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举行第五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刘燕郡)2月9日上午,榆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方面的有关情况举行了第五次新闻发布会。

榆林市举行第五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截至2月9日10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例,榆阳区2例(1例为定边县患者)、定边县1例;疑似病例7例,分别是神木市1例、横山区2例、定边县1例、米脂县1例、清涧1例、吴堡1例。流行病学累计调查密切接触者552人,其中,已解除隔离253人、医学观察299人(居家观察166人、集中观察133人)。

疫情防控工作方面

1月29日,榆林市第一例患者确诊后,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一是全面关闭了市内所有个体诊所;二是到药店购买退烧药、感冒药必须佩戴口罩并持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三是延迟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开诊时间,以减少人员聚集;四是制定出台了《榆林城市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标准20条》和《榆林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标准20条》;五是对返岗、返工和返学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六是对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高危人员进行免费筛查,县级医疗机构负责影像学检查和血常规检测,市疾控中心、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负责核酸检测;七是全市所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和发热门诊要加强对就诊患者病史的询问和调查,重点了解有无与疫区来榆返榆人员和确诊病例的接触史,在各级医疗机构都确定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和联络。

医疗救治工作方面

一是在全市二级以上定点医院设立了15个发热门诊,具体的发热门诊名称和电话已在网上公布,其中:县市区12个,市级3个,主要是对可疑病例进行筛查。

二是设置定点治疗医院。将市中医院南郊院区作为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配齐了设备,用于收治确诊患者,确保所有患者都能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同时,改造了榆林市康复医院,作为榆林市第三医院(传染病院)的备用医院,目前也已具备了收治病人的条件。

三是设置集中留观场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全市12个县市区设立了专门的集中留观场所,把检查出来的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集中起来进行留观。隔离观察对象视病情变化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观察、转诊或者解除隔离。

四是按照科学防治的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新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加强了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的管理和各级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确保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防护安全。

五是对医疗垃圾和污染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收集,由市上定点的榆林市九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确保不出现二次传染。

确诊病例情况方面

首例确诊患者为榆阳区人,男,38岁,1月15日从广州乘高铁途经武汉到西安,晚上换乘K8204次列车回到榆林,17日至19日回榆树湾煤矿上班,18日开始出现发烧、干咳等不适症状。22日在他所居住的金榆小区门口利梅诊所就诊,给予每天一次的输液治疗但无明显效果,到27日早上前往二院发热门诊就诊,被确定为疑似病例后转入市一院发热门诊住院治疗,市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为阳性,29日经省疾控中心复检后正式确诊,31日转到市中医院南郊院区隔离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已明显好转。同行的有妻子、女儿、儿子,现在均无不适症状。目前,共排查出密切接触者265人,已解除207人,现集中留观58人。

2月6日和7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又确诊了定边县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患者2,男,60岁,定边县人,与武汉返定人员有密切接触史。1月28日出现症状,2月4日到定边县定点医院(惠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2月6日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随后被转送至市中医院南郊院区进行隔离治疗,目前病情平稳。

患者3,女,28岁,患者2之女,在湖北武汉务工,于2020年1月15日乘坐山东航空SC8751次航班由武汉至银川河东机场,由其表弟等4人接机经灵武在定边停留3日后返回老家姬塬镇何团庄村。患者3回来后与其父母亲同屋居住,并和哥哥、嫂子等10余人同住一个院子,一同就餐。1月22-26日自述出现过感冒症状(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头疼,体温最高37℃),自服感冒灵颗粒及头孢后不适症状消失。2月6日,患者3被转送至市中医院南郊院区接受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已进行隔离治疗,病情平稳。

截至目前,患者2和患者3的53名密切接触者已全部集中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并进行肺部CT影像检查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正在排查之中。

疫情预防注意事项方面

一是继续做好防止飞沫传播工作。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去人群聚集处,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佩戴口罩,同时,要加强环境和设备的清洁与消毒。

二是积极开展防止接触传播工作。确保身体尤其是手不直接接触物体,采用外科“六步”洗手法;不触碰身体粘膜等软组织,如眼睛、鼻子、牙齿等;手不接触身体破损处,受伤后第一时间进行消毒、包扎,并做好清创、换药工作;手不直接接触高危部位,如楼梯扶手、电梯按钮和门把手等;做好个人物品的消毒工作,手机、钥匙等常用物品,定时用酒精等进行消毒,防止接触感染。

三是深入开展防止消化道传播工作。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不共用餐具、茶具、洗漱用品等。

四是居室及工作场所保持清洁,勤开窗,多保持通风状态;

五是注意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以提高个体免疫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