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何总戴一顶绿帽子?原因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穿衣搭配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像作为装饰品的帽子款式和颜色就愈加丰富,可以说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应有尽有。但是即使在大众审美风格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有一个颜色的帽子也从来不会被人们选择,这就是绿帽子。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人戴绿帽子就意味着老婆不忠于自己,有出轨行为。这本身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因此广大男同胞对绿帽子的敬而远之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何总戴一顶绿帽子?原因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偏偏有一个人对绿帽子情有独钟,此人在我们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一缕标志性的五柳长须,外加一张大红脸,一顶绿帽子,这几乎成了他的标配和显著特征,这个人就是关羽。说起关羽,熟悉历史的人对他一定不会陌生。他是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为人忠肝义胆且武艺高强,那么这样一个威名显赫的盖世英雄为什么热衷于戴绿帽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个中缘由。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何总戴一顶绿帽子?原因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首先,绿帽子被赋予现在的意义是从元朝开始的。元代官修的法律汇编《元典章》规定娼妓之家长和亲属男子裹着青头巾。由于青、绿二色比较接近,又同属贱色,因此人们也习惯于说"绿头巾"。由此一来,绿色就与娼妓联系到了一起,被赋予上一层低贱、下流、不贞的含义,绿帽子就是这么演化而来的,并由此成为男人们最忌讳的一种颜色。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何总戴一顶绿帽子?原因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而关羽所在的三国时期比元朝要早将近1000年,以那时候的社会风俗而言,绿色还没有后来这些不好的含义,因此在三国时期,关羽戴绿帽子的行为是无可厚非的。不光在三国时期,在同样早于元朝的唐代,绿色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日常穿衣色彩。唐代官制中就有明文规定,朝廷六品、七品官员要穿着绿色的官服官帽。像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之时就穿着绿服,由此才有他在《琵琶行》中自述的"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语。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何总戴一顶绿帽子?原因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此外,绿色在当时也代表着关羽为人忠肝义胆,重情重义。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曹操对关羽的武艺和为人十分欣赏,因此在关羽短暂投降到他的名下之后,曹操给予了关羽极大的礼遇和尊重。曹操在一次偶然中发现关羽所穿的绿色战袍已经破旧不堪,于是命人制作了一套全新的锦袍送给关羽。关羽收下这件锦袍之后却把它穿在里面,外面仍然穿着原来的绿色袍子。曹操大为不解,就问关羽为什么这样穿衣?关羽答道:"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何总戴一顶绿帽子?原因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众所周知,关于、刘备、张飞在三国演义中结为了异姓兄弟,发誓同生共死,荣辱与共。而关羽坚持穿着大哥刘备赠予他的绿色锦袍,也正是他忠肝义胆,不忘兄弟情谊的一种体现。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何总戴一顶绿帽子?原因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由此可见,绿色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被赋予的含义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和角度去揣度古人的行为习惯,毕竟随着几千年的历史演进,很多语言词汇、生活习惯都多多少发生了一些改变,所以我们不要用现在对绿帽子的寓意来揣度关公的绿帽子,更不能因此就否定他的勇武和忠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