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薦“宅”讀物!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揭曉

“宅”在家裡讀些什麼?這裡或許有個不錯的選擇。

由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的“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最新揭曉,共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隨筆4類體裁的20部作品入選,每類體裁各有5部作品上榜。這些作品也為疫情時期的廣大讀者推送了一份文學“宅”讀物清單。

“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創辦於1997年,是國內創辦最早、舉辦時間最長的文學作品排行榜,也是迄今國內門類最齊全的綜合性文學排行榜,迄今已經舉辦了31屆,共評選出上榜作品623篇。

據瞭解,此次上榜作品事先經多家文學選刊和全國近20位專家推薦,之後由《北京文學》組織編輯和專家在認真審讀的基礎上投票選出,基本代表了我國年度文學創作的最高水平,是值得廣大讀者關注的閱讀參考篇目。

力荐“宅”读物!2019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揭晓

四類體裁推薦作品各有亮點

中篇小說是年度重頭戲,80後作家獨佔鰲頭,5部上榜作品佔了4部,顯示出80後作家創作漸入佳境並大有“搶班奪權”之勢。孫頻的《天體之詩》對曾經的破產企業和下崗工人的書寫,唱出了“一個多麼想美好的人”的另類輓歌。常小琥的《長夜行》直面緊張複雜的醫患關係,透著現實主義的銳利。蔡東的《來訪者》揭示當代生活中隱秘的精神狀態,頗具新意。馬小淘的《骨肉》所審視的骨肉親情,乖張深邃。李佩甫寶刀不老,《杏的眼》挖掘人性,入木三分。

對於上榜的短篇小說和散文而言,文化與歷史書寫成為一大亮點。短篇小說,遲子建的《燉馬靴》將抗戰故事演繹出新境界,馮驥才的《木佛》著眼文物市場百態寫真,寧肯的《火車》工筆描繪老北京風物,喬葉的《頭條故事》展現新媒體時代的新生活新文化。

散文作品內容和風格很獨特。餘秋雨的《簡論》 解讀經典,一派大家氣象。餘華的《米蘭講座》道出了諸多小說創作的獨家秘笈。劉心武的《蘭姑姑的戲票》 回顧當年著名人物孫維世的一系列軼事。新人漆劍榮的《皮鞋》講述人生旅途中偶然相逢的人間真情,樸實真摯,讀來淚奔。批評家陳福民的《與你遙遙相望》懷念母親,獨特真切,別有深度。

報告文學抒寫家國情懷,著眼大題材大視野,以不同視角講述當代生活中精彩的中國故事。王宏甲的《中國天眼·南仁東》呈現前沿科技創新,謳歌科學家不畏艱難勇攀科學高峰的創新精神。周建新的《騰籠換鳥》紀錄東北央企破產重整的陣痛與重生,透出重振東北經濟的希望之光。黃傳會的《大國行動》講述中國海軍也門大規模撤僑行動,彰顯國威軍威。鐵流的《“萊西經驗”誕生記》聚焦鄉村治理的萊西經驗。曾維浩的《一箇中國人在中國》以改革開放數十年的親身經歷與真切感受,洞察日新月異的生活嬗變。這些報告文學作品,無不折射出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與深刻鉅變。

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

【中篇小說】

【短篇小說】

【報告文學】

【散文隨筆】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曾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