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市二院院长李永刚股骨头坏死仍奋战在一线


拖着双腿,扶墙而行,在市第二医院,许多人都会被一个走路略有些跛的身影感动。

歪着身子,沉着冷静,即使坐着趴着,还不忘对身边同事发出一个又一个清晰指令。

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市二院院长李永刚股骨头坏死仍奋战在一线

双腿股骨头坏死和严重的腰间盘突出,让李永刚每走十米就要扶墙缓一缓。记者 孙娜 摄

市第二医院,我市唯一一家传染病医院,是全市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市级定点医院,也是战“疫”最早打响的地方之一。

作为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李永刚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已经整整战斗了20多天,而他也在与自己患病的双腿斗争。他说:“我会一直站下去,直到倒下的那一天。”

01

战“疫”路上

我没有时间慢慢走,必须走得更快甚至跑起来,这样才能抢回更多人的生命”

慢和快,在李永刚身上交织,总会让人泪目。

李永刚走路,总是很慢很慢,上下楼一定要抓紧栏杆,一步步挪。

十年了,双腿股骨头坏死的病症始终折磨着他,近两年愈发严重,已经到了影像学诊断4期(股骨头坏死分4期,4期最重),走得多了、站得久了,踏出每一步都会感到刺痛。

李永刚一直想手术,可每次都有事耽搁,一拖再拖。今年,他下了决心:“正月十五过后,必须做!”可疫情一发生,这场手术,无疑又被搁置。


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市二院院长李永刚股骨头坏死仍奋战在一线

“过去,李院长走上四五十米,才会站下来,缓一缓。可现在走出十米,就要扶墙站会儿,这些天他走得太多了。”市第二医院办公室科员陈晓说,每次走在他身后,看着那蹒跚的背影,心里总是酸酸的。

如今,陈晓养成了一个习惯,跟李永刚在一起时,手里总会拿着一个小凳子,随时让他坐下歇会儿,他真怕院长“倒下”。

上一次记者采访,话刚说到一半,李永刚连连抱歉“我缓一缓啊,站不住了”,说完赶紧伸手扶墙,撑住身体,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仅仅10秒钟后,他又说:“来吧!”有记者把这段12秒的视频发上抖音,播放量目前已达900多万次,近百万人点赞,向他致敬。

不仅双腿,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症,也使李永刚备受煎熬。细心的人会发现,他站着的时候,身体总是向右歪。“腰疼,还有就是左腿股骨头坏死更严重,只能靠右腿发力撑着。”

病痛,李永刚藏在了心里,哪怕是记者无意中发现了他的残疾证,他也是轻描淡写:“我这是四级(残疾等级),不是最重的,没啥事。”

可疫情袭来,习惯了“慢”的李永刚,加快了脚步。

“平时,他跟不上我们,但他拼的时候,我们跟不上他。”市第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岩石给记者讲了一件事:2月7日,李永刚进入到隔离病房,观察患者、走流程、解决问题,3个小时,他不是站着,就是在走,直到双腿疼得不行,才挪到边上靠墙缓缓。“等出了隔离病房,李院长的双腿抖个不停,站都站不稳了。”陈岩石说,“神奇”的是,才缓了一会儿,李院长又拖着双腿忙其他事去了。

“我没有时间慢慢走,必须走得更快甚至跑起来,这样才能赢得时间,才能从新冠肺炎手中抢回更多人的生命。”对李永刚来说,抗击疫情的前行路上,他慢不下来,更不想慢下来。

02

掩去悲痛

大年三十,含泪送走一起生活30年的老岳母,“我只有把全部精力、心思放在工作上,才能不去想这件事”

痛和情,不知在何时何地,会来个突然袭击。

大年三十早上5点,李永刚83岁的岳母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他没能见到老人最后一面。

“30多年啦!我们一起生活,特别融洽。”眼圈泛红的李永刚说,结婚没多久,他们就和岳母搬到了一起。那时候的生活跟现在没法比,有点好吃的,岳母都给他留着,早饭又是牛奶、又是鸡蛋,必须吃完才肯让他去上班。李永刚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他做手术到很晚,岳母做好饭就一直等,直到他回家才开饭。


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市二院院长李永刚股骨头坏死仍奋战在一线

“后来虽然不住一起,但离得很近,总是惦念着。十年前,岳母得了帕金森病,我每次去看她,她特别高兴,但凡能动一下,就给我包饺子、做好吃的。近两年岳母因病卧床,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可疫情发生后我实在太忙,基本没空去看望。如今,却只能想念了。”说到这儿,李永刚早已抑制不住,流下泪来。

大年三十那天,是抗击疫情20多天来,李永刚唯一一次请假。当天,没办任何仪式,也没通知医院任何人,他和家人在天园殡仪馆,送别了老人。

疫情面前,大义方为孝。说起此事,李永刚又湿了眼眶:“没有好好地送老人一程,我内疚了很久。依照习俗,老人去世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办理丧事。可疫情当前,我不能让亲戚朋友来,因为人员聚集太危险了。而且我的工作太忙,只能忍着悲痛,当天就把老人送走了。现在,我只有把全部精力、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才能不去想这件事。”

大年初一一大早,李永刚又出现在医院,与同事们一同研究ICU病房建设方案,研究防控工作。同事们并不知晓,此时的他,忍着多大的悲痛。

其实,李永刚的内疚不止于此。大年三十以来,他跟父母也一直没见面,怕老人担心,甚至连视频电话都没打一个。

“家事为小,国事为大。”或许,忙完一天的工作,躺在医院指挥部里那张窄小的床上,李永刚才会想起父母、妻儿和逝去的岳母,任心中那份惦念、挂牵涌进脑海,再慢慢藏回心底。

掩去悲痛的李永刚,把情投入到新冠肺炎病患和医护人员身上。对待每一位病患,他都是细之又细,大到诊治用药,小到饮食起居,甚至连病房内的温度、帮病患翻身次数都一一询问记下,“我们要给病人提供全方位的诊治,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疫情袭来,冲击着每一个人,医护人员也不是铁打的。李永刚特别关心爱护一线医护人员和职工,希望大家放下压力、轻松上阵。“千万、千万要做好防护,保护自己。”他不厌其烦地叮咛,大家记在心上、暖在心间。

03

直起身板

“这是我的岗位,我说什么也要坚持下去、站下去,直到我倒下的那一天。”

忙和累,当忙得忘了累,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记者翻开市第二医院2020年2月7日的工作日志,每一项工作李永刚都参与其中。

8点,早会,听取各组工作情况汇报及存在问题,部署下步重点工作;

9点,连线北京佑安医院,与该院专家一同进行急危重症远程会诊;

10点30分,同市专家组成员研究重症病人下一步救治方案,进ICU病房查看病人,一进去就是三个小时;


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市二院院长李永刚股骨头坏死仍奋战在一线

15点,参加全市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介绍诊治病人、ICU病房运行情况等;

15点50分,与大庆油田公司对接向市第二医院捐赠物资事宜;

16点50分,向市指挥部汇报医务人员倒班情况和全院可用床位情况;

20点30分,牵头组织油田总医院、龙南医院、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会诊,研讨危重病人救治方案;

23点,同门诊病区主任研讨下一步工作。

……

8日凌晨1点,李永刚瘫倒在医院指挥部的床上,疲惫一股脑涌来。

可他却不肯入睡,拿起手机,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群、确诊病房沟通群、市应对疫情工作群、市级专家群……直到把好几个群里的信息刷了一遍,反复确定物资保障、病人诊治等情况后,才沉沉睡去。

清晨7点钟上岗、半夜12点多未眠,不知不觉已成常态。每天站在大家面前的,都是那个充满活力、精神奕奕的院长。

一天,电话接打近百个,发出指令几十条,拖着股骨头坏死的双腿走出上万步;组织抢救、调配物资、对接专家……当忙成为一种常态,是不是就不会觉得累?

58岁的李永刚,从一名普通医生起步,先后任油田总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油田总医院集团威海金海湾医院院长、龙南医院副院长,2018年9月来到市第二医院任院长。这身白大褂,一穿就是30多年。

从医以来,他参加胸心外科手术2000多例,在省内率先开展食管手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综合治疗;带领团队开展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及食管癌腔镜手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主持完成大庆首例食管癌拔脱手术、黑龙江省首例跨省DBD肺移植手术……

如今年近花甲,很多人不免担心:“抗击疫情的过程很艰难、很辛苦,你的身体吃得消吗?”

他说:“这算啥,当年做肺移植手术时,一盯就是一宿,也不觉得累。我身体撑得住。”

还有人劝:“休息一天又能咋样?”

他的回答更简单:“这绝对不行。”

其实,大家的心态挺矛盾。他们既希望李永刚带着他们冲锋陷阵,却也心疼怕他累坏了。

知道大家的担忧,李永刚摆了摆手、直了直身,拍着胸脯说:“这是我的岗位,我说什么也要坚持下去、站下去,直到我倒下的那一天。”


04

职责使命

“作为院长、作为专家、作为党员,我责无旁贷,必须全力以赴战斗”

职责和使命,在疫情下、战斗中,迸发出更大的力量。

院长、专家、共产党员,李永刚有三重身份。

“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说是一次考验。作为院长、作为专家、作为党员,我责无旁贷,必须全力以赴战斗,对党和政府负责、对人民负责,无愧于我的职业。”李永刚说。

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市二院院长李永刚股骨头坏死仍奋战在一线

作为院长,他冲在前面。2月7日,李永刚穿好防护服,头也不回地走进隔离病房。“作为领导,不真正到一线、到隔离病房,就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在隔离病房,能直接接触确诊病例,这样才能得到更准确、更完整的第一手信息,才能知道我们的诊断、治疗是否更精准、合理。”他说,关键时刻,领导干部必须有担当、往前冲,“只有冲到前面,才能把队伍带起来……”

李永刚第一次进隔离病房那天,是市第二医院超声科护士长刘玉莉帮他穿好的防护服。她说:“看着李院长,心里真是涌上一股力量。有他在,医护人员、病人心里都有底。”

榜样,就是无声的力量。

截至目前,市第二医院已有200余名医护人员冲到防疫最前线;自李永刚进入隔离病房后,大家的干劲儿更大了、信心更足了……

作为专家,他冲在前面。每一次会诊,他直接参与、一次不落;每一个病人,他熟悉情况、亲自上手。作为党员,他冲在前面。在ICU病房改造、接诊首例确诊病例的“战斗”中,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都冲在第一线。

2月8日零时,前来支援的油田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丽到ICU病房接班,李永刚正等在门口,给他们加油打气。“像李院长这样的党员干部,始终冲在最前线,我们都觉得有主心骨,浑身充满干劲。”张丽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目前,二医院人正在全力奔跑,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全力挽救每一位病患。而李永刚,又拖着双腿、扶墙而行,一步一步,朝隔离病房走去……

像不期而遇的阳光一样,2月10日,隔离病房里传来好消息:3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经过规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初步检测转阴,情况向好。

评论员文章:平凡人的家国情怀

在这己亥庚子之交,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越来越多的逆行者进入人们的视线。

无论是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病毒组组长周唯那“刷屏的眼”,还是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王树国被手套捂得“浮囊”的双手,亦或是今天报道里拖着病腿坚守的李永刚,我们看到的,是一群冲锋的、忘我的“白衣天使”,他们正用不眠不休、废寝忘食护佑着这座城市,护佑着你我。


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市二院院长李永刚股骨头坏死仍奋战在一线

而同样逆行的,又何止“白衣天使”。

我们看到,卫健、公安、交通、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尽职尽责、严防死守,构筑起了抗击病毒的钢铁防线;

我们看到,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奔走在街头巷尾、单元楼道,摸排人员、测量体温、发送酒精,只为保护更多的人、保卫我们自己的城市;

我们还看到,各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倾情奉献,大量物资、钱款涌向市红十字会、市慈善会,涓涓爱心汇聚成抗“疫”暖流;

我们更看到,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汇聚起了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无数普通员工挺身“请战”,勇敢站在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

虽然,我们不能一一辨清口罩后面每个人的容貌,但我们知道,他们都是敢于逆行的勇士。

《平凡的世界》里说,“生活中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生活中,这些逆行者都是一个个平凡人。面对疫情,迸发出来的家国情怀让他们自带光环,只因他们懂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