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误区:决定东吴命运的并非赤壁,此处才是草船借箭地

如果问起中国最经典的小说是哪部?多数人都会立刻想到四大名著,而在这四本经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与《红楼梦》的呼声几乎是相等的。男人们爱权谋、爱三国,女人们品红楼、品古典。

《三国演义》的精彩毋庸置疑,说到那些经典情节,比如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无数读者更是耳熟能详,各种桥段信手拈来。

然而,稍微了解历史的朋友也清楚,草船借箭的情节是假的,是罗贯中编造的小说情节,而并非诸葛亮的真实事迹,真正草船借箭的另有其人。

这位有胆有识的智谋之士,竟然是《三国演义》中存在感最弱的东吴霸主孙权。


《三国演义》误区:决定东吴命运的并非赤壁,此处才是草船借箭地

以为是三巨头之一,其实只是打酱油的!


01 小说里的路人甲,却是最大的主战派

大多数人对孙权的印象,还停留在老版《三国演义》,那位碧眼紫髯的江东小儿——孙策死时哭哭啼啼的少年,赤壁之战中犹豫不决、险些被曹操八十万大军吓唬住的大胡子。

但事实上,孙权很早便被委以重任,是位颇有见识的少年英雄。

<strong>十五岁时,孙权已担任阳羡县长,郡守察举他为孝廉,州牧推举他为茂才,代理奉义校尉。

《三国志•吴书•吴主孙权传》记载:“汉以策远修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十七岁时,孙权又被孙策带在身边,一同征讨庐江太守刘勋、黄祖等人。

次年,孙策遇害,孙权继位,此时的孙权虽只是十八岁的少年郎,却并非少不更事,而是有着一定的从政、从军经验。

加上张昭、周瑜等人辅佐,孙权逐渐稳定住局面,花费十年时间,平定了境内反叛者,成为名副其实的江东之主。


《三国演义》误区:决定东吴命运的并非赤壁,此处才是草船借箭地

少年英雄更符合孤的形象


换句话说,孙权不是一个只知纸上谈兵、坐在朝堂等部将消息的主公,相反,他经常亲自领兵出征,战绩不弱于父兄。

赤壁之战时,孙权正值青壮年时期,断不至于被来犯之敌吓住,还没开打就想着投降。

《三国志•吴书•吴主孙权传》记载:“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骒,为陈成败……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

由此可知,孙权他才是真正的主战派,周瑜、鲁肃与其看法一致,因此被委以重任。

02 赤壁之战,曹军真正败因

《三国演义》中为赤壁之战用尽笔墨,描绘得淋漓畅快,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故事情节。

但赤壁之战,

曹操大败的真正原因,并非吴、蜀联盟,也不是周瑜火攻计策效果惊人,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曹操战略错误,一开始就注定了败局。


《三国演义》误区:决定东吴命运的并非赤壁,此处才是草船借箭地

官渡之战出奇兵,赤壁之战出铁憨憨


早就有人提出,

赤壁绝非伐吴的正确地点,那里江面宽阔,江流湍急,从这里进攻,只会拉长战线,使得战况胶着。

打个比方,江湖械斗,两个帮派交手,是拉到开阔地带,来场一对一的“公平竞技”?还是各自守住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傻子或者绝对的强人,会选择前者;而大多数稍有脑子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但曹操当时刚拿下荆州,吞并了刘表的势力,一心以为可以一鼓作气、渡过长江,殊不知,他战船虽多,在茫茫长江之上,也算不得什么。在火烧赤壁之前,周瑜甚至战胜过曹操的水军,这固然有北军不习水战之故,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江阔水急、渡江不易。

与曹操境况类似,黄初五年,曹丕征东吴至广陵,这里同样是江面宽阔难渡,他望江叹道:<strong>“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

在这次战役中,曹丕的龙舟遭遇风暴,险些覆没。


《三国演义》误区:决定东吴命运的并非赤壁,此处才是草船借箭地

我不憨,我只是有点激动


吃过大江大河的苦头后,曹魏开始改变策略,攻击那些江面狭窄、利于渡江的关键地带。然而,东吴也不傻,在魏军到达之前,便抢先设置关隘,建立坞堡。

这些关隘成为两家决胜负的关键所在

通过梳理三国时魏、吴交战,我们会发现,两国真正的兵家要地,不是赤壁,而是一个叫作濡须的小地方。

如果说赤壁之战打破了曹军无敌神话,也促成吴、蜀联盟,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役之一。

那么,对于东吴而言,赤壁之战并不是偏安一隅的开始,而仅仅是魏、吴较量的开始,小小濡须聚集了两国杰出之士,东吴更是倾全国之兵力保此处不失——这才是东吴的生死线。

03 赤壁未借箭,诸葛亮“抄袭”孙权

从赤壁之战,一字排开、全面渡江,到濡须之战,攻击关隘、重点突破,这是曹魏伐吴政策的重要改变,曹操终于想明白一点:面对长江天险,全面渡江根本不现实。


《三国演义》误区:决定东吴命运的并非赤壁,此处才是草船借箭地

赤壁是我一生的高光时刻,却被诸葛村夫盗光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也就是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再次出动大军南征,在濡须坞与吴军相持不下,孙权亲自领兵相抗。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孙权传》记载,曹操大军与孙权军相拒月馀,最终因为孙权治军有方、毫无破绽,曹操不得不退兵。

曹操那句著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也是在此战中流传下来的。

孙权为何能得到曹操如此称赞?原因在于,濡须之战,他确实展现出非凡的统军才能,预先作好准备,在曹操来袭之前便建筑濡须坞(城),这也是此后多年,东吴抗拒曹军的重要屏障。

在濡须之战中,孙权无师自通玩了一招“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过是“盗版”,是小说的虚假演绎,东吴霸主孙权才是原装正品。


《三国演义》误区:决定东吴命运的并非赤壁,此处才是草船借箭地

最大的山寨主:诸葛孔明


裴松之条引《吴历》记载:“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云。’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

从这段记载来看,孙权确实胆色过人,在曹军阵地招摇过市,吹吹打打地船行五六里,居然没有被对方射死!

曹操是没弄清楚状况、不敢动手?还是有心放过这位年轻后辈?

《吴历》中的记载其实是矛盾的,曹操既然已经猜到是孙权前来观军,为何不擒贼先擒王?反而下令不能乱发弓弩?

在裴松之的注里,我们找到答案。

曹军并非没有放箭,而是放箭后也未能留下孙权,被对方毫发无伤地逃走了。


《三国演义》误区:决定东吴命运的并非赤壁,此处才是草船借箭地

被盗版,有点方!


裴松之条引《魏略》记载:“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孙权未必是故意用船骗走曹操的箭,但他孤身犯险、勘察敌情,这点却是确信无疑。从他给曹操写信,提到“春水方生,公宜速云”,在这次交战中,曹操天时、地利、人和皆缺,即使被孙权开涮,也只得忍了,还捏着鼻子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

04 濡须战略重要性

濡须没能像赤壁一样留下千古美名,因为它缺少《三国演义》的戏剧情节,孙权的“草船借箭”是真实发生的军事交锋,而不是小说家举重若轻的安排。

真实的战争中,稍有差池便是一场大灾祸,孙权自然不能瞎赌,他选择濡须作为军事重地,是基于诸多考虑。


《三国演义》误区:决定东吴命运的并非赤壁,此处才是草船借箭地

这个你听都没听过的地方,魏吴打了好多仗!


简单说,濡须恰好处于吴国两大经济、政治中心(荆州、扬州)之间,东下芜湖、牛渚、建业,西上皖城、武昌、夏口,只要控制此地,便可形成辐射网,插入东吴腹地。

同时,这里也是东吴人北上的重要关口,可以沿水路直入巢湖,到达合肥,再沿淝水进入寿春。如果有朝一日局势反转,东吴反攻曹魏,濡须同样会发挥重要的战略作用。

事实上,当东吴扼制住濡须、江陵等交通要塞后,魏国军队便很难入江,再也无法形成赤壁之战时两军共据长江天险的局面。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提到:“武侯谓曹操四越巢湖不成者,巢湖之水,南通大江,濡须正扼其冲;东西两关,又从而畏翼之,馈舟难通;故虽有十万之师,未能寇大江也。”

因此,我们不难判断,赤壁之战固然使得曹操大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对东吴而言,真正的生死存亡线,其实是在濡须水域,那些临江要塞,才是阻止曹魏大军的屏障。

终魏一朝,曹军都未能攻克濡须,东吴也因此得以幸存,成为三国中坚持最久的一方。

不能不说,这都是濡须的功劳。

一个无名之地,却是最难撼动的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