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与“中”

在道德修养上,《易经》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时”与“中”这两个概念,“中”就是孔子讲的中庸之道,指的是在天地自然之道的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而是“时”则是指与时势一致。

时与中是一种很高的生存智慧

《易经》认为事物如果要臻于完善,要保持完善的状态,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恰当的地位,恰当的限度,恰当的时间。时间在这个“恰当”的概念中是个重要因素。冬天穿皮袄是恰好,夏天穿皮袄就不是了。所以一般常常将“时”与“中”字连用。

这种“时”、“中”概念是一种很高的生存智慧,它要求人们“时行时止”,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调,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洞察事物的微妙前兆

但就“时”的自然属性来说,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就“时”的社会属性来说,它又受到参与其中的人的活动的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作为人,第一就是尊重“时”的客观存在;第二则是通过人客观主观的努力,来识“时”之义,知“时”之行,观“时”之变,用“时”之机,就像《系辞》中所言“先天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人的道德智慧修养就在这对“时”认识和自然存在的妙合无间的境界上。但是如何才能识“时”之义,知“时”之行,观“时”之变,用“时”之机呢?这主要在于“知几”。《系辞》中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又引孔子语:“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里的几,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细微前兆,在事物发展的萌芽阶段就准确地分析它的趋势,把握住极其微妙的“时机”,这就是“知几”。

待时而动

《易经》的这种生存智慧,这种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时中”生存是和那种保守的、奴隶的、闭锁的、内省的、平庸的生存方式的木质完全不同的,它构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和待时而动的品格,使你不得不惊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