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勞作時挖出“大坑”,裡面全是金銀器,專家:天下金銀第一窖

 器物材料多種多樣,瓷器在釉料與烈火的昇華中變得高雅聖潔,玉器在精雕細刻中變得溫潤渾厚,金銀器在千錘萬打中塑造成型富麗多姿。不同的材料帶給人不同的感受。而金銀器因為其原料的珍貴,使得它們漸漸成為了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民工勞作時挖出“大坑”,裡面全是金銀器,專家:天下金銀第一窖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金銀器大多價值不菲,一般墓葬出土大多為瓷器,金銀器的數量也較為稀少。而今天我們所講的這一“大坑”內部竟全是金銀器。

  這一大坑的發現純屬偶然,事情發生在1993年的十一月,當時彭州市一基建工地上許多民工們正在按照要求挖掘基坑,在坑挖到兩米多深時,一位民工突然發現在坑壁上有一塊完整的石板,出於好奇,這位民工喊來了一起工作的好友,打算將這一石板撬下來。正是這一舉動,使人們發現了迄今所見最大規模的宋代金銀器窖藏。

  

民工勞作時挖出“大坑”,裡面全是金銀器,專家:天下金銀第一窖

  幾名民工小心翼翼的將這塊石板撬下來後,發現在石板後面竟然有一個大坑,藉著昏暗的光線人們發現在大坑裡面有許多鍋碗瓢盆形狀的器物,後來經過仔細觀察人們發現這些物品竟都是金銀器。

  這一發現很快傳到了彭州的有關部門的耳中,經過專業人員的細緻挖掘,人們斷定這一大坑是宋代一金銀器窖藏,整個窖藏距離地面兩米有餘,整個窖底與窖壁皆為青磚堆砌而成。

  在窖藏的上方用三塊石塊封住,窖藏深不足一米,寬一米、長一米二,雖然這一窖藏體積不大,可正是在這不大的體積中,人們竟然發現了整整三百五十餘件金銀器!

  

民工勞作時挖出“大坑”,裡面全是金銀器,專家:天下金銀第一窖

  其中有二十七件金器,剩下的皆為銀器,在這些文物中,除了較為一些金簪與金釵外,絕大部分為容器,如碗、盤、盞、壺、瓶等。多變的造型,精細的紋飾無聲的訴說著宋代金銀器的製造技術。

  在出土的許多器物中,人們都能見到“董”“董宅”等字樣,說明這一金銀窖藏的主人應為董姓人家,眾多周知,宋代百姓生活極為富裕,金銀器已經較為普遍的走入了民間生活,但儘管如此,普通人家能夠擁有一兩件金銀器已屬不易,而董家竟然能夠有一個金銀器窖藏,足以展現當時其驚人的財力與社會地位。

  但為何這麼多的金銀器會集中的埋在地下呢?要知道此地並非墓葬,這些金銀器也不是陪葬品,數百件的器物統一埋有序的埋藏在規整的磚室內,並且物品排放整齊,相同的物品更是疊加在一起,整座窖藏大小剛好裝下這數百件器物等等跡象,都說明在埋葬這些物品時其主人沒有絲毫的慌張與緊迫。

  

民工勞作時挖出“大坑”,裡面全是金銀器,專家:天下金銀第一窖

  在斷代上,器物的器形和銘文給專家們提供了直接證據,專家推斷出這些器物其年代不會早於宋朝紹熙年間,所有的金銀器都具有明顯的南宋特徵。

  但器物的年代並不一定就是下窖的時間,至於為何他們會最終深埋地下,人們猜測是因為宋朝末年戰亂不斷,當時董家人為了保護財產,特意早早地將貴重的金銀器埋藏好,打算等到蒙古兵退回後再挖出來。

  但最終或許是董家人慘遭殺戮或許是因為其他原因他們沒能再回來,最終使這巨大的窖藏沉埋地下數百年,直到近代才重見天日。

  

民工勞作時挖出“大坑”,裡面全是金銀器,專家:天下金銀第一窖

  在出土的數百件文物中,足足有一百一十五件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其中“象紐蓮蓋溜肩銀執壺”更是代表了宋代銀器製造業的最高水平,這件物品也是彭州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以說彭州金銀器代表了宋代金銀器的最高水平,從此彭州金銀器聞名四海。

  作為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規模金銀器窖藏,這一窖藏最終被專家譽為“天下金銀第一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