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抗疫’是一节最深刻的党课”

“对所有人来说,这场‘抗疫’都是一节最深刻的党课。”毛凌是海关总署广州税管局的一名关税业务专家,这个春节,家人提前回家乡武汉,他却留在广州,并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主动请缨支援一线,守好国门的第一道关卡。在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抗疫一线的姐姐给他传递的信息,成为毛凌所在支援小组最好的“党课学习素材”:“90后、95后的医护人员比我们更清楚病毒的危险,但即使不是党员,也都奋不顾身报名上一线,我们是党员,应该更多付出一点。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没有什么克服不了。”

“这场‘抗疫’是一节最深刻的党课”

毛家两姐弟同在抗疫一线

2月14日上午7:00,大雨如注,天色还没大亮,街巷里冷冷清清,毛凌已经关门离开了家。这是妻子和孩子留在家乡武汉的第28天,家里显得凌乱而安静。

毛凌是海关总署广州税管局的一名关税业务专家,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他主动请缨支援白云国际机场海关旅检一线。

上午9:00,他准时出现在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旅检二处的卫生检疫岗。一个班当值24小时,他只能在航班间隙轮换吃饭、休息。

今年的春节,毛凌一家过得尤其不易。春节前,同为武汉人的妻子带着8岁的儿子提前回了武汉,毛凌也订好了大年二十九回武汉的高铁票。大年二十七,武汉疫情有变,单位一方面开始统计关员外出情况,一方面也陆续传出一线旅检人手吃紧的消息。

“是走还是留,我纠结了一天。”毛凌说,一家老小都在武汉,疫情当前,更想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但如果回了武汉,节后回广州可能不那么顺利;即使回来了,需要自我隔离,肯定有一段时间不能正常工作。“不能给单位添麻烦”这么朴实的理由,使他还是退掉了高铁票,留在广州。

大年初二,广州海关党委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关员支援白云机场海关旅检现场,毛凌理所当然第一时间报了名:“我是党员,又是武汉人,当仁不让。”

这是毛凌第二次支援白云机场海关旅检现场工作。2008年,他也曾报名支援机场一线——那是奥运安保期间海关监管任务最重的时候。有了之前的支援经验,他认为自己对机场的环境、旅检现场情况了解多一些。

毛凌的选择得到了千里之外的武汉全家人的理解,尤其是一直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姐姐更是支持——她是医院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的手术室护士长,因为疫情,临时到护理部统筹防疫工作。父母自豪地说:“我们毛家两姐弟都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这场‘抗疫’是一节最深刻的党课”

利用家乡话安抚武汉旅客

毛凌支援旅检的工作包括做好进出境旅客分流工作,查核每位旅客提交的健康申明表,观察旅客通过测温通道时的体温情况;对于有湖北旅行史或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旅客,指引至精准检疫岗进一步补充申报详细旅行信息,或带至负压排查室进行体温测量、咽拭子采样,根据具体情况按规定启动转送医院程序。

由于要进行长达24小时的一线值守,全天佩戴防护装备,呼吸不畅、行动不便,下班时,毛凌的脸上勒出的痕迹久久不消,手套里的手被汗湿沤得发白。

春节期间,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每天进出境旅客达3.5万人左右,毛凌所在的岗位,是抗击疫情的前线。

“这种情况下,机场的通关压力巨大。”毛凌说,几个航班往往一起到达,工作人员需要向旅客逐个收取纸张健康申明卡,不停向他们解释或者指导填写、更改申明卡,一旦发现旅客身体有异常,要把他们带到精准检验房进行检验。这时,难免有的顾客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甚至开始抱怨,甚至口出不逊,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压力。然而,即使遇到情绪焦躁、不配合测温的旅客,所有海关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是要耐心解释,对他们进行疏导。

2月6日,一家武汉人自东南亚回国,飞机一落地,白云机场海关立即派关员开展登临检查,分流这家人进一步补充申报详细旅行信息、接受重点排查。当时,这一家子的男主人情绪激动,认为自己在国外旅游已超过两周,且并无症状,十分不理解为何海关还要进一步填报补充信息,并因家人都需在通关现场办理手续而烦躁催促。伴随着大人的吵闹和孩子的哭闹,本来井然有序的通关秩序开始混乱。

这时,作为武汉人的毛凌上前,主动用家乡话沟通安抚,解释防疫期间海关的相关规定,指导协助填报补充信息,提供洗手液供旅客消毒。家乡话带来的亲切感很快使一家人的紧张情绪得到安抚。毛凌还告诉他们广州市有安排定点酒店专门接待武汉籍滞留旅客,海关通关现场张贴有酒店详细地址、联系方式信息,日常生活都会有保障,他们完全不用担心。这家人最后配合完成了相关申报手续。

毛凌深有感触,向他们致谢:“全国人民都在支持我们大武汉,我们武汉人自己也要一起努力加油!”

“这场‘抗疫’是一节最深刻的党课”

“90后、95后经得起大事的考验”

旅检的工作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比如我们在检查旅客或者跟他们沟通的时候,很可能就迎面确诊或者疑似有症状的人。”毛凌说。尽管如此,在强调小组成员做好防护、保护自己的基础上,毛凌给自己安排了精准检疫岗:“这个一类岗位风险大点,应该党员上。”

在一线岗位坚守了接近20天,毛凌却认为“算不上什么”:“我们面对的风险,怎能比上医护人员在一线面对的风险?”

他保持着跟姐姐密切的沟通,从姐姐那里获知一线医护人员的情况。这段时间以来,医院已经陆续派出了几支医疗队,年轻的护理人员们,90后的、95后的,都纷纷表示随时准备好出征,争着报名。

“这些孩子们跟我姐姐的儿子差不多大,他们要去的是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一线,将去面临生死的挑战。”说到这里,毛凌的声音带着重重的鼻音,“他们并不是‘无知者无畏’,他们目睹了病痛,他们知道有多危险,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报名了,体现了他们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和担当。”

有一天,姐姐给毛凌发来了几张护士小姐姐的照片——为了方便穿防护服,她们在出征前把头发都剪成了板寸。“这些小姑娘很乐观,照片里还面带着微笑。”毛凌说,看到照片的一瞬间,自己被她们的微笑感动,“也许以前有的人对90后、95后不够了解,认为他们不能吃苦,不能奉献,但事实上,面临大事的挑战时,他们却如此出人意料,如此经得起考验。”

这些真实的故事被他作为支援小组的交流素材。正因为此刻如此真实地发生在身边,这些故事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节又一节生动又深刻的“党课”:“尤其小组里的90后同事,更能感受到同龄人带来的激励。”在毛凌看来,这是一个需要正能量、互相鼓舞的时期,只有这样,所有人才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我们是党员,应该付出更多一点。在这个关头,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只要大家能拧成一股绳子,什么困难都能够克服。

文、图 全媒体记者林琳 通讯员关悦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彭姣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