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隔离点内为ICU病房协调医疗用具,“我得到了救助,要知恩图报”


她在隔离点内为ICU病房协调医疗用具,“我得到了救助,要知恩图报”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15日讯 2月14日晚8点半,得知公司的一批医疗耗材顺利交接到来武汉取货的通城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手中,正在常青花园一处酒店隔离点的黎晓东,终于松了一口气。从中午得到医院紧急调货信息,到常青花园社区工作人员安排车辆,协调公司工作人员拿货,仅用了半天。

2月14日中午,从事医疗设备经销10年的黎晓东,在隔离点内突然收到郑州厂商发来的一条信息。通城县人民医院的ICU病房急缺螺旋型鼻胃肠管,这是一种帮助重症病人输入营养液的导管。疫情发生后,这种原本消耗量并不大的耗材,用量增大。但厂商远在郑州,远水解不了近渴,多方查询后,厂商得知黎晓东的公司里还有少量存货,希望紧急调货。

已经被隔离一周的黎晓东,立刻联系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申请自己开车去公司,把货物交给已经到达汉口火车站的通城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并表示绝不接触任何人。“他们得到的指令就是,不拿到货物,就不回去,因为ICU里都是重症,救命用。”黎晓东说,尽管自己两次的核酸检测呈阴性,但CT还未复查,隔离点工作人员不能答应她出门的请求。商量之后,工作人员提出,由常青花园城管派车,接送黎晓东公司的一名会计,到仓库拿到型号、规格合适的产品,送到通城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手中。

“我自己也是得到救助的一分子,太理解那些病人了,能够得到救助就是希望。”56岁的黎晓东独自一人住在常青花园,1月31日晚,她开始出现持续低烧、胸闷等症状,3天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先去社区医院做了CT,结果肺部出现了感染。“然后我迅速去了医院,发热门诊挤满了人,好不容易开的药,吃了退烧了,过一会又烧起来。”黎晓东说,那一刻几乎绝望、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要死了。她向社区工作人员打电话求助。 从医院回来的第二天,黎晓东立刻被社区工作人员送进隔离点。隔离点内,吃、住都有保障,每天有医生查房,并送来中药,她把这些都拍成照片或视频,发给自己的朋友。

目前,黎晓东的身体情况逐渐好转。她说,只要能够得到救助,有人关心,病人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少很多,同样那些在ICU病房里的患者,也希望他们转危为安。“我危难之时,得到了社区的帮助,别人有难时,我也应该做些什么,这叫知恩图报。”(记者蔡欣星 通讯员朱邈 祝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