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洗澡、洗脸、洗脚就用一条毛巾?并不是因为用不起?

taotao78


洗澡洗脸和洗脚用同一条毛巾,其实就是个人生活习惯问题。也许觉得用一条毛巾更省事。其实洗脚可以不用毛巾,自然晾干就好了。

还有一些人就觉得脚和脸都是自己身体上的,反正都是擦自己的身子,觉得不脏,没有一点卫生意识,也就是不讲卫生,其实脚部因为穿鞋和走路接触地面等原因,最容易滋生细菌,甚至真菌,生活中有脚气的人可不少。如果擦脚的毛巾又用来洗澡洗脸,是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再有就是人不管怎么洗脚,闻一闻还是有一股不适的味道的。

所以个人觉得,为了自身卫生着想,洗澡洗脸和洗脚的毛巾还是要分开的好。其实也没有什麻烦,慢慢就习惯了,觉得麻烦可以买三条不同颜色的毛巾,这样比较容易区分,养成好习惯才有好身体。

洗澡洗脸洗脚还用同一条毛巾的朋友们,看了这些,您有什么感想?是不是觉得要改变一下呢?




80后农村二胎妈妈


这个决定是个人的生活习惯,我的家人都是一个人两条毛巾,绝不会乱用。在单位浴室看到那些人都就用一条毛巾又擦脸又擦屁股又擦脚的实在觉得恶心,不可思议,可以说厂里几百一百多个男人洗澡家看到第二个人用两条毛巾的,就我一个人用两条毛巾,一个擦脸一个擦下半身,习惯了,这和对与错没有关系,只是个人的生活习惯而已。


鲁潧


安陆人洗澡叫“抹汗",也贴切。抹汗的毛巾叫“抹汗袱子",再穷的家庭节衣缩食也须人手一条(小伢们用大人的),不能混用的。抹完了,还要用塘水清一遍,叫"涮抹汗袱子",已成习惯。

抹汗各用各的毛巾。早上吃饭前必洗脸,共一条毛巾,共一瓷盆水。因为烧热水费稻草,要节约。洗过脸的水乌漆墨黑的,也不能倒掉,后面的人还没洗。

读中学时,眼界开阔了,学到东西了,也穷讲究,爱干净了。有年夏天,母亲的舅侄儿来拣落花生,用了我的毛巾,这傢伙笨,不涮袱子。我气冲冲跑到门口塘堰弄干净。母亲看见,当着她侄儿骂我"人家又冒擦屎,就你最干净"。我不吭声。乡风如此,不管大小,不能得罪娘家人。

后来到广东打工,有点钱,一下买两条毛巾,一条洗脸,一条擦屁股。洗澡间有人说怪话",穷打工的,那么要干净,又没女人看",不想找事,入乡随俗,不要干净了。

擦完脚又擦脸,是有点恶心。现在生活好了,跟穷有关的老习惯也要改改了。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干净。春风拂面,素质提升,与时俱进。


何育华


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没有意思,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各人保持自己的习惯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说服别人来接受你的生活方式。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但洗脸毛巾和洗脚毛巾分开,而且我洗脸要用很多条毛巾。主要还是为了节约水和时间。我觉得搓毛巾要浪费很多水,而且搓不干净。所以我洗脸干脆用4~5条毛巾,洗完后毛巾全部扔洗衣机洗,这样既干净又省水。当然这还要看家里的居住环境,如果房间不太宽敞放2台洗衣机有些不方便。为了洗毛巾我特地买了台小型洗衣机(3.5升),以前用过的海尔洗衣机是3.3升。这个习惯我已保持了15年,之前都是用手搓毛巾,感觉又累又费水。后来终于下决心买了台海尔3.3升的洗衣机来洗毛巾和小件衣物。


迟元同志


习惯成自然,我们过去读书,全宿舍人都是洗脸洗脚一盆一毛巾,没有讲究。一方面是勤俭惯了,一方面当时没有听说爱滋病啊丶性病啊之类。可能以前军旅丶农场也是如此吧。

生活好了,是双刃剑。讲究卫生和注意养生,但社会上确实多了害人的东西不得不预防。洗桑浴更可以一条条毛巾接着换。

想想过去,环境丶条件允许一条毛巾也不妨。如今条件充足,毛巾大小分几条,也正常。

有人洁癖,处处洗手,处处抹布,也无可厚非。一次我到一客户处,笑谈之中忘了其是卫生人士,坐了其床沿几分钟,送我出门时怨我忘了约定,她刚换的床单又要换了。我怕其难过千打招呼万对不起,她才阴转多云。害得我从此绕道而行,敬而远之!

个人习惯和喜好都要尊重。只要注意卫生,保持整洁,多少都不是问题。但一定要替别人着想,尊重他人,善解人意。细节有时能反映人的修养和风度。


夏雨风


老话讲:出门一根帕,洗脸又擦胯。当然这是针对个人而言,不必那么讲究:讲究卫生固然是好事,但也要有个度及条件。七十年代往回数的困难时期,农村多数七、八人及十来口人的家庭不也只是共用一根洗脸帕吗!记得四十多年前,我们地方很多家庭有时没钱更换新毛巾,都是用自家纺织的棉粗布做洗脸帕的。別说一家人共用一条洗脸帕,就是全家人共穿一条裤子的事也不是什么奇怪的(可能有些人又会骂我揭中国人的丑)。

不说了,现在农村人的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条件改善后的农村人也知讲究卫生,也拥有了一人一条洗脸帕的生活。有条件时谁都会享受,我村有一很弱智的妇女说:她最爱穿上新衣服在家看晒场,因为这样比去干其他农活舒服很多。一个很弱智的人都知道享受,难道正常人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就不知道讲究吗?


四海飘零827


其实脚比手比脸更卫生更干净,我这40年了都是用同一条毛巾,没有必要那么穷讲究,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十四艰苦抗击打垮小日本、三年打倒蒋介石反动派,他们连条毛巾都没有,现在的人也不知道怎么了、生活富裕了、吃饱饭了也来了些穷讲究了,呸,


旺旺78517


有句熟话,眼不见打净,我们小时候夏天在小河里游泳大便小便拉在水中,下游几十米地方的老农口喝了直接喝那河里的水,我还见过我的同事晚上把小便拉在啤洒瓶中,第二天不知道的人把小便当啤酒喝了二口,所以什么吃的用的穿的你没看见就以为是干净的,还听说早几年广东那边在国外买了一些死人身上扒下了的衣服回来后把它洗干净贴个商标做新衣服卖给国人同胞,是真的,


用户7002040830761


这个问答对于我这种70岁的人耒说根夲就不觉得稀奇,50年代老百姓都很穷!一家6至8个人只有一个盘一条毛巾的家庭很普遍,现在生活环境好了,一个人用几条毛巾都不奇怪。我记得66年进厂的时候,想买条毛巾还要凭工业品证,我一家8个人每年凭证只能供应6条毛巾,我和弟弟将一条大毛巾剪开两半,每人用一半。那时每人每月供应4分一块肥皂,洗澡洗衣服都靠它了,现在用冲凉液,洗发水,那个年代连想都不敢想。我现在都是用一条毛巾,洗澡和洗脸都靠它了,我每晚洗澡时,脚都会用冲凉液洗干净,但不会用毛巾抹脚,我当兵时就得了富贵病,所谓的香港脚,到现在都50多年了,我虽然没有香港人有钱,起码得了香港脚都跟香港沾了边啦。


车仔佬42104839


我不但没有看见过而且还是第一次听说过洗脸丶洗脚丶洗澡同用一条毛巾,我们小时候60~70年代兄弟姐妹那么多那么穷父母亲也没有让全家人用一条毛巾,最起码全家人用3条,洗脸男女不分可一条,男人洗澡洗脚1条,女人洗澡洗脚一条,实再太旧的换下来就由夏天大人干活擦汗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