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第一英主"陈霸先,历史评价是什么样的?

在梁朝末年侯景作乱,北齐、北周等鲜卑政权不断入侵,南朝连年战火、动荡不宁的情况下,陈霸先"征伐四克,靖难夷凶",挽狂澜于既倒,拯民众于水火,建立了煌煌业绩。这就为易代鼎革创造了条件,为陈霸先登上九五之尊铺平了道路。

公元556年7月,陈霸先为中书监、司徒、扬州刺史、进爵为公。九月,进位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进封义兴郡公。辛未,梁敬帝萧方智依唐虞故事禅位于陈霸先。"高祖谦让再三,群臣固请,乃许"。乙亥,陈霸先即皇帝位于建康南郊,国号曰陈,陈霸先成为陈朝的开国之君。

南北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强盛的隋唐王朝,之后的宋元明清都是大一统的帝国,陈霸先的文治武功与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相比,显然逊色不少。所以,讲起南朝陈氏,似乎后人知道更多的只有陈后主和《玉树后庭花》。至于开国皇帝陈霸先,知道他的人并不多。陈朝虽然传了五位皇帝,但是偏安江左,版图狭小,且祚命只有三十三年。若将这三十三年放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实在是昙花一现。一个动荡的年代,一个短命的王朝,一般不会引起历史学家和普通民众很大的关注,甚至遭冷落和忽视。

现在很多人对陈朝和陈霸先有误解,认为陈朝偏安一隅,最终不可避免地被隋朝所灭。但我却持相左之见。陈霸先气度弘远,胸怀大志,他在位三年,任贤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势渐趋稳定。南北朝时期,中国虽处于分裂状态,但中国要统一,始终是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凡有识之士,无论是南人还是北人,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不根据自己的见识水准在作主观努力。南北朝战争不断,区别只在于其所发起的战争是否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陈霸先出身寒门,起家下吏,从一介平民成长为一代英主明君,除了天时地利的时势造就外,其自身的英略才智才是其成功最主要的原因。陈霸先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煞的,正如卞孝萱先生所说:"在南北朝北强南弱的形势下,誓不投降,智勇抗敌,保卫南方最后一个汉族政权和中华传统文化最有功的陈霸先,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