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序言:

縱觀有明一代,對於如何預防“內閣”勢大的問題,明朝絕大多數統治者往往都會以“限制”為主,就好比“司禮監秉筆太監”的誕生,其目的就是為了從“內閣”手中拿回“決策權”。

但是在明世宗“朱厚熜”執政時期,卻儼然是另外一番景象,非但沒有限制“內閣”閣權,反而進一步提升了內閣權力,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在明世宗的意識裡,勢大並不代表擅權,他之所以要給內閣放權,其實還是為了集權。如此一來,他便可以通過控制內閣的方式來實現對朝政的全面掌控。


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大禮儀之爭示意畫像插圖

而這一切,還要從發生於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繼而直到嘉靖三年(1524年)才宣告結束的“大禮儀之爭”開始說起。

這場因"繼統"與"繼嗣"的禮儀形式而展開的爭議,雖然從表面上看,無非就是明世宗在為“父母”正名,但實則還隱藏著明世宗選拔官員,藉以培養“親信勢力”的目的

因為,明世宗的這個皇帝之位,並非子承父業繼承大統,而是由於明武宗朱厚照無嗣,這才讓身為明武宗“堂弟”的明世宗有了機會,得以以“藩王”的身份登基稱帝,雖然不是篡權,但也屬實只是個“旁系血親”。

所以,在明朝的禮法制度上,明世宗依舊面臨著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尷尬困局。

而且其在登基之前,受他父親朱佑杬於“正德十四年薨”的影響,明世宗於正德十四年(1519年),才正式世襲了“興王”的身份,成了藩王,而這個時候距離正德十六年(1521年)也不過僅僅兩年的時間。——《明史·世宗一》

<strong>這也就意味著明世宗在登基之時,非但名不正言不順,其自身的親信勢力定然也是不多的,再加上朝堂上鬥爭形勢日益劇烈,大家說他單槍匹馬頂得住嗎?所以,明世宗勢必就需要想方設法的尋找一批值得他信任,且可以放心委以重任的親信勢力。


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張熜示意畫像插圖

明世宗讓進士“張熜”入閣拜相

而這“大禮儀之爭”,無疑就是一個極佳的機會,一來二去之下,於正德十六年入朝的進士“張熜”,也就這麼進入了明世宗的視野。

是時,在禮官議興獻王主祀稱號時,時任內閣首輔的楊廷和提出了這樣一個說法,“是足為據,宜尊孝宗曰皇考,稱獻王為皇叔考興國大王”,顯然是想讓明世宗認明孝宗朱佑樘為父。——《明史·楊廷和傳》

如此一來,就相當於明世宗與明武宗成了名義上的“親兄弟”,那麼明世宗的登基自然也就變成了“兄終弟及”,符合明朝的禮法制度,也就等同於破除了明世宗登基之時的“名不正言不順”之困局。

但是呢,這個說法明世宗並沒有答應,而是肯定了張熜“繼統不繼嗣,請尊崇所生,立興獻王廟於京師”的主張,“至是,下璁奏,命廷臣集議。”——《明史·世宗一》

相信大家從這裡就能看出不少東西,一方面是明世宗並不願意改認明孝宗為父,而是想立自己的親生父親“興獻王”為“皇考”;另外一方面,進士“張熜”的主張顯然是站在了明世宗這一邊。

那麼我們再接著往下看。


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楊廷和示意畫像插圖

截至嘉靖三年(1524年)二月,“謹集諸章奏,惟進士張璁、主事霍韜、給事中熊浹與萼議同,其他八十餘疏二百五十餘人,皆如臣等議”,什麼意思?——《明史·列傳第七十九》

爭議赫然是一直持續到了嘉靖三年,且朝臣有一大部分都是站在了內閣首輔“楊廷和”那一邊,也就是站在了明世宗的對立面。而支持明世宗的官員,卻僅僅只有“進士張璁、主事霍韜、給事中熊浹與萼”寥寥幾人,差距極為懸殊。

但是結果呢,卻是於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明世宗下詔“下員外郎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錦衣衛獄。癸未,杖馬理等於廷,死者十有六人”,繼而於“九月丙寅,定稱孝宗為皇伯考,昭聖皇太后為皇伯母,獻皇帝為皇考”。——《明史·世宗一》

<strong>很顯然,這場爭了三年多的“大禮儀之爭”,最終還是在明世宗的皇權干預下宣告結束,以明世宗的勝利而告終。

而作為明世宗主張的支持者,進士“張熜”亦是於嘉靖六年(1527年)十月,被冊封“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預機務”,儼然只用了六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很多人可能一生都達不到的‘入閣拜相’之程度。——《明史·世宗一》


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插圖

明世宗讓“張熜”入閣拜相的舉措不符合明朝舊制

但同時也就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明世宗讓進士“張熜”入閣拜相的舉措並不符合明朝的舊制。

因為早在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在制定“官員考核體系”之時,就曾在“考滿法”中明文規定,“凡升遷,必滿考”,顧名思義,就是如果想要提拔官員,那麼官員首先就得通過這“考滿法”的考核。——《明史·選舉三》

而這個“考滿法”的考核卻並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因為其“三年給由,曰初考,六年曰再考,九年曰通考。依《職掌》事例考核升降”的特性就註定了想要通過“考滿法”考核,最少也得九年的時間。——《明史·選舉三》

大家再看“張熜”的履歷,從正德十六年考中進士,再到嘉靖六年入閣拜相,顯然不到九年,更別提還是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的身份入閣拜相,實打實的位高權重,這又如何能符合明朝舊制呢?

那麼也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明世宗相中了“張熜”,覺得張熜這個人值得被自己信任,可以破格錄取委其重任。也間接的證明明世宗很迫切的需要一批人才來作為親信培養。


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明世宗朱厚熜畫像插圖

明世宗扶持“張熜”成為內閣首輔

大家可以再回顧下“大禮儀之爭”的過程。很明顯,張熜從始至終一直都站在明世宗的這一邊,而且還是以一個初次入朝為官的“新官”身份。

反觀張熜所反對的楊廷和一派,人多勢眾不說,更是身居高位,楊廷和自身更是當時的內閣首輔,這也就意味著張熜一旦挑明瞭反對楊廷和,勢必就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甚至危及他的仕途。

就好比楊廷和當時知道“進士張璁與侍郎王瓚言,帝入繼大統,非為人後”的事情以後,“恐其撓議,改瓚官南京”,直接就把“侍郎王瓚”給調到了南京,而後同樣也將“張熜”給調到了南京。——《明史·列傳第七十八》

但幸運的是,張熜的主張、以及他不畏強權的性格恰好被明世宗所欣賞,為他加了分,否則僅憑張熜那新入朝為官的進士身份,在調到南京後難免會落得一個被統治者所遺忘的結局,哪裡還有可能發生後來的入閣拜相之事。

與此同時,楊廷和的這個舉動,無疑也就證明了明世宗執政初期,內閣的權力已然勢大到足以獨攬朝政的地步,且內閣首輔的主張還跟他不一樣,對明世宗而言,這顯然不是什麼好的信號,“內閣”赫然已經對“皇權意志”構成了威脅。


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明世宗示意劇照

而張熜即便是被調為外官,卻依舊敢繼續反對楊廷和的舉動,正好就恰逢其時的隨了明世宗的心思,滿足了明世宗想要通過這場“大禮儀之爭”選拔親信的訴求。

試問,如果把內閣的首輔換成支持明世宗的親信,豈不是就基本等同於官僚意志與“皇權意志”得到了統一嗎?

<strong>如若我們再從明世宗利用皇權,強行結束“大禮儀之爭”的行為來看,也足以證明明世宗確實不僅僅只是為了給父母正名,否則單憑皇權的加持,他就完全沒必要將這次事件拖那麼久,其最終的目的,終究還是為了選拔親信。

故而這才有了嘉靖六年,明世宗不顧“考滿法”舊制,破格提拔“張熜”入閣拜相的事件發生。更是採納了張熜所提出的“今內閣擇其人焉,責之以擇九卿”的主張。——《明世宗實錄·卷八一》

顧名思義,張熜此舉,赫然是想讓內閣擁有選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以及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等“核心政治機構”主要負責人為內閣成員的權力。從而也就相當於是讓內閣凌駕於六部百司之上。

但到這裡還不算完,明世宗更是於嘉靖八年,罷了當時的內閣首輔“楊一清”,改立“

璁為首輔”,正式將張熜扶持成了內閣首輔。——《明史·列傳第八十四》

以至於後來更是形成了一種“孚敬還內閣,事取獨裁,時不敢有所評議”的現象,儼然張熜已是獨攬內閣大權,成了內閣的實際掌權者。——《明史·列傳第八十一》


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明朝內閣官員示意畫像插圖

勢大不代表擅權

不過說到這裡,相信大家應該足以看出明世宗非但不限制內閣權力,甚至還進一步提升內閣權力的真實意圖了吧?屬實就是為了營造出一種由內閣執掌朝政大權,但是卻由他掌控內閣實際掌權人的政治格局。

俗話說的好,“堵不如疏”,就像此前於宣德年間,明宣宗為了制衡內閣,在內廷中培訓了一批“司禮監秉筆太監”,並讓其“秉筆、隨堂掌章奏文書,照閣票批硃”,在無形中剝奪了內閣的“決策權”,只給內閣保留了“議政權”。

但是這個舉措,卻也直接導致了明朝宦官勢力的勢大,造就了諸如“王振”、“劉瑾”這樣的大宦官。

而明世宗此舉,首先就讓宦官勢力失去了獨攬大權、擅權專制的機會,正如史書所說,“故內臣之勢,惟世宗朝少殺雲”,顯然成效是十分顯著的。——《明史·宦官一》

與此同時,內閣的勢力固然是大了,但是其最高的掌權者卻是明世宗的親信,那麼在處理政務之時,勢必就會更多的去考量明世宗的想法,從而也就形成了一種明世宗怎麼說,內閣就怎麼做的政治局勢。顯然對明世宗促進中央集權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


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嚴嵩示意畫像插圖

可能很多人會說了,那麼明世宗朝的內閣首輔“嚴嵩”,其獨攬朝政20年的事件又怎麼說呢?

不過大家考慮過沒有,如果這“嚴嵩”其實跟“張熜”一樣,都只是明世宗手下的親信勢力呢?那麼嚴嵩的獨攬朝政之舉還算是“擅權”嗎?並不算,因為“勢大”於“擅權”這兩者在本質上就是不同的。

所謂“擅權”,指的是官僚勢力將自己的意志覆蓋到了皇權意志之上,造成了皇權意志被架空的景象。就好比公元835年,27歲的唐文宗不甘為宦官控制,和李訓、鄭注策劃誅殺宦官,發動“甘露之變”,欲奪回皇帝喪失的權力,這種程度的獨攬大權,才能稱得上是“擅權”。

而“勢大”,則只是單純的獨攬大權,但“皇權意志”依舊還是凌駕於官僚意志之上的。

所以,如若要說“嚴嵩”獨攬大權是“擅權”的話,那豈不是說明世宗在嚴嵩獨攬大權的二十年時間裡,一直都受制於“嚴嵩”嗎?

但縱觀史書,禮部尚書嚴嵩從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兼武英殿大學士,預機務”開始,再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夏五月壬寅,嚴嵩罷”這20年時間裡。——《明史·世宗一、世宗二)》


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夏言示意畫像插圖

顯然是呈現出了一種“夏言、嚴嵩迭用事,遂赫然為真宰相,壓制六卿矣”的狀況,顧名思義,就是由夏言、嚴嵩兩人輪流掌權,繼而壓制六卿,屬實並非嚴嵩一人獨攬大權。——《明史·職官一》

其次,明世宗重新啟用夏言的原因,也正是因為“

嵩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使得明世宗“微覺嵩橫。時贊老病罷,璧死,乃複用夏言。”——《明史·奸臣》

即便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世宗“罷夏言。三月癸巳,殺曾銑,逮夏言”,造成夏言身亡,但隨後嚴嵩的政治地位也並未真正安定下來。——《明史·世宗二》

因為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這一年,“嵩密疏毀鸞,帝不聽,而頗納鸞所陳嵩父子過,少疏之。嵩當入直,不召者數矣”,顯然沒有對“嚴嵩”言聽計從,甚至還曾有意的疏遠嚴嵩。——《明史·奸臣》

這種種案例都足以表明,雖說嚴嵩曾獨攬大權是事實,但也只能稱之為“勢大”,也就是權力大,僅此而已,至於“擅權”威脅皇權意志這一方面,嚴嵩屬實是未能達到標準,或者是並沒有成功。

如若再加上此前明世宗還曾將“張熜”扶持成了內閣實際掌權者的事實。那答案也就很明顯了。

<strong>內閣勢大是真,但內閣首輔擅權的局面卻並未成型,而明世宗也完全可以藉助控制內閣首輔的方式來控制“內閣”,繼而實現全面掌控明朝朝政的最終目的。


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明朝宦官示意漫畫插圖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難發現,對於如何限制內閣勢大的這個問題,明世宗之所以會採用與其他絕大多數明朝統治者截然不同的方式。

  • 一方面是由於他為了預防“宦官之禍”的發生,所以不再想重用宦官。
  •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從登基之初就開始了通過“內閣”全面掌控朝政的佈局。

先是通過“大禮儀之爭”選定了值得他委以重任的親信“張熜”,繼而一路扶持“張熜”,讓其入閣拜相,而“張熜”又對明世宗忠心耿耿,政治意見顯然也是與明世宗達成了一致。

否則便不可能會發生明世宗採納張熜提議,讓內閣實現對“六部百司”全面壓制的事件,更不可能會將張熜扶持為內閣首輔,讓其成為內閣的“實際掌權者”。


明世宗:為何要提升內閣權力?勢大不代表擅權,控制內閣足矣

明世宗掌控朝政示意漫畫插圖

<strong>換句話來說,截至嘉靖八年,自“張熜”被冊封為“內閣首輔”之日起,明世宗“控制內閣”的佈局就已經基本完善了。至於後面的夏言、嚴嵩等內閣首輔,實則只是按照明世宗已經規劃好的政治統治體系路線在走!

由此我們也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明朝內閣的勢大,以及“內閣首輔”的勢大,在明世宗一朝確實算不上擅權,其最終的目的,終究還是在為明世宗促進中央集權,加強君主專制體系的完善而服務。

正如史書所說,“世宗御極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要亦中材之主也矣”,如若“嚴嵩”真的是“擅權”的話,且還擅權20年,那《明史》的這個評價又從何說起呢?畢竟明世宗也才執政四十多年。

<strong>所以,也就足以證明,明世宗給“內閣”以及“內閣首輔”放權的做法,雖與其他絕大多數的明朝統治者不同,但殊途同歸,其最終的目的是一致的,均是為了實現對朝政的全面掌控,屬實對明世宗促進中央集權,完善君主專制體系等方面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