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院區的“杭州速度”!5道門後的隔離病區裡,都是衝鋒的“杭州小黃人”……

杭州市衛生健康委 健康杭州

2月10日晚,初抵武漢的第三批杭州醫療隊就接到任務:院區今晚要收治新病人,請醫療隊準備。杭州2支醫療隊迅速行動起來,有經驗的第一批23:00進病房,第二批凌晨3:00進。

22:35,“全副武裝”的第一批隊員進入了隔離區待命。23:00,他們進入病房,此時第二批隊員已在值班室待崗。

第一醫療隊:深夜11點,進入戰鬥狀態!

市紅十字會醫院重症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李志會,十二年前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他就是杭州市應急救援隊第一批成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醫院黨員先鋒隊,連續奮戰在抗“疫”一線,此次作為杭州醫療隊一隊的隊長出徵武漢。昨晚他與130名醫護人員順利接收光谷院區四樓病區,圓滿完成47名NCP患者收治任務,並與本院胡欽醫生率先進入隔離病區診治患者。

市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王瑞明和呼吸內科主治醫師丁旭春作為首批隊員進入病房。該院醫療組組長、心血管病科副主任、主任中醫師陳啟蘭,是湖北籍醫生,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她全程協調指揮,和隊員們經過一夜奮戰完成病人收治任務,直至早上交完班才舒了口氣。

杭師大附屬醫院醫療組組長龔玲和副組長郭亮備班,安排醫院的6位護士迎戰。大家要穿過5道門、4個緩衝區才能正式進到病房裡。每個緩衝區都有穿戴防護服的流程提示,期間護士長一個個檢查指導穿戴防護裝備的動作是否到位,確保安全。

第二醫療隊:最短時間接受最艱鉅的任務!

第三批馳援武漢的“市一人”平均年齡只有31歲。市一醫院、市老年病醫院和餘杭二院等隊員晚上11點進入病房,凌晨1:08收治完第一例患者,一直奮戰到凌晨4點多結束,完成交接班回到駐地已是早上7:30。奮戰一個晚上,病區收治了45名新冠肺炎患者,病人病情相對穩定,整個過程順利!

市三醫院的隊長姚勇偉負責管醫務,事無鉅細的做每一件事,除了杭州二隊的任務要完成,還要兼顧市三醫院醫療隊的每個細節。早上10點,連續30多個小時忙碌不停的姚勇偉一挨著床,不到3分鐘就“秒睡”了,不到半小時,他突然驚醒,立即繼續工作。隊員們讓他去睡一下,他又放心不下。

來自浙江和康醫療集團九和醫院的護士長王智蕾,在防護服上寫上了“杭州有愛”。她是第二班隊員,自昨晚6點就到醫院等候待命,今天凌晨4點接班,10點下班後她傳回了這樣一段視頻。

後勤保障組:我們都準備好了!

266人大隊伍,後勤保障是重任務。為做好保障和服務,市中醫院工會主席毛謙生擔任本次醫療隊的副書記、副隊長,領導保障組工作。市三醫院張駿擔任保障組組長,老年病醫院胡志奇擔任保障組黨小組組長。昨晚臨時接到救治任務,後勤組立馬有條不紊地動作起來。

正準備吃晚飯,張駿看到二隊援建群裡傳來的消息:集合,馬上下樓,晚上要收病人,市一、市三先上。等不到吃完晚飯,保障組的隊員們便馬上去醫院拆封安裝四臺無創呼吸機。裝完呼吸機,杭州醫療隊所在的病區已經有很多醫護人員在做接收病人的最後準備工作。回到酒店,毛謙生帶領保障組整理好了後續需要的物資清單,向後方發出請求支援,又帶領著大家對酒店的結構做了進一步勘查,考慮緩衝區建設和公共區域消殺方案,盡最大努力為戰友們守護好後背。

來自市七醫院精神六科主任譚忠林和心身障礙科副主任唐光政,是本次隨隊的兩位心理危機干預團隊專家。到達武漢第一天就做好了心理測評文件,讓隊員作第一批測試者進行心理健康測評。昨晚上隊員們就進病房了,兩位專家從心理角度提了一些建議,並對如何做好隊員們的心理服務工作進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