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莒南县人民医院左山院区建设纪实,五代莒医人同托一片天


2月7日,莒南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医院——莒南县人民医院左山院区全面启用。左山院区将对发热患者和需要进一步留观及治疗的疑似、确诊病人进行集中收治。我院感染科所有新冠肺炎确诊、疑似、医学隔离患者已于当晚全部转运至左山院区。

左山院区的正式落成,为战胜疫魔,增添了新的利器,开辟出新的战场。

总使用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拥有85张床位、71名医务人员,医疗救治隔离区、医护人员生活区、后勤保障区俱全,诊疗流程、设备配备、负压病房设置、远程会诊系统、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等全面优于老院区配置……左山院区从开始设计到改建完成,历时13天。改建更难于新建,“厂房变医院”其中的艰辛和困难远超我们想象。

选址。由于疫情来势凶猛,为落实上级“四集中”的要求,大年初一下午,县委、县政府联席会议决定,选新址集中隔离、集中救治湖北来的发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决定下达后,经反复论证,选址在原莒南经济开发区王家怪草村路南一工厂内,改建一座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医院,改建项目由莒南县人民医院主承建。这里远离人口稠密的县城主城区,交通、管道等配套基础齐备。

控制疫情必须争分夺秒。决定一下达,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贾连璋,副县长徐文明,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卢衍菊与我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守仁及有关人员连夜赶往改建地点查看,现场拟定方案。为了达到感染防控及救治规范要求,需设立发热门诊、留观病房、隔离病房、辅助检查区、药房等区域,建设医患分流通道,配置污水处理系统等,每间病房除满足隔离标准外,还需添置供氧、监护、通风、取暖等设备,增设卫生间安装洗浴消毒设施等,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在实际空间中改造出符合标准的设计图,需要根据专家提出的要求,来和设计院对接,不停在两头沟通,来来回回的修改,专家工作也比较紧张,时间就是个大问题,有时候还需要不停的返工。”我院基建科负责设计图纸的90后褚彦希一直吃住在工地,有时一天就睡2个小时。

抗疫情!莒南县人民医院左山院区建设纪实,五代莒医人同托一片天

施工。紧急的疫情让人们已经忘记了,抗疫斗争高峰是在春节期间。左山院区建设期间,适逢大量工人假期返乡,“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就连工地上吃喝拉撒,这些困难都要逐一克服”。负责左山院区建设的我院70后副院长李长庆介绍。

疫情,不等人。情势紧迫,刻不容缓。各方面迅速动员,进入战时状态。

抗疫情!莒南县人民医院左山院区建设纪实,五代莒医人同托一片天

1月27日,室内硬件设施及水电改建、污水系统的改造、变压器的扩容等150余人施工队伍与我院40多名院感防控、总务、后勤、网络技术等人员同时进场,24小时不停施工。

空间隔断、开挖基槽、排水重建……按正常流程,工期节点按天算。在左山院区,一切节点都得以小时计算。极限的工期要求,现场设计、施工、监理人员一齐守在现场,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边调整。

抗疫情!莒南县人民医院左山院区建设纪实,五代莒医人同托一片天

污水处理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发现原来排污管道是水泥管道,这种管道易损坏、易泄漏,为杜绝污物传播病菌,我们联系到江苏宿迁的一家波纹管公司送货(送货也不容易,各个地方设卡)。另一方面,建设快要结束时,权威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粪便中检测出核酸阳性,为确保零污染,我们考虑用304不锈钢焊接成医疗废物池。此池的建成阻止了病毒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泄漏。

“为了更符合我们的医用性质,我们就改造讨论了一遍又一遍。一开始紧急建成了50张病床,后来为保障使用又增加30张病床,三个施工队二十四小时连轴作业,四十八小时彻底完工,施工队超负荷运转,我们要时刻监工并提出改造意见,纵览全局,确保短时间高质量保障左山院区按时完成。”副院长李长庆说。

白天,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入夜,灯光如昼、焊花四闪。所谓“基建狂魔”,其实不过是一群善良勇敢的人穿上盔甲,在所有人的祝福中默默地负重前行。

抗疫情!莒南县人民医院左山院区建设纪实,五代莒医人同托一片天

“跟时间赛跑是我的最大感受。新院区五楼的隔断装修只给两天的时间,在当前招人难、买料难任何一家公司无法独立完成的困难形势下,只有将该项目拆分三份由三家公司承担,这与装修行业行规相违背,这使工程难度倍增,如何让他们打破行规、同心协力是个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不断做工作的情况下,最后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这样的工程平时至少需要十天以上的时间,现在只用了两天,完全超负荷运转。”我院80后总务科主任赵鹏飞介绍说。

“我们不分昼夜,边熟悉边工作研究卫健委《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院气体运行规范》《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诊疗指南1-5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等数十个规范,正是反复研究细读这些规范,旧楼改建既要切合标准又要赶进度,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的强度和心理压力。”已经退休的50后原院感控办主任徐美秀,又被院长紧急召回负责左山院区的院感防控流程设计,她每天都要几十遍的查看工程进度、标准和流程,包括一个排风扇的安装,一个窗口的制作,一个下水道的标识,一个科室的选址。

“呼吸道传染住院病人的房间要求密闭,通风设施符合规范。按照简易负压病房流程设计,房间内的压力比外面低,如同给病房带上口罩,避免病毒在病房内随着气流产生交叉感染。”负责护理流程设计的60后专家陈维峰主任,按照住院病人基本生活必备需求,治疗护理安全方便,总体本着安全第一的理念,从病人入住流程开始设计,到病房布局,病人床单位设置、中心供氧、呼叫器位置、饮食生活、厕所、淋浴到出院等,房间尽量密闭符合规范要求。

抗疫情!莒南县人民医院左山院区建设纪实,五代莒医人同托一片天

启用。2月6日,相关设备已添置到位,我院医护人员进驻左山院区,通宵达旦与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安装、调试仪器设备,并连夜与我院志愿者清理维护病区环境卫生。晚上8点左山院区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了接收演练。“为了科学施治,我们从患者入院到细心诊治,都有着一套严格的规范流程。为了提高科学施治质量,在收治病人前,我院组织准备进驻左山院区的医护人员预先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明确医护人员不达标不上岗。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病人转运方案和应急预案。”负责左山院区质量控制与医疗管理的60后刘景兰主任说。

抗疫情!莒南县人民医院左山院区建设纪实,五代莒医人同托一片天

2月7日,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左山院区正式启用。每个病房医疗设备、通风、取暖设备运行正常,患者被褥已被提前铺好,洗漱用品一应俱全。

抗疫情!莒南县人民医院左山院区建设纪实,五代莒医人同托一片天

看着已经完工的这座流程科学、设备先进、宽敞明亮的新医院,谁能想到10多天前这里还是一处荒废的厂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

的五代莒医人用辛勤的汗水和集体的智慧,诠释了“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这一初心使命。【县人民医院宣传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