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敬銘軼事:被胡林翼讚賞為“氣貌不揚,而心雄萬夫”的清代相國

閻敬銘,生於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卒於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享壽76春秋。

閻敬銘去世之後,清廷贈他太子少保,諡文介。

閻敬銘,字丹初;陝西朝邑(今陝西省大荔縣朝邑鎮)人;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進士,時年29歲;晚清大臣。

閻敬銘理財有道,為官清廉耿介,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理財專家,有“救時宰相”之稱。

《清史稿》卷四百三十八·列傳二百二十五有《閻敬銘傳》,傳中評價其人曰:

“敬銘質樸,以潔廉自矯厲,雖貴,望之若老儒。善理財,在鄂治軍需,足食足兵,佐平大難。及長戶部,精校財賦,立科條,令出期必行。初直樞廷,太后頗信仗之,終以戇直早退雲。”

《清史稿》對閻敬銘的評價,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他非常質樸。

第二,他為官清正,平生以廉潔自勉。

第三,他沒有官僚氣象,即使是身至顯貴之後,看起來,還是老書生的樣子,沒有失掉讀書人的本分。

第四,他善於理財,主要表現在:(一)在湖北治辦軍需時,供應充足,對彌平禍亂厥功甚偉;(二)執掌清廷戶部時,精確校訂國家的財政稅賦,並制定了相關的制度;執行力非常了得,令出必行。

第五,他為人憨厚剛直。剛進入樞廷(拜相,入軍機),很受慈禧皇太后的信賴和仰仗,但最終還是因為戇直而無法迎合上意,早早就退出了樞垣。

《清史稿》而外,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湘軍重要首領胡林翼對閻敬銘的評價也很高:

如“閻敬銘氣貌不揚,而心雄萬夫。”

再如“綜核名實,居心正大。”

閻敬銘其人,總體可以記述的情況,大體如上。

閻敬銘軼事:被胡林翼讚賞為“氣貌不揚,而心雄萬夫”的清代相國

下面,依據清人歐陽昱所著的《見聞瑣錄》中《閻相國》一節,來說一說關於閻敬銘的軼事。

閻敬銘中進士之後,被選為庶吉士。

所謂庶吉士,乃是明、清兩代翰林院中的短期職位。

庶吉士是在考取進士的人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的,是皇帝的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的職責。

在明代時,庶吉士是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以後,庶吉士選官更為嚴格,由皇帝主持的朝考決定。

庶吉士一般為期三年,期間,由翰林中經驗豐富者為教習,授以各種知識。

庶吉士有似於現代的實習,任職期間,就是熟悉並經歷官場業務的過程。

清代,庶吉士三年期滿,在下次會試前,會進行考核,稱“散館”。成績優異者留任翰林,授編修或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稱“留館”;其他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也有派到各地方任官的。

閻敬銘庶吉士期滿,散館改戶部主事。

閻敬銘在戶部主事任職期間,戶部有一名老書辦(即書吏,掌管文書,核擬稿件,後用為掌案書吏的專稱。在官場上,書吏是不入流的。)。這位老書辦憑藉在戶部舞文弄墨的職務之便,起家致富,家中有百萬兩白銀之多。

發財之後,就會想著要當官,這是世間自古及今很多人的想法和實際做法

這位老書辦也不例外,資財充裕之後,他就改了名字,然後向清廷繳交了銀錢,捐了一個四品的官銜。

閻崇年曾經對清廷的捐納做過講說。據其所稱,清高宗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的捐官價碼如下:

京官:

郎中(五品),銀9600兩;

主事(六品),銀4620兩。

外官:

道員(四品)銀,16400兩;

知府(四品),銀13300兩;

同知(五品),銀6820兩;

知縣(七品)銀4620兩;

縣丞(八品),銀980兩。

就開價看,似乎捐納的銀兩也不算多。可是,需要想一想,清代一品文官的年俸為180兩銀子(未計祿米),四品文官的年俸為105兩銀子(未計祿米)。就此來看,似乎捐納的價目也是挺高的。(當然,外官的養廉銀數目巨大,又是另當別論的。)

因為不差錢,那位老書辦不僅自己捐了官,而且,他的子弟,捐道、府銜的也有四五人之多。

這一家人,捐官之後,就開始在官場上往來結交,和王公大臣關係親密。

這位老書辦的事情,閻敬銘進入戶部之後,應當是有所瞭解的。

有一天,老書辦在辦事過程中,出了很大的紕漏。

閻敬銘就把老書辦召過來,對他說到:

“我知道您的聲勢很大,但是,您今天觸犯了國法,我是不能饒恕您的!”

於是,閻敬銘就吩咐隸役杖責老書辦。

老書辦當然也不害怕,他回閻敬銘道:

“士可殺不可辱。”

意思大約是,您這樣做不對。

閻敬銘回答老書辦說:

“士的確不可辱,但是,您是不能稱士的。”

同部的官員見閻敬銘要杖責老書辦,都大驚失色,大家一齊請求對老書辦免罰。

閻敬銘沒有回應。

有人反應靈敏,將這件事告知外面。

外面有人拿了說貼來向閻敬銘求情,他還是沒有答應。

最終,老書辦還是被杖責四十。

寫到這裡,我還有些不放心,不知道戶部主事可不可以杖責書吏,查閱資料,《清史稿》卷三百五十六•列傳一百四十三《李仲昭傳》有:

“既而赴戶部點卯,杖責書吏,戶部摭其事奏劾,下吏部議。”

由此,差可比擬,事或可行。

閻敬銘杖責老書辦的第二天,就有王大臣向戶部的長官發話:

“貴部之中,怎麼可以容得下這麼狂妄的司官?”

這位王大臣,肯定就是老書辦交往之中、關係密切的後臺之一了。

對戶部堂官說完,還不算,這位王大臣還示意自己的同黨,盯緊閻敬銘,一旦發現他有什麼過失,準備馬上下手彈劾攻擊,可是,始終沒有找到機會。

閻敬銘軼事:被胡林翼讚賞為“氣貌不揚,而心雄萬夫”的清代相國

後來,胡文忠(林翼)對閻敬銘多有耳聞,很欣賞他的才能,認為他很有風骨,可以辦理大事。

當時,胡林翼是湖北巡撫,上書朝廷,請求調派閻敬銘來軍中效用。

閻敬銘到了胡林翼署中之後,面對胡林翼的欣賞,很是慚愧,他非常實誠地對胡林翼說是:

“前輩奏調我到軍中效力,這真是個太大的誤會。說真話,我對軍務一無所知。”

胡林翼對閻敬銘說道:

“沒事。不用您行軍打仗,您在本省任職,請您管理糧臺〔清代行軍時沿途所設經理軍糧的機構。〕,您意下如何?”

閻敬銘回道:

“這個倒是可以,我大約可以勝任!”

那時候,胡文忠(林翼)正在攻打九江,敵方另外派了一支軍隊,從小道進擊,前來侵犯湖北。

得知敵方派兵進犯湖北,而清廷主力在攻打九江時,城內人員,紛紛逃避,管理糧臺的很多人,也隨之四散。據說,當時只有閻敬銘最為堅決,他守著糧臺的財物,始終沒有離開。

情況危急,湖廣總督官文(諡文恭)不放心,就派了兩個人前去察看糧臺。

那兩人達到之後,發現閻敬銘已經上吊了。他們趕緊將閻敬銘救了下來。還好,來得比較及時,閻敬銘沒有死去。

閻敬銘自經前,還寫了一首絕命詩,就放在案頭。

救醒閻敬銘後,官文派來的兩人之中,一人在閻敬銘身邊護理,一人拿了閻敬銘的絕命詩回去覆命。

官文讀了閻敬銘的絕命詩,嘖嘖稱歎。他立即向胡林翼修書一封,並將閻敬銘的絕命詩夾在其中,派人飛報給胡。信中寫道:

“公為安徽解圍,也要顧及湖北啊!”

胡林翼收到飛報之後,馬上拔營回救湖北。

之後,胡林翼對閻敬銘更加欽敬,並向朝廷極力保奏,推薦他可以大用。

胡林翼識人,用人,還舉薦人,這才是他最為英武的地方。

很快,閻敬銘就代理湖北按察使。

半年之後,丁憂,去職還鄉守制。

胡林翼去世後,清廷想到他在世時對國家的建言,就召授閻敬銘為布政使。

閻敬銘軼事:被胡林翼讚賞為“氣貌不揚,而心雄萬夫”的清代相國

後來,閻敬銘又被拔擢為山東巡撫。

在山東任上,山東藩庫〔清代布政司所屬的糧錢儲庫〕僅存銀數千兩。存銀如此之少的原因,就是因為州縣的一再虧空。當地的官員,拿著藩庫的銀子,賄賂其幕友、書吏,然後,大肆侵吞,一起矇蔽掏空。而且,因為地緣關係,已經形成了一張牢不可破的黑網。多年以來,這種狀況一直存在,歷任地方大吏,都無法對此有所作為,不能清理其間的弊端。於是,這似乎就成了習以為常的情況了。

閻敬銘在戶部時,精通會計。於是,他下令對藩庫進行核算。

命令下達之後,藩庫的幕友、書吏極力反對,說是核算是不可行的,而且,想方設法、百般作難。

閻敬銘得知情況複雜、核算困難後,十分震怒,他下令道:

“有敢阻撓對藩庫進行核算者,斬!”

那些幕友、書吏都聽說過閻敬銘戇直的名聲,聽他這麼一說,就都不敢再做小動作了。

於是,提調賬冊,一一清查,其間的弊端、漏洞全部被核查清楚。

結果,侵佔藩庫財物的州縣之中,有一百五十三家被籍沒,書吏數人獲罪殺頭,藩庫幕友十餘人被驅逐。

清查核算之後,閻敬銘還向清廷奏請,建立制度,地方錢糧的收繳,半年向國家一報,逾期不報者,立即參奏革職。

從這以後,沒有人再敢像之前一樣了。官員不敢侵吞冒領,民眾的困頓也有所舒緩。

幾年之後,山東藩庫的銀子蓄積有五百萬兩之巨。

後來,閻敬銘因為未查明情況就奏保總兵王某。王某濫殺,閻敬銘保舉失實,被御史參奏彈劾。於是,他告病辭歸。沒有積蓄,閻敬銘賣掉衣物,才得三百兩銀子,作為回鄉的路費。

據說,回鄉後,閻敬銘曾做過某縣書院的山長,以束脩贍養妻子,不再有出山之想。

多年後,清廷又起用他,閻敬銘後官至相國。

明清對於內閣大學士,也雅稱相國。

清德宗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閻敬銘充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晉協辦大學士。

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授閻敬銘東閣大學士,仍然管理戶部,賜黃馬褂。自陳衰老,辭去軍機大臣。

(全文結束)

閻敬銘軼事:被胡林翼讚賞為“氣貌不揚,而心雄萬夫”的清代相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