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硬核”跨界造“口罩”,比亚迪不图赚钱

车企“硬核”跨界造“口罩”,比亚迪不图赚钱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中国上市公司的能力、魄力不可想象:没有口罩自己生产口罩。还说干就干,可谓硬核跨界。

除了中石化、工业富联、爹地宝贝等上市公司跨界做口罩外,还有三家车企较为引人瞩目,分别是比亚迪、广汽、五菱汽车(00305-HK)。

车企造“口罩”风马牛不相及?

一个是新能源汽车头部公司,一个是传统的劳保用品,当比亚迪要生产口罩,会造成什么样的轰动效应?

人们错愕并表示理解,资本市场举双手赞同。2月8日,公司股价从53.85元,涨至收盘时的59.04元。

不过据e公司2月11日报道,比亚迪口罩生产线尚在建设中,规划是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0天出产品,在2月底口罩产能可达500万只/天。

同比亚迪一样,通用五菱、广汽也投身跨界大军。不过五菱行动更早,2月9日已有第一批20万只口罩顺利下线。

车企生产口罩,看上去似乎格格不入。但其实是有一定优势的。以“人、场地、设备材料”来看,车企本身拥有车间技术人员,对付起口罩生产设备不在话下。

其次,汽车制造本身就是无尘车间,这点跟口罩极为相似。车企可以充分利用闲置产能,架置口罩设备。

最后一个,口罩生产设备可以引进,甚至都可以自己生产。正如比亚迪设计师们,连高端新能源汽车都能设计,口罩类生产设备更不在话下。

最重要的是,车企还有原材料优势。生产口罩的原材料主要为聚丙烯,这个正好是车企生产隔音棉用的,所以车企还是有较强的供应链优势。

补齐每日5亿口罩缺口,凸显大企业担当

车企“不务正业”,也是无奈之举。

各地陆续开春节后复工潮。人流向一二线城市聚集,口罩成为企业复工第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

复工需要多少口罩?

华创证券给出一组数据:按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合计就业人口5.33亿人。其中二产2亿,三产3.3亿。

若全面复产,按每人每天一只口罩计算(疫情严重地区医护人员每天可能在5只以上;执行4小时更换建议,则每日消耗更多),至少需要每天5.3亿只口罩。

极端情况下,仅二产+医疗工作人员+交通运输业复工,每天也需要2.38亿只。

这么大的口罩需用量从哪里来?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又该如何解决?现阶段下唯有自给自足是最好,也是最快的方法。

这也是非常时刻,大企业该有的担当精神。工业富联、比亚迪等都表示,口罩除了供给自己员工和产业链伙伴,主要是发往疫情区和医疗机构,暂不外售。

既不图赚钱,会否对车企造成成本压力?

通用五菱、比亚迪等跨界做口罩,魄力、效率都值得肯定。不过也要看到,暂时不以盈利为目的,那先期的设备、场地改造等投入会否增加企业成本压力?

甚至会冲击到未来业绩?这一点是不用担心的。

山西证券认为,由于NCP与SRAS相比潜伏期更长,传染率较高及致死率低,预计NCP的持续时间或将长于SRAS。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口罩等物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急缺品,有钱也买到口罩等物资。这个时候企业为疫区捐款,还不如借用自身优势解决问题。

这样既解决了社会难题,还能一并解决员工防护问题,以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其次,口罩生产成本低。华创证券研报显示,用于生产N95口罩的一整套全自动杯型口罩成型机市场价格大约在30-35万。

用于生产普通医用口罩的设备一套大约在15-20万。每套设备每日可以生产口罩10万只以上。对车企来说可以看做是为员工提供劳保用品福利。

既然投产了,也不能企业前期投入的钱白花。后期还有政策兜底。

2月5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与会领导表示,对于一些企业担心将来产能过剩的问题,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

综上所述,车企造口罩,听上去很新鲜,却是时下一个感人的举动。虽然成本投入尚不足以对巨无霸们造成影响,但政府兜底举措也很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