幾萬人分水陸兩軍對餘杭發動攻擊。

1864年三月,餘杭失守,太平軍撤離餘杭,這一年小白菜只有八歲,她從小經歷戰亂,更不幸的是她的父親在太平軍進攻餘杭時去世,從此小白菜與母親失去了依靠,萬般無奈之下,畢母王氏帶著女兒小白菜改嫁給當時在縣衙當糧差的喻敬天。

清末四大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為何會導致上百名官員被革職?

小白菜劇照

(二)小白菜與葛品連

小白菜隨母再嫁後,與豆腐店的夥計葛品連相識,葛品連憨厚老實,他與小白菜同病相憐,也是早年喪父,而且葛母與畢母非常巧合的改嫁到同一個地方,讓小白菜和葛品連成了同鄉,後來雙方母親覺得倆孩子很有緣分,王氏做主將十一歲的小白菜許配給二十二歲的葛品連。

隨著小白菜一天天地長大,人也是越來越漂亮,小白菜對母親安排的這一樁婚事很不滿,她認為葛品連年紀大,長得矮胖,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她想悔婚。

小白菜常常在母親面前哭哭啼啼,要求母親出面解除婚約,在封建社會想要解除婚約談何容易,畢母安慰女兒說將來問葛家多要些彩禮,讓她生活過得好些,小白菜無奈之下也只好認命。

小白菜十六歲那年,葛品連已是27歲,在當時算得上是大齡剩男,葛家提出讓孩子們早日完婚,小白菜的繼父喻敬天平時對小白菜的事不聞不問,等到小白菜出嫁時,他卻趁機想多要些彩禮,除此之外他還要求葛家置辦新房,葛家哪有那麼多的錢,雙方為此爭論不休,最終葛家願意出140元洋錢(約120兩銀子,普通農戶約6年的收入)操辦婚事,80元送給喻敬天,60元用於置辦酒宴。

雙方談妥以後,將婚禮定於1872年三月初四。

清末四大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為何會導致上百名官員被革職?

小白菜劇照

(三)小白菜與楊乃武

楊乃武於1839年出生於餘杭縣,家裡比較富裕,早年喪母,由姐姐撫養長大,姐弟感情深厚,楊乃武才華橫溢、知識淵博,年僅二十歲就高中秀才,加之他儀表堂堂,在餘杭縣頗有名氣。楊乃武為人正直,愛打抱不平,這種性格為他日後的悲劇埋下伏筆。

清朝嘉道年間,吏治腐敗,官員徇私舞弊,貪汙賄賂,江浙地區在當時是清朝徵收漕糧最多的省份,當地的官員趁機徇私舞弊,老百姓頗為不滿,楊乃武為人正直,常常幫助老百姓與政府作鬥爭,後來政府給楊乃武安插一個“包攬錢糧”的罪名,欲處罰楊乃武,奈何楊乃武據理力爭,此事也不了了之。

小白菜嫁入葛家的第二年,楊乃武家招租客,小白菜由公爹介紹,與丈夫葛品連成為楊乃武家的租戶。

葛品連以賣豆腐為生,常常早出晚歸,後來索性住在豆腐店,楊家看小白菜一個人吃飯,挺冷清的,處於同情叫她一起吃飯,為此小白菜對楊家很感激。

楊乃武飽讀詩書,讓小白菜很是羨慕,她常常讓楊乃武教他讀書識字,楊乃武也沒有拒絕,封建社會講究男女授受不親,楊乃武與小白菜的種種行為引來不少流言蜚語,也讓葛品連對妻子小白菜產生懷疑,他常常偷偷溜回家中,趴在門外偷聽,可是聽到的卻只有讀書聲。

葛母發現小白菜跟楊家人同桌吃飯後,對鄰居說自己的兒媳婦好像是楊家的媳婦,就這樣以訛傳訛,傳得人盡皆知,便有了“羊吃白菜”的傳言,小白菜自此成為眾矢之的。

清末四大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為何會導致上百名官員被革職?

小白菜劇照

(四)葛品連暴斃

隨著“羊吃白菜”的傳言越傳越廣,葛品連搬出了楊家,一次縣令劉錫彤兒子的好友何春芳欺負小白菜,被葛品連撞個正著。葛品連只是將何春芳罵走,並沒有追究其責任,反而更加猜忌小白菜,常常毆打她。

就在小白菜夫婦關係越來越僵之時,楊乃武高中舉人,前途一片大好,一天葛品連準備去豆腐店,發現自己的腿使不上力,小白菜讓他請一個幫手,在家休息幾天,葛品連卻沒有同意堅持去豆腐店,過了兩天葛品連發現自己的身體不對勁,艱難地從豆腐店回到家中,小白菜細心地照顧丈夫,還找了醫生給他看病,結果搶救無效死亡,葛品連此時只有二十幾歲。

葛品連的義母馮氏是個多事之人,她懷疑葛品連非正常死亡,第二天到縣衙報案,餘杭縣令劉錫彤準備出發驗屍之時,秀才陳竹山攔住了他,並把“羊吃白菜”的傳聞告知縣令,陳竹山早就對楊乃武恨之入骨,楊乃武和陳竹山以前常常打對頭官司,楊乃武勝多敗少,搶了陳竹山的飯碗,陳竹山想借小白菜一案,剷除楊乃武。

餘杭知縣劉錫彤派人去打聽,證實陳竹山所言屬實,立即派出仵作驗屍,仵作最初認定為煙毒,而劉錫彤的門丁卻一口咬定是砒霜中毒,仵作沒了主意,他與縣令商量後,確定為“服毒身亡”。

清末四大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為何會導致上百名官員被革職?

小白菜劇照

(五)一波三折

劉錫彤派人逮捕小白菜,並對她嚴刑拷打,小白菜受不了酷刑,昏了過去,等她醒過來後,劉錫彤已經不知去向,縣衙捕役的姐姐阮桂金恐嚇小白菜,對她說事已至此,如果供出一切都是楊乃武所為,罪行可以減輕。

阮桂金做好思想工作以後,劉錫彤出現了,他對小白菜再次動用酷刑,逼其招供,小白菜按照阮桂金教她的說,是楊乃武給了她一包流火藥,丈夫服下後暴斃。

劉錫彤拿到供詞後,隨即逮捕楊乃武,但是楊乃武舉人出身,清廷有規定不能對舉人動用酷刑,第二天劉錫彤向巡撫呈報公文,請求巡撫上報朝廷革除楊乃武舉人的身份。

劉錫彤第二次審楊乃武時,開始對其用重刑,楊乃武卻矢口否認,說自己案發當天不在餘杭,跟家人在南鄉岳父家裡。

清末四大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為何會導致上百名官員被革職?

小白菜劇照

但是劉錫彤卻不理睬,一口咬定楊乃武與小白菜合謀殺害葛品連,為了讓楊乃武謀殺案坐實,劉錫彤篡改驗屍報告和嫌疑犯的口供,呈報杭州知府核定,這樁案件可謂是漏洞百出,劉錫彤為什麼那麼急著定案呢?

原因很簡單,劉錫彤此次是第三次任餘杭縣令,前一次是因為楊乃武向朝廷告發他徇私舞弊,他被迫離職,劉錫彤覺得自己六十幾歲才混到知縣,是楊乃武擋了他的路。

劉錫彤將案件上報知府陳魯後,楊乃武覺得或許知府大人能夠明察秋毫,還自己清白,然而他錯了,陳魯和劉錫彤私底下交情好,他們是官官相護,而且陳魯對楊乃武帶領老百姓抗糧一事也非常不滿。

陳魯不加詢問,對楊乃武動用重刑,致楊乃武幾次昏厥,最終屈打成招,陳魯為了讓證據更加充足,強迫藥店的老闆供詞說他曾經賣過砒霜給楊乃武。

陳魯證據找足了以後,往上一級呈報,經過幾次審判,仍然沒能翻案,楊乃武的姐姐和妻子無奈之下將家中的財產全部變賣上京城告御狀,不料卻被都察院壓了下來。

清末四大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為何會導致上百名官員被革職?

劉錫彤劇照

(六)楊乃武一案為何導致上百名官員被貶?

就在楊家絕望之際,吳以同的出現改變了楊乃武的命運,吳以同是楊乃武的同科舉人,倆人私交甚好,此時的吳以同正好給胡雪巖當師爺,胡雪巖可是左宗棠身邊的大紅人。

一次胡雪巖給刑部侍郎夏同善踐行,吳以同知道夏同善為人正直,而且敢於直言進諫,他把楊乃武的冤情告知夏同善,夏同善正好與翁同龢是摯友,翁同龢不是簡單的人物,他是光緒帝的老師。

後來在這些人的幫助下開棺驗屍,證明葛品連病死,不是謀殺,通過刑部會審之後真相大白,還小白菜與楊乃武清白,但是此案一直未結案,慈禧太后下令結案,下屬官員卻聯手反對翻案,其實此案明顯是清廷跟湘軍集團的一場鬥爭,因為涉嫌的官員大多是左宗棠手下的嫡系,慈禧早就想削弱左宗棠的勢力,楊白冤案正好給了她打擊湘軍的機會。

在清代故意捏造事實置人於死地,會實行反坐,按照清律,涉嫌官員理應實行反坐,就是死罪。這就是為什麼最初楊乃武一案翻案不成的原因,案件涉嫌的官員太多,所以他們明知有冤情,也不敢翻案,最終導致越來越多的官員牽涉其中。

可是後來刑部發下的判決書都為此案涉嫌的官員開脫,說他們不是有意陷害,完全是疏忽造成,上百名官員保住了小命,但是官職是保不住了,他們全部被革職。

清末四大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為何會導致上百名官員被革職?

楊乃武與小白菜劇照

案件經過七審七判,長達三年之久,終於還楊乃武與小白菜清白。

不過最後漁翁得利的是慈禧太后,她藉此案件教訓了她的心腹大患湘軍集團,也削弱了左宗棠的勢力,鞏固了自己的權利。

參考文獻:《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清實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