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比較賞析白居易的《暮江吟》與張繼的《楓橋夜泊》?

苔花文軒


寫這兩首詩時,詩人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

先來說一下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是真珠月似弓。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赴杭州刺史任的途中寫的,這時他的心情是愉快地,他剛剛離開了那個朝廷可怕的政治漩渦。心情大好,可愛的九月初三夜晚啊!親愛的月亮像一把彎弓,露水像珍珠一樣美麗。

而張繼的《楓橋夜泊》描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在那個滿天烏鴉的不眠夜晚,作者站在船上窗邊,仰望一輪秋月,心中生出了無限的惆悵。

最有意思的是在寒山寺外,有一座作者巨大的坐像。我有幸在他懷裡照了一張相片,本想能沾沾他老人家寫作的靈氣,可至今為止還是愚鈍不化。

這就是天才和愚鈍之人的區別。


收藏小齊哥


#泛文化寫作營#

怎樣比較賞析白居易的《暮江吟》和張繼的《楓橋夜泊》?

這個問題寥寥數語,貌似簡單,實則不然,牽涉到唐代兩位著名詩人的思想情感、審美情趣、創作風格和表達技巧等要素,當謹慎待之。《暮江吟》和《楓橋夜泊》這兩首詩既有相同之處,都是記事(詠懷)類七言絕句,又旨趣不同,在審美、意境以及情致上都有明顯差異。下面將從作者背景、字詞品味、畫面欣賞、景物描述、意境探求和情感體味等諸方面作一分析。

一、詩人白居易和張繼

同是唐代詩人,但張繼是白居易的前輩,當白居易約7歲還是幼兒時,張繼病逝於鹽鐵判官任上。但有趣的是,他們都曾在江西為官,張繼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鹽鐵判官,白居易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

張繼(生卒年不詳,約公元715年—約公元779年),字懿孫,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二年(公元公元753年)進士。

張繼詩歌特點為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有詩集《張祠部詩集》一部流傳後世,而讓他名垂千古的詩就是《楓橋夜泊》。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生於河南新鄭。唐德宗李適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進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杜甫並稱唐代三大詩人,與元稹(唐朝大臣、詩人、文學家,白居易河南老鄉)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詩魔”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相對於張繼來說,白居易雖是後生晚輩,但其總體藝術成就要高於張繼,因此張繼相較於白居易的“存在感”又低很多。不過,在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遠遠“紅”過於白居易的《暮江吟》。

二、《暮江吟》和《楓橋夜泊》創作背景

1、白居易《暮江吟》創作背景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由盛轉衰,藩鎮割據,黨爭混亂,朝政複雜,詩人白居易痛心疾首,無奈自求外任。唐穆宗(李恆)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因掃盡霧霾心情愉快,目睹紅日西沉又新月東昇,隨口吟哦,即成佳句。這首詩語言清麗流暢,格調清新,繪影繪色,細緻真切。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張繼《楓橋夜泊》創作背景

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四年(公元755)一月,唐將安祿山和史思明反朝,發動背叛戰爭,即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玄宗倉皇奔蜀。這年秋天,張繼亦逃往蘇州避禍,在泊舟蘇州城外楓橋的夜晚,被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所深深吸引,於是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意味雋遠的傳世之作。這首詩語言明快,意象活躍,意境悽清,情感豐盈,極具畫面感。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三、《暮江吟》和《楓橋夜泊》比較賞析

《暮江吟》和《楓橋夜泊》這兩首詩都是寫景詠懷的上乘之作,但在景緻賞覽、意境探求和情感體味上又有稍許不同。

1、先談談《暮江吟》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詩的特點是通過一時一物的吟詠,在一笑一吟中真率自然地表現內心深處的情思。

在《暮江吟》中,白居易別出心裁,妙絕構思,提取“夕陽西沉、晚霞映江”和“彎月初升、露珠晶瑩”兩幅幽美的畫面予以刻畫,景象絢麗,夜色矇矓,自然界的化境和內心的幻象水乳交融,極盡個性色彩,把遠離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煩惱去之九霄雲外,心緒釋放之後的輕鬆愉悅之情躍然紙上。

白居易是詩壇巨擘,駕馭景色描繪與抒懷詠志之間的“文脈”鏈接和意象切換的功夫甚是了得,能嫻熟使用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載體,所以此詩能傳頌千年。

2、再聊聊《楓橋夜泊》

限於篇幅,在此就不對字詞品味、景物描寫詳加闡釋,僅對意境的妙處進行描摹體味。

在《楓橋夜泊》中,詩人張繼更是妙思噴湧,連用落月、烏啼、霜氣、江楓、漁火等意象,營造出一個悽清而又壯美的意境,使得全詩如一幅美輪美奐的三水寫意圖,且藉著這些意象黏連一個“愁”字,讓整首詩“詩中有畫,畫中有愁”,把飽經亂離、羈旅漂泊的孤苦悽清意境臻於化境。

試想,泛舟異鄉的江上,面對明月下沉,楓葉搖曳,漁火閃明,傾聽烏鴉啼叫,鐘聲悠揚,一下子將詩人的離愁別緒和淒冷心境點染得感懷不已。在詩中,張繼用密集的意象來表現凝重的意境,用疏宕的意象來表現空靈清遠的意境,書法美學有“疏可走馬,密不透風”之說,亦比較到位的評鑑此詩技法的高妙。

總而言之,《暮江吟》和《楓橋夜泊》兩首詩的作者年代相近,創作背景類似,都是記事(詠懷)類詩歌的上乘之作。

我是阮軍發,做過教師,當過記者,痴迷文字以及文字所表現的內容,但總不揣淺薄,喜歡寫點東西樂己娛人。請條友、方家不吝賜教。

阮軍發


白居易的《暮江吟》與張繼的《楓橋夜泊》同樣是兩首絕美的千古絕唱,可從景色,意境,由寫作背景所感受出不同的作者的心境。


一.《暮江吟》是人稱“詩魔”和“詩王”的白居易所作。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這首是白居易的“雜律詩”中的一首。

①詩中描繪的是夕陽西下時,滿天晚霞映於江水中,映紅了半江水。夕陽落山後,彎月初升,九月初三的新月如彎弓一樣,夜色中的露珠晶瑩剔透。

這裡麵包含了兩幅絕美的景色,又契合得剛剛好,猶如兩幅水墨畫,勻合得天衣無縫。整個意境盡顯輕鬆自由又恬靜之感。

②當時白居易終於求得遠離朝廷政治中心,看夠了當時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為領袖的李黨之間的激烈爭鬥。白居易自求外任,而這首詩是他在去赴任杭州刺史的途中所作,完全是輕鬆之感。


二.《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作品。

在唐代詩人中,也算不上名家,但這首《楓橋夜泊》就被流傳下來成千古絕唱,足見此詩的妙境。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①大致意思是月亮已落下露霜寒氣滿天,烏鴉啼叫,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上。

②根據《唐才子傳》卷三記載,張繼於“天寶十二年(753)考取了進士。而在天寶十四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六月,玄宗倉皇奔蜀。因為江南政局相對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逃到江南,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楓橋夜泊》裡的夜色雋美,但又有一種離家的鄉愁。


聽聽落雪天


首先來看《暮江吟》

這是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絕。這是一首寫景佳作。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昇這一段時間裡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出內心深處的情思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全詩語言清麗流暢,格調清新,繪影繪色,細緻真切,其寫景之微妙,歷來備受稱道。

全文如下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於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由於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願遠離朝廷後輕鬆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載體。

再來看看張繼的《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通過寫江南夜景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達了作者的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憂愁。

原文如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白話文意思是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邊的天際落下去了,偶爾聽到幾聲烏鴉的慘叫,更加感到淒涼。松江岸邊楓樹下,停泊著幾隻漁船,勞苦了一天疲憊不堪的漁夫們和衣而眠。生活的愁苦掛在臉上,他們相視無言。遠處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瀰漫著滿天霜華。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所以,綜上所述,兩者之間色彩搭配運用不一樣(白居易色彩更加豔麗,也是詩人內心的真實寫照);表達的思想情感不一樣(白居易是欣喜愉悅,張繼的是孤寂憂愁)……

兩首詩在我看來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也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


宇宙閃電少女


怎樣比較欣賞白居易的《暮江行》與張繼的《楓橋夜泊》?

結合作者當時創作的背景以及詩句的意境,我們可以體會到,兩首詩所反映出的作者的心情是不一樣的。先看《暮江吟》: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這首詩大約是長慶二年(822)白居易寫於赴杭州任刺史途中。當時朝政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諳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首詩從側面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後的輕鬆愉快的心情。

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於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由於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願遠離朝廷後輕鬆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載體。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絕妙的畫卷。由描繪暮江,到讚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再來看《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造,就構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勝。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後,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為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指“烏鴉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殊不知“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張繼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左手品茶右手飲酒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兩首詩均是一二四句押同韻,讀來朗朗上口,給人一種綿綿的感覺。白詩寫的是黃昏景象轉夜,而張詩以夜景著筆。從感覺的看來,白詩突出視覺表達,用了“殘陽”、“露”和“月”三個意象,採用了意象的視覺特點。開篇我們從“鋪”字可以想象出夕陽投影的質感,像布,絲之類的,或是像將一點點東西鋪起來,有將之展開的感覺,此處和後句的“紅”融合得很好。但是仔細看看“殘”、“瑟瑟”和“可憐”幾個詞,“可憐”表現得最為明顯,“瑟瑟”其次,“殘”則最後,襯托作者些許悲傷的感情。結尾一句應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只是在描繪景象,更像無我之境,待大家細細品味,各人有各人的感受。

而張詩沒有具體仔細地描繪景象,或者說在細節上沒有白詩那樣突出,只是給了我們一幅較為朦朧的畫面,不過烏啼和鐘聲卻無疑將原有的靜態感覺打破,尤其是到客船,鐘聲從寺中傳到客船,有聲出也有聲入,“愁”字是唯一明顯的情感表達,不知聽了鐘聲的作者又有何感受呢?

兩首詩都像極美的畫卷,作者雖有憂愁,卻給人一種心靜的景象,或許作者想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情景相合,渾然一體。


後來nike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這首詩是白居易主動要求離開京城,乘船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作。

詩人選取紅日西沉到新月東昇這一段時間裡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一半江水閃動著紅光,另一半江水則顯得更加碧綠。詩人善於煉字,一個"鋪″字,不僅形象地展示出夕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平線的情狀,而且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這種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令人陶醉,把那種喜悅之情寄寓於景物描寫之中。

後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江邊的草地上降落清涼的露水,恰似圓潤的珍珠;一彎新月升起,恰似一張精巧的弓懸掛在碧藍的天幕上,露珠映射著月光的清輝。而第三句既點明時間,又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詩人通過"露"與"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也直接抒情,將全的感情推向高潮。

這首描寫暮色秋江美景,清新可愛的小詩,從側面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後的輕鬆愉快的心情。

張繼的《楓橋夜泊》,實際上只寫"夜半″時分的景象與感受。詩的首句,寫了午夜時分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月落″寫所見,"烏啼″寫所聞,"霜滿天″寫所感,層次分明地體現出一個先後承接的時間過程和感受過程。"霜滿天″的描寫雖不符合自然景觀的實際,霜不在天而在地,但深夜舟中那種侵肌寒意卻完全切合詩人的感受。

詩人接著寫江楓、漁火、孤舟客子愁眠。"江楓″這個意象給讀者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和聯想,與“漁火″一靜一動,一暗一明,一江邊一江上的印象。"對愁眠″,寫一個泊舟楓橋的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清愁,同時又隱含著對旅途風物的新鮮感受。

靜夜裡,不遠處,從寒山寺傳來一陣陣幽遠而宏亮的鐘聲。"客船"羈旅之人本已有深重的愁緒,在漂泊的時空裡勝寒意,此時更覺得自己的愁意與鐘聲遙相應和,縈繞於江天之間,盤旋不去。

此詩用白描手法,巧妙地把夜泊楓橋景物的遠邁、明暗層次和諧地排列,而且將形象、色彩、聲音渾然融為一體,形成一首意境清遠、情趣雋永的好詩。


123老梅吳楣福


怎樣比較賞析白居易的《暮江吟》與張繼的《楓橋夜泊》?

我覺得要結合詩人創作時的心境以及遣詞造句進行著手。

首先這兩首詩的作者皆生於唐朝,其中張繼的《楓橋夜泊》創作於公元755年左右,白居易的《暮江吟》創作於公元822年,兩首詩的創作相隔了近70年,兩首詩的創作背景也有著根本的區別。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由於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人志士紛紛逃到今江浙一帶避難。這當中就包括詩人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他泊舟來到蘇州城外的楓橋,途經寒山寺時寫下這首《楓橋夜泊》。

而《暮江吟》卻是白居易鮮有的幾篇寫景的作品之一。白居易生於的唐朝已逐漸開始走入下坡路。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離開朝廷前,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有機會離開對他來說,不可謂不輕鬆愜意,傍晚時分途經江邊時,看到秀麗的風景,他便寫下了這首為人稱道的《暮江吟》。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作者張繼創作此詩時,雖值深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但我想詩人此時應該是沒有太美好的心情。一葉孤舟,一個懷著旅愁的客子,又能有多麼愜意的心情去品味一番美景呢!這首小詩雖然精確而細膩地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但又無處不透露出客在異鄉的悲涼和愁苦。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對比白居易的《暮江吟》,由於當時詩人心情愜意,傍晚時分到了江邊後,對這江浙一帶的秋景卻是無比的歡喜。詩人得以遠離朝堂的爾虞我詐,自然是心情輕鬆愉悅。這首暮色江景的詩但從字面來看確實是用新穎貼切的比喻,描繪出了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願遠離朝廷後的輕鬆愉悅,使得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下的美好心情的表達。

月亮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詩人張繼用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營造出了深秋夜裡濃厚的憂鬱氛圍。夕陽即將落山,那一道道柔和的霞光鋪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綠,一半豔紅,竟是兩種景象。詩人白居易通過傍晚夕陽斜射下的江面顏色,描繪出微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絢爛景象。一個“鋪”字更是顯得委婉、平緩,給人以親切、安閒之感。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夜,實在是靜得可怕,令人難以入睡。城、寺、船、鐘聲,結合一體,給人一種空靈曠遠感覺,彷彿自己不屬於這。詩人此刻應該是充分體會了孤寂之感,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這夜晚的秋景彷彿在告訴自己是多麼的孤獨落寞。再來看看白居易《暮江吟》中的感受:“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今天是九月初三,這個夜晚多麼可愛,連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都像稀少的珍珠一樣,升起的一彎新月就像一張精巧的彎弓。 詩人用“露”和“月”視覺形象的描寫,營造出了和諧靜謐的感覺,猶如一幅絕妙的畫卷,彷彿渾然天成,蘊含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盡熱愛之情。


軒窗聽雨古詩文


關於欣賞詩詞歌賦,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帶入感。

就是說將自己帶入到行文所描述的那個場景中區,不管是寫情寫景,還是詠古詠別,都能有一個比較好的理解和體會。

當然帶入感的基礎就是能夠讀懂詩文所描述的意思,不然無法帶入。

例如,暮江吟

九月初三的一個傍晚,夕陽西下,光芒萬丈,我站在江邊望著這夕陽的景色,夕陽印在江面上,金光粼粼,晚霞映江,夕陽染紅了整個江面,江面的漣漪搖曳著夕陽,江天一色的場景讓人動容,多麼美好的秋日夕陽晚景,遲遲不捨離去,月如弦弓,月華初映,秋日的露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晶瑩生輝;

當你帶入到這樣一個場景中的時候,從晚霞映江,江天一色,金光粼粼,到月華初映,秋露閃爍,這樣的場景是帶給人衝擊的,不由自主地感嘆,去表達這樣的場景,真正用文化人的角度去賞景,生動而且細膩

楓橋夜泊

我坐著小船,停靠在楓橋碼頭,月亮已經落下,夜已央,寒鴉數點,叫出一片肅殺的冷意,滿身的疲態和心中的憂愁伴著楓橋和漁船燈火漸有睡衣,這樣的夜晚寂靜地出奇,寒山寺裡半夜的鐘聲響徹山谷,傳到了我這小船裡邊,我面對這樣的孤獨清冷的場景,身上的寒意逐漸上來,心中的孤苦,漂泊的無奈,也不由自主地開始醞釀。

有了這樣的帶入感,就會發現,詩中所表達的意境和感情我們能更好地體會出來,

當然帶入感,還需要考慮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人文背景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會個中深意


雲銷雨霽L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半江映著殘陽,紅綠交相輝映,呈現出一幅彩色絢麗的圖畫。澄澈的江水是它的底色。可憐(可愛)的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全詩的意境是絢麗,優美,恬靜。把讀者帶到深秋傍晚的江邊,共同領略這優美安靜的景色。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舟中夜泊的作者面對江楓和漁火愁思起伏,不能入眠。聽到寒山寺半夜鐘聲陣陣傳了過來。月亮漸漸落下去,滿天霜落,只聽到,烏鴉啼叫,一夜難眠,愁眠。用幾個典型的事物畫出一幅秋夜船泊愁眠圖。表達了作者無法排遣的行旅之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