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株洲做好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综述

株洲日报记者 李支国 俞强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强调,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湖南省株洲市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和省委部署,充分发挥社区动员组织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稳防稳控,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株洲做好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综述

学堂冲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对小区通道安装的隔离栏进行加固。刘平 供图

社区成为坚强堡垒

以小区保社区,以社区保城市,社区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

“织密织牢联防联控网,统筹做好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工作,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充分发挥党员、网格员以及人民群众的作用,严格落实戴口罩、测体温、日常消毒等防控措施,打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严格小区管理,严格院落管理,严格公共场所管理,严格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严格密切接触者溯源管理,有力有效阻止疫情蔓延。”

……

株洲市委常委会1月21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密集召开专题会议,对做好社区防控,抓好联防联控,作出一系列安排。

社区一线,留下市领导督查疫情防控的身影。1月28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等市领导分赴各县市区,深入社区等地,看望慰问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干部职工、医务人员。2月2日,毛腾飞率队到荷塘区宋家桥街道月桂社区月桂花园小区,暗访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1月31日,株洲市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全市居民小区疫情防控的紧急通知》。2月10日,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外来人员和车辆原则上不得进入小区(村),社区(村)非生活必需的文体活动室、娱乐室等公共场所一律关闭,不得以任何名义和理由开展3人以上的集聚活动等十条刚性举措,进一步织密织牢社区疫情防控网。

各级各部门,构建联防联治疫情工作格局,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

公安部门牵头,充分发动乡镇(街道)、社区干部、网格员、民警辅警等基层力量,逐家逐户上门问询排查。市住建局紧急组建“党员突击队”,制定18项检查内容,奔赴各小区的防控一线。

天元区严格执行“五个一”标准上户(一个体温计、一个口罩、一张表格、一支笔、一份宣传册)和四个“到位”(密切接触者追踪随访到位、医学观察到位、记录登记到位、信息报送到位)。荷塘区利用自治家园系统等平台,昼夜不停对辖区居民逐一摸排。石峰区采取“地毯式网格排查+大数据分析”,236位社区网格员对网格内疫情防控情况实行网格化管理。芦淞区采取“责任包干”,构建医疗救护、基层联防、道口防控、执纪监督、疫情宣传五网体系。渌口区采取“五步战法”,制定摸排、核实、管控、反馈、处置工作流程“一张图”。云龙示范区龙头铺街道各个社区成立了居家隔离人员服务群、暖心群,形成服务力量的5分钟“快速反应圈”。

炎陵县112个责任单位,对县城195个住宅小区564栋14840户落实“五包一”责任管控。攸县、茶陵县和醴陵市发动社区党员干部带头,组织群众加强联防联控。

一个个社区,筑起一道道防线,形成一个个坚强的堡垒。

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株洲做好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综述

天元区泰山路街道小区居民出入需凭“出入证”。胡乐 供图

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株洲做好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综述

在白石港社区投入使用的通行证。刘平 摄

社区工作人员化身“代办员”

他们是不起眼的社区工作人员,是疫情防控一线的宣传员、战斗员,他们走街串巷日行万步,入户排查走千家,只为守护居民健康安宁。

位于芦淞市场群商圈的金元大厦居民小区,住户286户,四分之一为湖北籍,防控任务重。金元党支部书记宋红傲也是湖北人,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他每天带领党员们开展小区防控工作,劝导住户严格实行居家隔离,号召湖北籍住户暂缓返株。宋红傲说:“我在株洲已经打拼了三十多年,对开放包容的株洲有着深厚的感情,做好社区疫情防控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平时用来跳广场舞的拉杆音箱,成为社区工作人员防控宣传的“常规武器”。从社区东头拖到西头,再从南头拖到北头,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的声音,在各个小区不时响起。

让群众少出门、不出门,社区工作人员多上门、多跑腿。“我们多做一分,疫情风险就会少一分。” 这是广大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心声。

疫情面前,社区工作人员又化身为代办员、代跑员,为居民提供各种生活服务。

“小谭你好,我家里快没吃的了,可以代购菜不?”2月2日下午,茨菇塘街道天鹅社区工作人员谭智奇收到这样一条微信。给他发信息的人,是正在居家观察的一位社区居民。信息后面是一份需求清单:盐2包、鸡蛋30个、土豆5斤、大白菜1个、胡萝卜……全是生活必需品。收到消息后,谭智奇赶赴附近超市内购买。

这时,他又收到另外一位居民的微信:“口罩用完了,不方便出门,帮忙买30个鸡蛋。”陆陆续续,其他居民需要代购的微信消息传来。在超市里,他统一代购好了居民们信息中所需要的物品,当起了送货员。将这些生活物品送到了居民家门口,购物小票留在物品袋内,居民们随后将钱通过微信转账给他。

没有惊心动魄,却是最暖人心,这是疫情防控的社区“守门人”。

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株洲做好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综述

芦淞区沿河社区工组人员对快递员进行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监督快递采取“非接触快递”的方式。刘震 摄

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株洲做好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综述

桂花街道西子社区青年干部凌凤求为居民采买蔬菜等。 戴凛 供图

小区都有防疫志愿者

“口罩红帽和袖章,寒风路道执勤忙。阻拦一切危疑事,堵住病魔保健康。”这是群众为小区防疫志愿者的点赞。

石峰区泉塘湾社区80多岁的老党员郑奶奶,是第二联合网格支部的一名党小组长,她主动请缨,和老姐妹带领党员巡查小区。醴陵市姜湾社区25岁的年轻党员熊宇涵,组织10名党员成立“党员红”志愿者队伍,穿行在辖区内的旅店、宾馆和居民楼,成为抗击疫情的“急先锋”。

更多的普通居民、志愿者参与社区防控。

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株洲做好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综述

芦淞区贺家土街道志愿者驻守在各小区的主要出入口,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通讯员 谭烨晗 供图

荷塘区宋家桥街道月桂社区月桂花园小区,年过七旬的雍桂珍和爱人刘国清,每天都在小区义务巡视,提醒居民佩戴口罩、少出门,他们蹒跚的足迹遍布小区每一栋楼层。

芦淞区龙泉街道桠枝塘社区,很多老旧小区都没有物业公司,居民们自发成立防疫工作小分队,搬来桌子和凳子,设立简陋的临时门岗,轮流24小时值班守岗,对左邻右舍排查和劝导。

每个社区,都有居民支持抗“疫”的动人故事。

2月9日下午,石峰区响石岭街道金盆岭社区,79岁居民张其林走进社区居委会办公室,悄悄放下一个1000元的红包就走了。这位常靠外出捡废品补贴家用的老人说:“大家都在忙碌,很辛苦。我出不了什么力,就捐点钱,给大家买点防护物资。”同一天,该社区80多岁的退伍老兵吴霞生,捐出3000元现金用于防疫工作。

天元区马家河街道新马社区居民罗永民,在深圳打拼创业,自掏腰包购买了6万只口罩捐给防疫一线。

这是心手相连,这是铜墙铁壁!


编 辑 | 孙晓静

审 核 | 李支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