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中的三張面孔:平民、貴族和國君

戰國時期,列國之間的兼併愈發激烈,變法是一個國家生存乃至強盛的重要途徑。

在當時,魏國李悝、楚國吳起、韓國申不害等人,在國君的支持下,大力推行變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其中變法最成功,影響最深遠的,無疑是秦國的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不僅奠定了秦國統一的根本制度,還對中國之後兩千多年的歷史產生了及其深遠的影響。

商鞅變法中的三張面孔:平民、貴族和國君

談到商鞅變法,首先要提的就是秦獻公和秦孝公父子倆。

秦孝公名渠梁,是秦獻公的第二個兒子。秦獻公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國君,但他在位期間,秦國國力並不強。當時,鄰居魏國牛逼哄哄,經常欺負秦國。魏文侯變法後,魏國是當時當仁不讓的戰國第一強國。在魏國的持續攻擊下,秦國丟掉了重要的河西之地。失去了這個河西這個重要的橋頭堡,秦國被魏國死死地摁在函谷關以西,難以得到發展壯大。

秦獻公曾在魏國當質子,對魏國強大的原因十分清楚。他在位期間也曾在秦國推動變法,力求使秦國強大。比如,他取消了從秦國幾百年的殉葬制度。但是秦獻公變法受多個因素的影響,進行的很不徹底。

秦獻公覺得大兒子思想保守,不足以推動秦國變法,於是死前把位子傳給了年僅十九歲的二兒子,也就是秦孝公。秦孝公想恢復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的霸業,因此致力於國家改革,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商鞅來到了秦國。

商鞅變法中的三張面孔:平民、貴族和國君

商鞅,本名衛鞅,特權是衛國宗室的庶出。最初,商鞅在魏國相國的公叔痤的門下。公叔痤死前,向魏惠王極力推薦商鞅,想讓商鞅接手相位。但魏惠王並沒有聽從公叔痤的建議,棄用了商鞅。商鞅在魏國賦閒了一段時間後,得知了秦孝公發出的求賢令,於是來到了秦國找出路。

商鞅到秦國後,通過秦孝公寵臣景監的引薦,很快見到了秦孝公。幾番談話後,秦孝公對商鞅的才學深感欽佩,毅然決然的啟用商鞅,開始變法圖強。

商鞅變法分兩個階段。

公元前359年,商鞅公佈了第一階段的變法措施。

首先是基層保甲制度,這個制度在秦獻公時期就有了,商鞅不過使它更完善而已。保甲制度極具中國特色,春秋時期的管仲是這個制度的始作俑者,到商鞅時更加完善。所謂保甲,不僅是最低的基層組織,還是實施“連坐法”的重要前提,通過這個辦法,把大家捆綁在一起,讓大家遵紀守法。

其次是獎勵耕戰的激勵制度。通過這個制度,商鞅告訴大家,人一生就兩件事,一個是打仗,一個是種地。怎麼讓大家去種地打仗呢?那就是立功受獎。如果不打仗,不種地,那就只有受苦受窮。

商鞅變法中的三張面孔:平民、貴族和國君

換句話說,只要不斷的種地、打仗和工作,你就能改變自己的身份,這樣就打通了平民通向貴族的道路,這在當時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對人們的思想衝擊非常大。

這個制度告訴人們,血統不重要,本事最重要

在這套制度下,會種地和打仗的人,可以慢慢成為貴族。沒本事的貴族,沒有軍功,就會慢慢的降為平民。有功的人,可以享盡榮華富貴;沒有功的人,有錢也沒處花。宗室沒有軍功,就不能當貴族。平民有了軍功,可以得到富貴。

這套制度很吸引人,也很激勵人,但同時也得罪了不少貴族,這為商鞅後來的死埋下了伏筆。

當時的秦國,人的特權是通過爵位來決定的。總共有二十等爵,爵位只有通過打仗立功才能獲得。立功越大,爵位越高,獲得的待遇也越高,包括住的房子、穿的衣服、家裡的奴僕,都不一樣。

這就是商鞅變法第一階段的內容。十年後,商鞅推行了第二階段的改革。

首先是社會層面的改革。比如規定孩子長大到一定年紀後就要分家。這樣一來,自耕農就會增加,相應的,政府的稅收也會得到增加。同時,這個辦法還在打壓貴族勢力的同時,防止形成新的民間宗族勢力,杜絕一切對國家集權的阻力。這一招,非常厲害,非常管用。

商鞅變法中的三張面孔:平民、貴族和國君

其次是經濟方面的改革。主要廢井田,井田制是一種土地佔有制度,貴族佔有土地,庶民為貴族耕種,但產權是不能轉讓的。廢除井田後,土地可以買賣了,產權可以轉移了,這就激發了勞動者的積極性。這樣一來,貴族制度被商鞅打破了,這個制度一直延續到後代。

商鞅打破了貴族制,就為君主集權奠定了基礎。

此外,商鞅還在法律制度、賦役制度、經濟制度和度量衡的標準上,做了很多改革。都說商鞅是重農抑商,其實這些措施,很多是有利於商業發展的。

綜上,商鞅變法其實就是兩手抓兩手都很硬。一手抓軍事,能打勝戰;一手抓生產,發展農業。想要利益、財富,就從土地上去找;要想有名,有地位,就通過戰爭獲得。

總之,商鞅變法,就是把一切社會資源,都驅使到耕戰方面去了,變法的內容細緻周密,具有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商鞅死後,變法的內容仍能推行下去,說明變法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符合秦國的實際。

這樣堅持了一百多年,後來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終於統一了全國,翻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