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青年在武汉|李洪亮的“战地日记”

辽宁青年在武汉|李洪亮的“战地日记”

在武汉协和江北医院的病房里,一位81岁高龄的患者因听力下降严重、南北语言差异较大,与医生沟通非常困难,加上医生穿戴口罩和防护服的双重“隔离”,沟通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她的主治医师想出了每天通过“小纸条”与患者沟通病情的办法,指导安慰鼓励病人,为治疗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位医生就是辽宁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中的阜新青年医生李洪亮。

辽宁青年在武汉|李洪亮的“战地日记”

李洪亮医生将他在武汉的工作日常写进日记,用日记记录下了前线医护人员的抗疫故事。

2个医生,4个小时,17位患者

今天是武汉协和江北医院改造后第一天值班。

上午10:00就进入病房熟悉病例系统,准备各种备品,熟悉各种情况......基本完善后已经过了10多个小时了。

晚上10点,通知发热门诊可以收治患者,忙了一天,来不及休息,仅仅4个小时,收住院患者17人。我们两个大夫在里面看病人,问病史、阅片,根据病情做处置,同时用对讲机跟外面的联系,录入患者基本信息。

接患者忙了4个小时之后,凌晨2点,还要书写电子病历……

辽宁青年在武汉|李洪亮的“战地日记”


不吃不喝,忙忙活活就是一夜……

两个医生接诊17位患者,在平时看来可能可以应付,可是我们要带着口罩、护目镜,身穿防护服,在病房里面不能吃,不能喝。就这样,一边写病例,一边还要处置,因为每个患者都有不同的临床症状,有发烧的,有咳嗽严重的,还有腹泻严重的…有轻的,有重的。

每一个患者都不能马虎,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即使症状轻微的也很有可能会发展成重症患者,所以都必须密切观察。

忙忙活活的一夜过去了……

辽宁青年在武汉|李洪亮的“战地日记”


不仅要有心理调整,还有生理调整

早晨第二班9点进入接班,交班之后,按程序脱隔离衣,出了病房已经上午10点多了。

想一想,在病房里,戴着口罩、防护镜,穿着防护服,里面穿着湿冷的纸尿裤在污染区工作了12个小时,出来最想做的事就是喝水、上厕所,呼吸点新鲜空气!

值班的医生不仅要有心理的调整,还要有生理的调整。

我们要穿纸尿裤,小的时候没有穿过纸尿裤,这回就可以理解我们的孩子小时候穿纸尿裤的感觉了!

如果没有尿还好,真的憋不住了就得尿到纸尿裤里了。

可是武汉这边没有取暖,传染病房还不能开中央空调,这个时候武汉的室温比东北要冷的多,尿到里面的感觉是常人不能体会的。

这时我就想起了小学的一个冬天,学校在室外开中队会,老师告诉不要随便动,因为胆子小不敢跟老师请假去厕所,实在憋不住了,就尿裤子了,那种湿冷的感觉如今第二次体会到了。

穿纸尿裤是小事,更要调整你的早已紊乱的生物钟:夜班就要强迫自己下午睡觉,更重要的还要调整大便时间!

正常人的排便时间都是固定的,对于我们来说,因为防护用品缺乏,此时就必须调整!

你是不是傻?你不害怕吗?

出发的时候我发了一条微信“责任和义务,我去武汉,你们在家好好的”,其实可能没有人能理解我的真正用意,希望我的家乡不受疫情的困扰!

来到这里,也有很多关心我的亲戚、朋友问我,你是不是傻?你不害怕吗?

说不害怕,那全是假的,因为医生也是人,也有家人!

可是现在国家需要我,我真的不能逃避的!

对于我来说,这个时候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了!

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李洪亮医生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

武汉疫情尽快控制,

希望每个医疗队的每个队员都平安回家!

也希望自己平安回家,

回家后继续做一个平凡的好医生!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奋斗在武汉的辽宁青年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