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取消英语主科,作为自选科,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北斗67349155


非常赞同取消英语主科,改为选考科目。其实英语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大学毕业后,英语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根本就用不上,大部分学子因为学习英语化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放飞自我玩失踪


这类似的问题我回答过,今天看到这个问题我又重新来回答。我赞成把英语作为选修课。

我是三十多年前参加髙考的,英语占用了大部分学习时间,加之我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只能用时间去拼。结果英语成绩提高了一点点,可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呀!因其他科目没花时间巩固而落下了。我高考很不理想,是该死的英语拖了我的后腿。在后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英语几乎没起任何作用。

如今我的儿子又是英语的牺牲品。当儿子开始学英语时,我时刻提醒不能被英语打败。我帮他买各种学习英语的资料,还帮他买磁带、点读机,mP5(十年前的一种学习机),他也想了各种办法记英语单词。可他的英语成绩直到高考都没有达到及格水平,高考尽管其他科目成绩不错,由于英语拉后腿,总分不很高,我儿子只上一个普通的一本大学。

我想,像我们家人这样害怕英语的人肯定不少。我希望英语不要纳入高考了!有人会说经济全球化,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英语必不可少。但是国际交流不需要全民参与,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总有千千万万人对英语感兴趣,他们会学好,他们可以当翻译。把英语可以当选修科目,但不纳入高考或把高考英语分数份量降低,让那些有学习理科天赋的人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不要让枯燥的英语冲淡他们的智慧,堵了他们的前途。

所以,我支持很多仁人智士的建议把英语作为选修课。


皎秋


看过头条友友们评论!

总结:

90%的人,赞成英语改为选修课程,或者英语降低分数的。

99%的中国人用不着英语,但是不是讲英语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需要的人大学去学习呀!小初高,选修或者降100分就行了。

有一件事情,我侄子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飞机员,他说高中的英语根本就没用,要从重练口语,(还到澳洲学飞行)英语八级。小初高学的英语用处不大,哑巴英语,又不标准。真的要用,大学都来的及,没必要全民英语。


意境与灵魂的囚徒


确实应该把英语降为副科。

日本比较发达吧。人少,但是科技非常牛,他们把英语列为高考主要科目没有?美国把汉语列为高考主要科目没有?全世界有几个国家会把别人的语言作为高考主要科目?

当然,如果把英语降为非高考科目的话,会影响到部分人的饭碗,影响到他们赚钱。但我们每个人也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考虑整个国家吧。英语在高考科目中占的比例有多大?浪费了学生多少的时间,大家知道吗?这些时间如果用来学习如何发展科技,学习科技的相关知识,我们国家科技,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大家做一个设想:当初如果不是把英语列为高考科目,而是把科技或者技术,把高技术列为高考科目,我们今天的科技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整个国家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会比今天的科技落后吗?学校不重视科技知识的学习,高考又不考科技的相关知识,要想国家科技领先,这可能吗?我们很多人一直都在埋怨,我们国家很多技术比较落后,买车要买日系的,要买奔驰宝马,大家想过没有,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最终都是因为教育,都是因为我们教育的内容,与科技相关内容太少。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流。交流虽然有利于科技的发展,不过很多高科技的内容,别人是不会和你交流的,科技是要保密的。交流永远也比不上,直接学习科技的知识和研究科技来得快捷。英语应该和日语、德语和其他语种一样。作为一门大学里面的选修专业。在中学里,确实作为副科比较合适。让大家对英语扫扫盲,有一点儿基础。到了大学的时候,让一部分同学专攻英语,把英语学好就可以了。确实没有必要,所有的学生,都花这么多的时间去学习英语。因为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比英语有用的东西,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所以,确实应该在中学里把英语降为副科。

你赞同我的说法吗?如果你觉得有道理,请点个赞吧。


原始森林8888


对这个建议,我非常赞成!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找到了有关外语课程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一起分享一下:



外语学科纳入学校的教育课程里面已经有较长的历史。

  • 1407年,明朝政府设立了“四夷馆”(有据可考的第一所外文学校)。
  • 1644年,清朝政府设置了“四译馆”(遴选一些翰林学士学习外语)。在此基础上,先后设立了俄罗斯文馆、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等。
  • 1902年,清朝政府将外语列为中学堂的主要教学课程。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规定把英语为主的外语作为中学必修课程。
  • 1922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统一规定,以英语作为中学外语教学的必修课程。
  •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中学根据条件开设俄语或英语课。
  • 1956年,教育部决定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开设英语课。
  • 1958年,把外语科目纳入高校入学考试,但不计入成绩。
  • 1962年,外语考试成绩正式计入高考总分。
  • 1982年,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中学外语教学以英语为主。
  • 1986年,国家教委确定了以英语作为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语种。
  • 1993年,同国际外语教学标准接轨,外语教学进入了繁盛时期。
  • 2001年,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

  • 2002年,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

也就是说,英语在我国作为教学课程存在的时间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按理说,国人应该对英语这门课程充满感情才对。

实则不然,很多人特别是中小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抵触、排斥的心理。

在中小学取消英语的呼声已经很久了,这几年尤为强烈。

我支持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改为自选课。原因很简单,有这么几条:

  1. 全民学英语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形势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已经凸显,我们要做到文化自信,现在外国人已经开始学习汉语了。

  2. 全民学英语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精力的浪费。很多人学了英语以后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反而成了招考、录用的一种羁绊。

  3. 有志者可以选学英语,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做准备。

  4. 可以规定报考双一流大学的学生需要学、考英语,保证尖端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我是朗月寒雪,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我赞成把英语作为副科选修。因为上了大学发现很多学生的语文功底太差,甚至很多大学都不开设语文课,反倒是两年四个学期的英语占用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而毕业后真正用到英语的则是少只有少。学英语没错,但不应当放的地位这么高,作为和语文同等地位的主科是不合适的。


用户7264474583462


这是完全不行的,书越读的高,就要为学习研究外国的东西作准备,你说一个研究生,专业内的外国资料都看不懂还研究个屁啊?


張國平


在普及式教育的今天,把英语当做自选科目,已经迫在眉睫!一定要掌握好中文知识。


Ding43


重点不是英语学不学的问题,而是我国有没有出现文化入侵的问题,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任何一种文化进入中国都没有问题,但是有个前提,本土文化建设不能放松,而且还要加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一点做的并不好。从七十年代开始到如今四十年来的一代代人,基本都是看着外国影视长大的,对这四十年来的几代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问题的严重性是非常严峻的。必须拨乱反正,不能在耽误了。很紧迫。其二就是外语适用性的问题。咱们国家地广人多,与周边接攘的国家也多。沿彊省份应该把临国外语当高考的主课,大学也应该有多语种教学课程,这样才更有助于祖国开放。而不应该将英语一种外语当主课。有人说英语是国际语言,我不这样认为,为什么?所谓的国际是相对的。例如我与俄罗斯接壤,我学俄罗斯语对我而言俄语就是国际语。为什么,对我而言我用的上。而远在天边的英语我学了,又用不上,请问这英语的国际性在那?同样的道理,在沿海一带与西方接触比较多的英语就是国际语。而俄语就不是,只有这样定义国际语才是正确的。为什么?不能缺少主体及适用性。我国内陆地区对国际外语则应该采用选修的模式。原则是大学学生不能不会一门外语。为什么?这是能力和本事。


也摩羯


取消英语,中国会退后三十年!人读书越多,

越会发现英语的重要。

人的格局越高,越会需要英语。

还从考试成绩看英语,早已出局了。

文化交流,文明融合,财政经贸,国际争端

英语都是重要工具。

就连我们用的手机/网络,脚本都是英语的。

没有英语,计算机\\网络都没有。

喜欢那个没电没脑没网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