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勢力”救命稻草來晚了

“我們的春節假期延長到3月底了,你沒聽錯,是到3月底……工信部的修改意見我看了,對我們幫助不大了……”這是《選車網》向某“新勢力”車企內部人士瞭解對新能源車企准入門檻降低的看法時,得到的答覆。

“新勢力”救命稻草來晚了

2月10日,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的決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對其2017年1月發佈的第39號令——《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進行修改。

據統計,工信部對三年前出臺的原規定進行了多達10個部分的刪減和修改,主要目的是降低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准入門檻。值得注意的是,《徵求意見稿》將原文第五條第三款,對於准入企業“設計開發能力”要求的大部分內容,調整為對“技術保障能力”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審批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企業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不再成為審核新能源整車企業的核心指標。對此,上述人士稱:“去年下半年我們公司效益不好,研究院已經基本上解散了。”顯然,要求“新勢力”車企具備研發能力,已經不現實了。

《徵求意見稿》發佈後,有媒體分析認為:“若本次徵求意見稿順利通過,可能會促使跨企業、跨行業的合作新模式出現。”對此,該人士介紹說:“我們正在與國內多家主機廠進行合作,剛開始是我們自己設計,讓主機廠代工。失去設計能力之後,是與一些主機廠合作,拿他們的成熟車型簡單調整之後,貼上我們的品牌,讓他們工廠代工生產,最後通過我們的渠道銷售。”很明顯,“新勢力”為謀求生存,早已想方設法在與主機廠進行合作了。

“新勢力”救命稻草來晚了

有專家提出:“這次放開、放權,將促成傳統主流汽車公司與‘造車新勢力’融合。”對此,該人士表示:“在‘雙積分’政策壓力下,傳統主機廠可能會與頭部‘新勢力’合作以獲得新能源積分,但其他‘新勢力’車企實力較弱,不具備與傳統主機廠談判的籌碼,主機廠也不會拿較為暢銷的新能源車型讓我們貼牌,拿給我們的車型一般都比較冷門,這些產品傳統主機廠都賣不動,我們銷售更困難。”可見,多數“造車新勢力”很難與傳統主機廠從合作走向融合。

此外,對於行業內“很可能再催生新一波造車新勢力”的判斷,該人士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前幾年大家一哄而上進入新能源行業,原因是看重了鉅額補貼。補貼最高的時候,一款續航150公里的純電動車,國補+地補可以拿到9萬元,2020年補貼會非常少,所以外人選擇進入這個行業會非常慎重。”

2019年7月起,中國新能源車產銷量連續數月下降,2020年1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雪上加霜。此時出臺《徵求意見稿》,意在降低准入門檻,引入“新鮮血液”或者促進傳統主機廠和“新勢力”融合發展。

“新勢力”救命稻草來晚了

事實上,《徵求意見稿》對已經進入的“新勢力”幫助不大。該人士告知《選車網》:“3月底之前,我們絕大多數人只發最低生活保障。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復工後如果融資順利,我們或許還能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