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至清各代都称“朝”,为什么不叫“国”?

用户88514469934


国在古代指郭,就是城。后来指诸侯国,比如战国七雄。这些国位于天下,周王称为天子,位于"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整个天下在中华法理上都是属于天子的,如果有不臣之国,那就是乱臣贼子,有必要的话就可以六师夷之,不需要更多的理由,不臣这一条就够了。简单的说,天子与国君不是平等关系,而是君臣关系。像英国虽然远在天边,其使团来到中国,皇帝依然会要求他们行君臣之礼,否则就认为不合礼法。到后来发现实在打不过,中国才从天下沦落为了一个国家。

所以,当天下易主,都称为改朝换代,而不称为国。


桂糊涂


问:从秦至清各代都称"朝″,为什么不叫"国″?

中国自夏商周到元明清都是称"朝″而不称"国″,是因为从"家,国,天下″而来,

每个朝的最高统治者,都以拥有"天下″而自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之下才是"国″,"天下″为共主,"国″只为"藩属″。"国″要受封于"天下″,要受制于"天下″。拥有九鼎者才称"天子″称"朝″,"国″只享七鼎。

中国从夏朝到清朝统称为"天下″,这个"天下″用我们现在的称呼就叫"中国″,也叫"华夏″。"天下″有若干个强族统治,无道者被有道者顶替接管,一代接管者就是一个朝代。

过去,统治者认为″国″不如"天下″大,"国″只是"天下″的藩属,"国″要"朝觐天下″,给"天下″进贡。

而几千年的"天下″并不是一家的,是由若干家分阶段统治,"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到了自己统治的阶段就说是天下某"朝″,不说某"国″,说"国″就等于是降低了身份。所以各朝代都称"朝″不称"国″。

春秋战国时"天下″的共主是周王室,"天下”是周王室的,所以王室下边只能称"国″,"国″下边的士大夫们称"家″。以后有敢挑战周王室的,才称了"王″。

到了清朝道光以后,才知道国外有国,天外有天,才知道整个地球才是"天下″,我们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国,清朝道光以后才称清朝为"大清国″,不敢再夜郎自大而称"朝″了。


生产队长老杨


大家都知道,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期间一共经历了2100多年,各个朝代不断更替。那么为什么从秦朝到清朝都称“朝”,而不称“国”呢?今天我就和小伙伴们聊聊这个话题。


在古代,“朝”和“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古代“朝”就类似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家”,但是“国”在古代有时指“诸侯国”,或者“周边小国”;“朝代”则是后人方便划分历史的称呼,最明显的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朝代”很明显不是一个“朝”(国家),而是由三国、晋朝、南北朝等“子朝代”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与北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则各别都是以“朝”(国家)为划分标准。



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所以往往会有“朝代”的时间与“朝(国家)”的国祚重叠的情形,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还有南朝中的宋齐梁陈、北朝中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等,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叠,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翻开历史可以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没有称“朝”的,秦始皇在没有统一中国之前也只是称秦国,刘邦在没有统一之前也只是称汉王。



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朝”的国祚相重叠,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上面说过的魏晋南北朝与春秋战国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的“朝”或小国的时代,为了方便而全部纳为一个朝代而已,“朝代”是后人作的历史划分,“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国家。


解密历史,分享历史,尽在历史发源地。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加关注点赞或者评论!我会每天随机抽取5位加关注的小伙伴送出25元红包!


寻踪历史足迹


“朝”与“国”有何区分呢?为什么有的历史上的王朝叫做秦朝、汉朝等等,有的就叫魏国、蜀国、吴国呢?我们先来说一下“朝”与“国”的解释。

朝: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只有成为天下共主者才敢称为“朝”,而“朝”是指的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帝王拥有自己的帝号并且世代相传的统治时代,被称为“朝”;这就是为什么秦朝只有二世,而秦国则拥有近700年历史的原因。

国:

这个字源于商代,本意就是指的疆域或者地域的意思,所以它用来指统治者拥有一部分领土的统治权,与其他的国家形成对立形势,这就是诸侯国或者附属国的意思;这也会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所有的诸侯国都叫什么国,好比齐国、赵国、楚国等;即便在五代十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自称朝,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

从这两个字的解释来看,可以看出“朝”在古代所代表的的就是大一统王朝,而“国”更多的代表是地方诸侯;而在现在我们所说的国与历史上的国并不一样,现在的国代表的是国家的意思。


历史文武君


这个题问的很好。中国古代有出现过“朝”、“国”、“代”的说法,但“国”除了中华民国和“金国、辽国”等外,秦到清这段时间没出现过。

我解释下这三个之间的关系:

  • 朝,为“面对、面向”的意思。引申为“君臣朝见”和“朝会”,即君臣相见处理国家政事。所以,“朝”是“政权”、“政府”的意思。在史学语言下,特指中原王朝继承了法统的中央政权。

  • 国,乃“疆域”的解释,先秦时期有特指“都城”。以后又慢慢的转变成“有土地、人口、政权的政治实体”的意思。接近类似国际政治的国家概念,即“领土、人民、主权的政治实体”。

  • 代,拆开解释为“人”与“戈”的意思。本意是“人际的迁移”,有特指传承过程中的某个节点,后面引申为事物发展的改革(取代、代替),并特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时代、年代、世代。

从秦至清朝为何不用“国”?

  1. 严格的来说,中国从古至今只是一个国家,因为至三代以来中国的法统、道统就没有断绝过。从夏商周到民国,只是中国四千年的不同国号、不同政权。四千年的历史中,只有在五代十国期间短暂的断代过一次和南北朝分裂过一次。
  2. 只有继承了法统和道统的君主才有资格被承认为“天子”,也才有资格称为“朝”,不是随便一个国号或政权都可以称作“朝”。自古以来中原大地能够称“朝”的只有,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十二朝。

曹魏有法统,但没有完全控制九州(缺:杨荆益雍),不算中央政权,所以不能称“朝”。更多被认为是汉晋的过度政权,与秦汉之间的“楚差”不多。

(辽、金)未继承中原法统,更不被中原道统承认,以中国古代视角的历史的叙事形式,只能称他们为“辽国”、“金国”。

3.以汉朝为例,“汉”指的是“汉朝封建中央政权”,性质类似“人民共和国”一样。中国古人喜欢言简意赅,不会称为“中华大汉帝国”什么的。“汉”,国号。跟“德意志第三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一样,主要用于跟独立政治实体进行外交时使用。

“汉代”,汉朝统治时期的意思。只有“汉代”才包含了“时代”的意思,而“汉朝”不包含“时代”的意思。


这里介绍下“朝”和“代”的区别

王莽有“新朝”,武则天有“周朝”,但都是篡位的性质。即夺了前天子的位置,控制朝政,进而改了“国号”。虽然手段是非法的,但因具备法统,因此可以称“朝”。

但他们的“朝”仍然是“前朝”的法统,且无法改变这个性质,到最后还是要归还于最终合法继承人(刘氏、李氏),因此算是“改朝”没“换代”。

所以“王、周”能称“朝”,但不能称“代”。因为王莽的“新朝”仍属于“汉代”,武则天的“周朝”也仍属于“唐代”,他们只是在“代”延续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转折点而已,并没有发展到了下一代。

此外,还有“换代”而没“改朝”的情况,比如秦汉之间的“楚”。项羽虽然灭了秦,但“西楚”未继承法统,建立新的中央政权,所以“西楚”不能称“朝”。

而太史公则把“秦朝”灭亡后的时点作为“汉元年”,刘邦称帝已是秦亡五年后,这时的“秦代”已经彻底结束,时间已经步入了“汉代”了。


大国布衣


朝、代、国三个字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实际上三者很多时候可以互通使用,很多时候又有所不同。

从秦朝到清朝都称为朝,朝这个字除了指国家以外,实际上还有年代的意思。在这点上和代倒是可以互通。因此我们可以把秦朝成为秦代,把汉朝称为汉代,把唐朝称为唐代,把清朝称为清代!也就是说此时的朝、代两个字指的是以时间轴而产生的历史。


而有的时候朝又可以和国相互替代。当朝和国都代表一个政权时,一般就可以相互代替使用。比如说此时我们说秦朝称为秦国。宋朝称为宋国!此时都表示一个完整的政权。

另外相对来说我们一般会把已经成为历史的朝代和政权称为朝。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和节点为人们所了解。而把正在经历的政权称为国。这就好比清朝时的人会将清朝称为大清国。而会将以前的历朝历代称为唐朝时期,宋朝时期,元朝时期和明朝时期等。这时上颇有一些过去完成时和正在进行时的区别!前为朝今为国!



而代则没有了政权的意思。代这个字纯粹的表示时间节点和历史时期。而不能指一个完整的政权。比如说我们说的秦代时期、唐代时期和五代时期都指的历史上的某一段时间跨度!而并非指那个政权!

由此可见朝这个字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指代历史节点和历史时期。而国的意思就是指一个政权及统治下的疆域。而代则只能用来表示历史节点和历史时期!


珞珈山的猫


中国古代的国家,都被称为“朝”,而不是“国”。比如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一直到清朝。连一度有多个国家的时代,也被称为“朝”,比如说南北朝。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国家都被称为“朝”,而不是被称为“国”呢?

(周朝分封)

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其一,“天下共主”的意识。

中国古代中原国家,一直有一种“天下共主”的意识。什么意思啦?就是说天下只有一个君王。其他地方的族群,其他地方的部落,其他地方的国家,都是要服从这个君王,都是要听从这个君王的统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咱们拿周朝来说,周朝分封的那些诸侯,其实才被称为“国”,比如齐国、鲁国、晋国、宋国等等。那些周围的部落或者族群,要么不被承认,比如周朝所说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从“夷”“戎”“狄”“蛮”这些字眼就可以看出,周朝是没有认可他们的,只是觉得他们跟虫蛇禽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连给他们一个“国”的封号都没有。不仅不承认,对他们还一味地打击。

楚国当时居住在南方,本来楚国在周朝立国的时候,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是“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因为觉得他们靠近南方,所以没有给予他们公正的对待。楚国的君王,也只是被封为子爵。甚至直接称呼他们为“南蛮”。楚国多次要求被中央政权接受,但都没有实现愿望。连楚王最后都很伤心,自嘲地说自己就是“蛮夷”。

(楚王出征雕像)

由此可见,周边那些族群、部落,要被周王朝接受,多么不容易。

周边的部落,不被中原的王朝接受,他们就往中原王朝打。你不是“天下共主”吗?你不接受我,我就打你。当然了,他们打也不仅仅是因为政治上不被接受,还有他们要通过打击,获取粮食物品等东西。

到了汉朝的时候,北方的匈奴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危险。中原王朝不得不重视北方部落的问题。他们常常采用和亲以及打击的方式,又打又拍地来处理这个问题。

但是不管怎么处理,中原王朝都不愿意承认周边的这些国家,和中原的王朝处于一种平起平坐的地位。而周边的那些国家,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事实上他们自己也已经认可了他们自己的从属地位。只要中原王朝愿意接纳他们,愿意和他们和亲,愿意认可他们为藩属国,他们也就满足了。

(刘邦斩白蛇)

其二,“天道轮回”的意识。

“天道轮回”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了?

就是说,中原王朝的君王是天下共主。那么谁会成为中原王朝的君王呢?这个不是凭你拳头硬打起来厉害,就能够成为中原王朝的君王的,而是一种“天命所归”。

如果说在天命中,你将成为中原王朝的君王,那么你就一定就会成为“中原王朝”的君王。比如,刘邦曾经斩白蛇,这就是表示刘邦作为赤帝,将建立汉朝,取代作为白帝的秦朝。刘秀躲避的屋子上空,满天空都是满天红光,也是为了表明,刘秀将成为新的“天下共主”。

天命所归的天下共主,是轮回的。意思就是说,天命曾经确定这个朝代君王为“天下共主”,但如果天命尽了,那你也就不能成为君王了。你就将被新的君王所代替。

也就是说,后世的朝代,都是因为“天命所归”,取代了前面的“气数已尽”的朝代。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当时有很多人其实是不认可元朝的,认为元朝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一种殖民。但是朱元璋断然否定了这种观点,而是认为元朝当初打败宋朝,其实是一种“天命所归”。不过到了元朝末年的时候,他们“气数已尽”,必然被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所替代。

因此,中国古代说“朝”而不说“国”,就有一种“天道轮回”的思想在里面。而如果说“国”,前面的国家和后面的国家,似乎就没有什么关系。也就不能表达“天道轮回”这种思想了。

除此以外,这个“朝”字还和“朝”(今朝的朝)是同一个字,有特别强调“当下”的意思。也就是说,虽然历史上有很多朝代,但是当下的这个朝代是最重要的,是需要引起大家最特别重视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 “朝”: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称之为“朝”。使用“朝”来称呼一个古代“王朝”,往往具有很强的中央法统地位。比如以夏朝为基点,往后延续了周朝、秦朝、汉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都属于中原正统王朝。所以,在古代历史当中,延续了中原王朝的合法统治地位的国家,才能称作“朝”。

  • “国”:“国”在古代往往是封建王朝内部的属国或者周边的藩国,才称之为“国”。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的封地都被称作“国”。比如齐国、楚国、赵国、燕国、魏国等诸侯国,这些都周天子的封国和属国。比如东汉以后,有三国、东晋十六国、五代十国。由于三国时期,没有统一的中原王朝,合法的政权无法确立,史学家只能把他们划分为三个诸侯国。除了三国时期,无法确立中原正统王朝,其它朝代都有合法的中原王朝存在。所以,“朝”比“国”已经高了一个等级。到了近代已经形成了“国家”的概念,比如“民国”、“中国”、“英国”、“美国”等等,在古代是指封国,现在意思是指一个国家,两者已经区分开来。
  • “代”:是指历史上划分的某个时期。如周代、商代、汉代、唐代等等。“代”往往与“朝”合并使用,称作“朝代”。最典型的就是“五代十国”,五代其实就是五个朝代,加上十个属国。因为“五代”当中的梁、唐、晋、汉、周,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于是在朝代前面加了一个“后”字,成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都属于中原合法的正统王朝,那“十个国家”不属于中原正统王朝,所以只能把他们当做“属国”来看待了。

谋士说


先秦时期的秦、楚、齐等为什么称呼秦国、楚国、齐国等,而不称楚朝之类的等,下面来说说。

先来聊聊概念

为什么要称楚国,而不是楚朝,这是因为概念定义所致。国字发展至今有很多意思,我们如今常用的是指国家以及国家相关的东西,而《说文》:“国,邦也”,即王或者诸侯的封地。朝字也有很多意思,其中一个是朝代的意思,是指整个王朝或者某一个皇帝的执政时期。两者并没有完全相同的概念定义,了解了国字和朝字,就知道很明显这两个字至少在如今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呼之欲出

知道了国和朝两个字的概念,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称帝到满清灭亡,中间大家熟悉的那些,基本上是符合王朝的概念。然而先秦的那些诸侯国,它们称为某国的原因本就是源自于周天子分封或者承认的封地,只是歼灭和吞并之后,有些扩大了体量,有些则是被兼并了。这些诸侯国上面还有一个大框架就是周,虽然越往后越是名存实亡。然后根据这些原因,我们在划历史分期的时候就称呼周朝,而那些诸侯国就称呼为某国,直到秦统一之后,秦有了两个称呼,秦国和秦朝。





不过也得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人为定的,无论是古代或是现代都是人为的划分而已。就像五代十国,各个都以皇帝自居,但是却被后人分成了五代十国。故如果以后又有人重新定义历史分期,引申“朝”字的意思使其和“国”字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意思诞生,并且得到广泛的认同,那么先秦的那些诸侯国变成楚朝、鲁朝、中山朝等亦不是不可能。


淡看天上月


先简单说一下朝代和国家最大的区别,某个朝代,某一王朝,“朝”这个字它更倾向的是一个时间的概念,通常指的是某一帝王世系建国之后,由此延续传承下来的一个统治时代,而国指的是国家,一个国家的名字,国号称谓,比如:李渊建国后,定国号为唐,唐就是这个国家的名字,包涵了他整个统治疆域的国土,而唐王朝,则是指自李渊起到唐哀帝李柷亡国,这一整个帝王世系的统治时期。

题目中问的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为什么叫国而不称朝,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时期,但是这些国家他们是诸侯国,诸侯国和国家是有本质区别的,诸侯国的土地是周天子按功劳分封给他们,让他们在这世袭统治,所以也许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但是别忘了他们之上还有一个名誉的统治者是周天子,他们虽然身为一个诸侯国的国君,但是同样的他们也是周天子的臣民,诸侯国是隶属于某一王朝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期这些诸侯国也都是周朝的产物。

那么可能有人又要问了,为什么秦国后来称秦朝呢?秦国和其它诸侯国还真不一样,他干了一件非常牛13的事,灭了六国统一中国,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战国七雄的其他六个国家: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都称霸一时,但是唯独秦国从商鞅变法后,养精蓄锐统一了天下,这时周王室早已不存在了,秦始皇取而代之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也是一个新的帝王世系统治时期的开始,改朝换代已经完成,所以秦也由一个诸侯国变成了全中国王朝的称呼。

但是中国历史还有一些特殊的时期,比如三国,五代十国,宋朝时期的金国和辽国,蒙古国,为什么不称朝,而叫过国呢?因为从古至今我们始终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只有正统的君王,保证整个中国统一的政权,我们才称职为朝代,像三国我们讲的常常是三国时期,因为魏蜀吴没有一家统一中原,后来晋统一中原也就成了一个朝代的称谓,唐朝之后五代十国,也是割据政权纷争不断,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统一的宋王朝才正式建立,虽然之后辽国金国不断入侵,但是始终没有统一中原,所以也被称为国,直到蒙古灭了南宋,统一中原,才变成了我们之后认同的元朝。

所以朝这个称谓是认同这个政权是合法,正统的,才称之为朝,而国一般则是对外使用的称谓,或者是对一些没有统一中原,正统地位没有得到承认的地方割据政权才被称为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