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名士辈出,将星闪耀?

諾壓壓壓壓壓最有愛的說丶


战国时期是中国的大黄金时代,取得很多伟大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朝气蓬勃、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这一时代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中国,塑造了中华民族,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核心。

这个伟大的时代,在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所谓“诸子百家”,是形容当时新思潮蓬勃的发展,实际上只有十一家,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和文学家。在军事领域,由于频繁的战争,也涌现了灿若繁星的杰出军事将才,令后世膜拜不已。

要深入分析这一时代,探究非凡成就的深层原因,需要先从春秋末期以前乃至周朝的政治生态开始说起。

周朝建国之后,裂土分封,给一群亲戚和有功之臣都分了领地,这些人就成为了诸候。当时的人认为战争是一种权利,只有贵族才能够参加,一般的平民是不能参加的。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意思是只有祭祀和战争是国家大事。作为国家大事,当然是贵族才有资格参加,这体现了强烈的等级意识,是那个时代的政治正确。

贵族之间的战争最看重战争的合法性,也就是正义性。合法性怎么体现呢?就是看谁更符合礼仪的标准。所以春秋末期之前的战争规模和烈度都不大,因为只有贵族才能参加,而且都必须按战争的礼仪去打。各国之间的战争一般不是以杀人灭国为目的,而是要征服人心。

但是这一套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的。楚国,这个“不服周”、被中原诸候视作蛮夷之邦的国家就不在乎什么礼仪不礼仪的。楚国崛起之后,挑战宋国。宋国国君出身高贵,是商朝王族后裔,曾列春秋五霸之一,和楚国打仗之时,让楚国士兵渡过河列好阵之后才与之一战,结果没想到楚兵完全是要置人于死地,结果宋国大败,宋襄公受伤,次年伤重而亡。

至此,春秋末期的战争逻辑改变,进入以灭国为目的阶段。

而诸候国内部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一般诸侯到了领地上会建立一个城,随着城邑发展,人口增多,就需要在别的地方新建一个城。诸候会将这个城分封出去,由次级诸候负责管理。但是,随着次级诸候的实力不断壮大,可能就不会将原来的领主放在眼里了。于是,面对着这些不服管的次级诸候,诸候们肯定会想方设法强化自己的实力和权力,然后去收拾次级诸候。次级诸候也不会坐以待毙,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誓要压过原来的领主,进而称霸一方。

另外,随着社会的动荡和纷乱,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平民生活痛苦,民心思变。一些平民阶层的知识分子,按照各自对世界对道德的理解,提出不同的救世方案。

与此同时,社会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技术越迁,让各级诸侯的力量扩大成为了可能。这两个技术越迁分别是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以及竹简的出现。

铁器与牛耕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以前,生产效率低下,平民只能在贵族的井田上去耕作,没有能力再去开垦自己的私田,但是生产效率提升之后,情况就完全变了,平民有余力去开垦自己的私田,有些人甚至逃离贵族的控制,跑路了。

至此,社会力量出现了君主、贵族、平民三者之间的复杂博弈关系。君主是指大领主,贵族是指大领主封的次级领主。一方面贵族害怕平民从自己土地上逃走,希望控制他们,另一方面君主希望削弱贵族的势力,于是给平民提供保护,平民交税即可。

国力竞争归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能在贵族以外的广大平民中能拉拢到有知识文化的人才,那君主的实力才能压过贵族。问题是当时平民获取知识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这时,竹简的出现有效的打破了知识垄断,让平民也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知识的力量得到释放。有能力的诸侯笼络了一大批名士豪杰,变法图强,迅速强大,国家兼并的事就成为平常不过的事了。

总而言之战国时代,因为政治生态、战争逻辑、社会结构、民心、社会力量和技术的改变而造就了整个时代的思想和社会的巨大激荡和变革,最后取得了无比灿烂的文明成就。


江心倒影


战国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青铜器的大量使用,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就使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步瓦解,新的军事思想,例如《孙子兵法》,新的文学作品,例如,屈原的《离骚》,新的经济制度,例如商殃变法,以及法,儒,道,墨,纵横家等应运而生!把各诸侯国的经济及制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晴空万里78235015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现象,一个是春秋,一个是民国。都是诸侯裂土称霸但是相对安稳的时期。由于强敌环伺每个国家都急需人才出谋划策,这样就需要先进的思想做引导。这样一来思想家就更容易获得社会地位,数量就多。而在统一的时期,政府要统一思想以便于管理,思想家得不到重用,自然没人愿意干。



AnduinZ


乱世出枭雄。盛世之中,人人安居乐业,都为过上幸福生活奋斗,大部分人都愿安于现状,遵纪守法。乱世之中,人们生活不能安定,各地爆乱,法律已荡然无存,如同虚设,这就激起了民变,人人拿起武器推翻暴政,奋起反击!时代需要武力去解决,试问谁不想成就一番伟业,青史留名?这就造就了乱世枭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