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如何識別與關注危機事件中的弱勢群體?

與新冠疫情的戰鬥還在持續進行中,我們從最開始的茫然若失,到而今的堅定應對,從國家層面到普通百姓,自上而下,眾志成城,朝著勝利的方向穩步前進。除了保護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之外,還有許多弱勢群體可能也需要得到關注與關心。<strong>其中有些我們第一時間能夠想到,而有些可能會被大眾所忽視。

心理健康|如何識別與關注危機事件中的弱勢群體?

一線救災人員

自疫情發生以來,一線的救災人員是我們致敬與崇拜的對象,特別是醫護人員,他們即可謂是此次戰“疫”的主力軍,同時也是危機事件中的弱勢群體。

心理健康|如何識別與關注危機事件中的弱勢群體?

一方面,嚴峻的疫情形勢使得一線人員在工作強度上處於超負荷狀態,原本應當輪崗休息但由於人手的不足不得不堅持工作;另一方面,除了在醫術的專業領域上不斷考驗著醫護人員,在心理上還要面對巨大的壓力,例如:無法確保一定不被感染的風險,以及最最重要的<strong>百姓的期望與現實的狀況可能存在著差距,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調整與應對。或許,此時此刻他們最希望得到的是理解與包容。請不要讓一線的“戰士”既面臨可能從施救者變為被救者的風險,同時面臨來自四面八方被否定與責難的委屈。

重傷、身體殘疾或患有軀體疾病者

人們在遇到危機事件時,往往採取的應對方式是“反抗”或者“逃離”。而對於身體存在殘疾或患有軀體疾病、亦或是重傷的人來說,似乎這兩種應對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由於原本健康方面就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抵抗力與應對能力相較於普通人而言就有所欠缺,甚至連逃離的選擇權也受到限制。

心理健康|如何識別與關注危機事件中的弱勢群體?

<strong>一則新聞報道中,父親因感染病毒需隔離治療,家中殘障的孩子缺少了監護與照料人,當父親再次返家時已得到孩子離世的消息,這種結果相信是任何人都不願看到的。在危機事件中,我們不得不去關注那些原本就身患疾病的弱勢群體。

孕婦、兒童與老人

孕婦或新媽媽原本處於一個人生的特殊時期,<strong>由於孕育孩子的過程使得人體本身的激素水平有所變化,加之角色身份的轉變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所以才會有我們可能比較熟悉的“產後抑鬱”問題。在危機事件發生時,等於給到孕婦或新媽媽疊加的壓力與挑戰,她們更多感受到了“不安全”或是“被忽視”,原本的敏感因子再次被激活,容易產生較強烈的情緒波動也就不難理解了。

心理健康|如何識別與關注危機事件中的弱勢群體?

兒童和老人在抵抗能力上是薄弱的,需要被更多的關心與照顧。特別是老人(孤寡獨居的老人),防疫期間出行受阻,年輕人可以通過先進的網絡系統採購食物與必需品,而<strong>老人可能對此一竅不通,無法應對。所以在社區的管理與支持方面或許也要考慮到這部分人群。

多次遷移、流離失所的人

在火災或地震中,當個體的主要安生居所遭到破壞或損毀導致無家可歸時,這種心理上安全感的缺失,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此次新冠疫情其實也會對小部分人群造成流離失所的影響,我們可能會忽略。例如:跨城打工的青年一時間無法回到自己的老家,在異地又面臨無業的壓力,無法承擔房租,有些企業自身面臨經濟困難無法持續向員工提供住宿,無疑會使相當一部分人雖未直接面對疫情感染的壓力,卻同樣面臨極大的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不安全感”。

心理健康|如何識別與關注危機事件中的弱勢群體?

精神障礙患者或心理健康水平較低人群

這一人群往往會被忽視,可能有人覺得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都住在醫院裡,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其實還有非常多的非住院患者在此次危機事件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例如:焦慮的人可能會更加的焦慮擔心;抑鬱的人感到無望出現自閉;強迫的人洗手、囤積更為加重;此外,長期服藥的精神障礙患者面臨藥物短缺,一方面擔心去醫院會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另一方面若無法堅持服藥可能導致病情的反覆,處於兩難境地。

心理健康|如何識別與關注危機事件中的弱勢群體?

我們在新聞報道中,每天多多少少都會看到這樣那樣<strong>不遵守規則戴口罩,或者與一線防疫人員、檢查人員產生口角或肢體衝突的案例,除了在法律與道德層面對部分人群進行懲罰與譴責之外,或許我們忽略了其中的相當一些<strong>當事人可能是因為心理壓力而出現了易激惹、衝動的行為表現,其實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也需要得到更針對性的幫助。

嚴重財產損失或被打亂規劃者

在此次危機事件中,人們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損失,直接的是生命安全受到威脅,間接的是工作、學習計劃被打亂,有些在可控範圍之內,而有些可以說影響是非常大的。例如:傾注家產的創業人可能面臨鉅額毀損,從某種角度上講,這也是一種“喪失”,甚至會危及到個體或家庭的生存;<strong>一位計劃留學的青年在封城的情況下從武漢逃至上海,實際或許是其對於未來規劃不確定的極大擔憂的表現。同樣,相較於六年級的學生,今年參加中高考的學子相信在情緒和心理上感受一定還是會有所差別的。

心理健康|如何識別與關注危機事件中的弱勢群體?

結語

疫情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特別是這樣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我們是整體系統中的一環,環環相扣,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才能更好的應對,把危害和影響降到最低水平,讓我們眾志成城,共同面對,定將取得戰“疫”的最終勝利!

心理健康|如何識別與關注危機事件中的弱勢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