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里白条的行事风格

浪里白条张顺本来和他兄弟张横在浔阳江上干些拦路抢劫的买卖,一言不合就让人吃“板刀面”和“馄饨”。所谓“板刀面”就是砍了客人的脑袋,把尸首扔进浔阳江;所谓的“馄饨”就是把人捆上,扔进大江,就像馄饨落水一般。兄弟俩干的都是劫财害命的勾当,被称为“揭阳岭三霸”之一。后来,张横一个人在水面上谋生,张顺到城里卖鱼伢子。赶上李逵要给宋江弄几尾活鱼做辣鱼汤醒酒,李逵莽撞,把人家船里的活鱼给放跑了,浪里白条张顺及时出手,和李逵在水里打斗,把李逵降服,幸亏宋江及时赶到,说有他哥哥张横的书信,戴宗制止,张顺才饶了李逵,不然,有可能要出人命。张顺做事有一定的风格,并不是那些说了不做,做了不说的人,而是做了不说,或者做成了再说的人。

浪里白条的行事风格

张顺不是白叫浪里白条的,他浑身上下雪练似的白,在水中踏水而行如履平地,如白条闪现,水淹不过他的肚脐。即便如此,他还能一只手抓住李逵,踏浪上岸。他的本事很大,但不是很张扬。这和他从事的买卖有关系,他和哥哥张横干的是杀人越货的买卖,从来就是船到江心下黑手,不留活口,也不能说给别人听。他当然不能有很多的言语,更不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随便告诉别人。他是水军头领,立功心切,屡次成功完成任务。江州劫法场之时,张顺和李俊在江中捉住宋江的仇人黄文炳;高俅攻打水泊梁山之时,张顺和李俊率水军凿漏高俅的海鳅大战船,活捉大将刘梦龙、牛邦喜,张顺活捉高俅,名称大振;张顺一个人请神医安道全给宋江看病的时候,在扬子江上被船夫张旺打劫,张顺被迫吃了“馄饨”,被张旺捆住手脚,推下扬子江。张顺在水底咬断绳索,找到安道全家,杀了安道全的姘头以及和她私通的张旺,逼安道全入伙,立下奇功一件。浪里白条张顺干的都是这些事情,不事张扬,做成了再说,以做成的事来扬名,而不是空口夸赞,自吹自擂。

浪里白条的行事风格

征方腊的时候,张顺和柴进到瓜州打探消息。夜里,张顺凭借水里功夫游到金山寺脚下,赶上过路的一条大船,杀了摇橹的人,审问船上吴成,得知大财主陈观要给方腊的弟弟方貌献粮,献船,方貌给了三百面旌旗,一千领号衣,还有陈观的官诰,要随船只送给陈观。张顺问完,一刀结果了吴成,推下水。然后,张顺报告宋江,让梁山泊的人扮作吴成等人,赚取陈观的信任,打下他的庄园,给他来个灭门,取走他的粮食。张顺干了一件大事,获取情报,杀人灭口,都是一个人完成。他做好了才说,就像请出安道全之后,他才把被张旺谋害,杀奸夫淫妇的事情告诉弟兄们一样,他喜欢把事情办成了再说出来,或者有时候立功心切,不等着宋江号令,不等着弟兄们接应就单枪匹马出阵了,也因此害了性命。

浪里白条的行事风格

打方腊之时,李俊、张顺屯兵灵隐寺,要攻打杭州城。张顺立功心切,要连夜从水里游过水门,进城之后放火为号,让李俊看到火光引兵攻打水门,再报告给宋江,让宋江带兵三路攻打杭州。李俊说,不如先报给宋江知道,派些人接应。张顺赶时间,他说一面行事,一面报告,等他到了城里,宋江也就知道了。张顺看西湖好景致,想死在这里也是个快活鬼。此番心思都是编故事的人、说书人、写书人一厢情愿的写法,他们知道张顺要被他们编死了,就说出如此的话。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张顺潜意识想要归隐,想要安逸的生活,只是他自己并不知道内心的想法。他违背了自己的初心,等他到了水门才知道,不能过去。水门下系了一条条的绳索,绳索上都绑着铃铛,一旦绳索牵动,铃铛就会响,铃铛一响,城上的守军就会发觉,往水里射箭、投石头、扔标枪,把水里的人弄死。张顺误触铃铛,并没有引起守城兵将的注意,他又上岸,往城上扔砖头,也没有引起守城兵将的注意。等他试探几次之后,试着爬城墙,被守城兵将发觉,他跳入水中,被城上弓箭、鹅卵石射下来,射死在水中。可怜一世英雄,做了水中死鬼。至于宋江梦中看到张顺魂魄,以及后来的张顺魂捉方天定就是颇具传奇色彩的虚构了。当然也是编故事的人、说书人、写书人的一厢情愿,对张顺生命的惋惜,才构思如此离奇情节。

浪里白条的行事风格

张顺本想一面做事一面让宋江知道,里应外合,大破杭州城。他想立下奇功一件,不料他大大低估杭州城的守备,也大大高估自己的实力,结果出现误判军情的情况,失败身死。他的行事风格就是做了不说,或者做成了才说,一边做一边说,不耽误时间,不贻误战机,不传递假情报,不给被人平添麻烦。认准的事,一定要把它干成。至于那些他没做成的事,大家就不知道了,因为大家只知道他做成的事,知道他英雄本色,不知道他走麦城的事。他的行事风格颇像一些脸厚心黑之人,做了不说,做成了才说,有选择地说,以此获得大家的认可与称赞————怪不得宋江很喜欢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