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儿嫁出去就像成了外人?

荆棘66158


这个命题在脑海里盘亘多日了,一直不敢付诸文字,写起来有点沉重和伤感,因为我也是那泼出去的水呀!

有一句让广大女性倍感凄凉的话是,女人结了婚 ,对于娘家,从此是亲戚, 对于婆家,永远是外人 。

深以为然!

某次路过发小的家,见其母亲,独坐门边,眉头锁满了愁绪,双眼布满了血丝,看上去苍老了很多。走过去与之寒暄,才了解到,发小和她老公闹离婚离家出走了,老公把两个小孩扔在外婆家,不管了!

她讲起来没有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疼,也没有恨铁不成钢的心酸,更不是母鸡护小鸡的心切,只有“怎么把麻烦推给了我“的烦恼!惹了一身骚,甩也甩不掉的无奈!

她的叙述是这样的!“两个人闹离婚,她怎么能离家出走呢?孩子都不管了?都丢在我家!我要怎么搞呢?!”看着她愤愤然的样子,一股悲凉从心底升起,弥漫至全身,停止了劝慰离开了。着实不知道说什么好呢!

女儿是她家,我是我家!怎么那么刺耳呢?!

然而这位妈妈是不爱自己的女儿吗?

当然不是!

想起发小婚前,这位妈妈也曾同样的忧愁焦灼烦恼,找到我,要我劝劝她女儿,不要远嫁到那个穷乡僻壤。那时候的妈妈,流干了泪!操碎了心!想尽了法!发小死活要嫁去的地方是一个下了火车转大巴,下了大巴转小巴,下了小巴转拖拉机才能达到的穷疙瘩!为娘心不忍,苦口婆心的劝,千方百计的阻拦,可是陷在爱情里的女孩,都有一种越挫越勇,越拦越猛地疯狂!

囚禁她,她设法逃了;把身份证藏起来,她去挂失重办了!

最后只得无可奈何的妥协,心有不舍的成全!

那时候妈妈劝阻,囚禁,阻拦,不得已的妥协,成全,是因为她只是自己的女儿,是手中宝,心头肉!拼尽全力护她周全!

可一旦她嫁出去了,从此维护留余,关心有隙!

因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此后好赖是她自己的人生!

从前的掌上明珠,嫁作他人妇,只差弃若沟渠了!

多么可悲,但是多么现实!

写到这,可以预料,会有不少人在摇头,在否定,她们认为这太武断,太片面,她们婚后仍然活成了父母的小公主的样子!备受呵护!

例如,曾有朋友说,她有任何烦恼和不快第一时间都想回娘家,只要回去了,就觉得身心舒坦,所有的烦恼都能一扫而尽!她生两个娃月子里都是妈妈悉心照顾!

也有朋友说,她最大的福气是遇到了天下最好的父母,她的儿子一岁前晚上是枕着外婆的手入睡,现在四岁了,一天六个视频都不嫌多!而她那霸气的爸爸更是给她最强有力的后盾:不要着急去找工作赚钱,我能保证外甥的衣食无忧!

.........

但是我想,这是少数!

起码80后作为子女的这个时代,大多数父母是指望养儿防老,尤其是农村!养儿才能防老,女儿嫁出去后,以夫家为重!是指望不了的!不指望自然也不亲密!(独生子女除外!)

不信?

你看除夕夜,多少女人是带着孩子,随着老公,回婆家团聚?

你看家有兄弟,回娘家住个一年半载试试?不管弟妹嫂子是否脸色难伺候,父母也会劝你早日“回家”

你看某些地方风俗,女人生完孩子是不能回娘家坐月子的!不吉利!----这是多大的一个坑啊!

然而,

社会在进步的,等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这一代成为父母,不再指望养儿防老,还争取可以让孩儿们啃啃老,才能真正的做到儿子女儿都是宝!才能让女儿永远有足够的安全感!

就像我想给女儿最坚强的后盾,最周全长久的保护,希望她长大,在懂得识人辨势的基础上,可以只看对方脑袋不看口袋,不委屈,不将就,勇敢尊崇内心的嫁给爱情,她知道哪怕爱情没了,她要回头,还有一个家永远迎接她!她不是水,她是我们心中坚如磐石的小公主!



保险姓保知识普及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之前没有重男轻女的做法,却一直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最近准备结婚了,我爸张口闭口嫁出去就是男友家的人了。即使婚后我们不会和公婆住一起,我爸还是坚定的认为我婚后属于公婆家的人,而男友不属于我父母这个家庭。

大概就是“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还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之类理论,我爸说这些话时丝毫不觉得自己想法封建,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重男轻女,总是一副本来就是这样啊的态度,说起来就跟一加一等于二一样不需要证明。

我是独生女,家境小康,四五岁开始学乐器,小学上奥数班请家教,中学想尽办法把我送进重点,大学毕业工作不顺家里人又支持我考研,现在读研父母都很替我高兴。父母没有因为我是女孩而放弃培养我,生活中更是非常宠我,谈婚事前从没觉得父母重男轻女。

现在偶尔觉得,父母为我的投资付出,其终极目标不是希望我成为一个多优秀的人,而是希望我能通过自身优秀,嫁给更优秀的能让我穿好衣吃好饭的男性。

也许父母认为对女儿的爱尽到结婚这个点就仁至义尽了,之前的疼爱付出,都抵不过结婚对他们来说的意义。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跌倒了爬起来


不一定吧,我老婆对爸妈还是很好的,从没有嫁过来就是外人的感觉!我也一样,自家人,以后有事大家一起扛!后来老丈人房子拆迁分房子了,想给我们一半房子,2套商品房,与她弟差不多吧,他弟一套落地排房,后来我们都不好意思拿2套房,只拿一套,另一套给他弟弟!我也觉得他弟弟很大气,一家人当外人叶台见外了吧!人活着为了啥?自己家人一定要互助照顾互助帮助才有意义!不能太小心眼!活的太累没意思!




中医药养生


中国有句古话 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 我在我们家就是那个泼出去的水 我父亲是个典型的重男轻女的老思想男人 因为家里还有个弟弟 所以我已出嫁之后 深刻的体会到了 回娘家之后自己像个客人一样的感受 而且住久之后就会被撵[捂脸][捂脸] 说什么你有了自己的家庭 这个家就不是你的家了


袁滚滚妈妈


妈临终时,叫我姐从清远回来,她回来摊摊手问:反正妈会迟早去的,叫我返来有何用?叫我辞工见妈,你们养我家人吗?我妈下葬第二天,她马上回清远做清洁工了。

我四妹,妈临终来照顾,四妹夫打电话叫她马上回家,否则离婚。理由是四妹不能接触危重病人,有事他没钱医,百样米养百样人。

黄牛过水各顾各,嫁出的女,泼出的水,各有各家庭, 现在和她们如同陌生人。


棋人棋道


刚刚回味了电影叶问2,下图是其中一个截图,我不知道中国是不是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称呼的,但现在我们身边,还是一些影视中多以夫妻之间,人们都以男方姓氏来称呼女方为*太太。在中国,结婚以后一般都是以男方为重的,在我老家云南结婚,男方酒席要办3天,而女方结婚当天下午基本就没人了。我觉得现在也不存在重男轻女了,只是习俗罢了。女儿嫁人了大多都和男方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慢慢的也完全融入这个新家,就像在自己娘家一样。

特别现在很多两夫妻不是一个地方的,甚至有的离的很远,几个月,一年,后者几年都没办法回去娘家一次,工作生活都是是为了自己的结婚组成的家,自然回娘家就变成了客人,时间越远就会越脱离娘家。

好好爱老婆吧,让她幸福,给她一个不会在改变的家



外面de花花世界


不会啊,因人而异吧,我的一个姐姐嫁出去后,两家好的跟一家人似的,公公基本上周六周天把孩子送到外公家,跟外公家的孙子一起玩儿,两家还时常一起聚个餐,女婿跟儿子似的,女儿也常常回娘家蹭饭。哈哈,最主要的一点应该是,公婆和娘家是上下楼的关系。


我的故事我做主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在过去可能真的这样,放在当代则不尽然。拿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来讲,虽然已经结婚了,但婚后一直都住在娘家,并不是因为他们小两口没有房,而是因为有了孩子,小两口都要工作,孩子就只能让父母养,当代社会,不是过去的妈妈生,姥姥养,而变成了妈妈生,外婆养。这不是我朋友家特立独行,而是当代很多家庭的选择。这充分说明嫁出去的女儿还是回到自己家里更自在。


嘿嘿熊de


你好,我是熙色韶光,很高心能回答你的问题。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错,就是也样,一个城市还好,能经常走动,娘家的事也能帮忙。远嫁的只能报喜不报忧。

相反的,我出嫁后跟妈妈关系更好了,三五天回去看看,没事打个电话问问,跟老妈聊聊天,顺便做点家务什么的。婆家也特别好,跟婆婆一起住,婆婆把家务料理好,孩子接送,我们回家就是吃饭睡觉!双方家都很通情达理,我们也过得很轻松!

也有个例,有婆媳关系的,夫妻关系的,娘家妈妈照顾弟弟妹妹顾不上照顾她的,也有,受了委屈,总觉得无处诉说!这个时候显得就像是外人!其实,就是时间段的事情!我把这个推给个人,因为我比较独立,我觉得所有事情都得靠自己,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去周旋这样的家庭关系。

有山靠山,没山靠自己!没有外人一说,只有你自己心里的感觉,再冷的心也有暖热的时候。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总会过去的!


熙色韶光


如果你的父母从小就很爱你的话,那现在就算你结婚了,她们的爱也是不会变的。女儿和儿子都是自己父母身上掉的肉,其实爱都是一样的。女生大多数敏感的,我老婆有时候也挑理,感觉她们家重男轻女,但是我的孩子是在我老婆娘家长大的,把我的儿子调教成一个非常可爱听话的小孩,重男轻女的思想从古到今都是存在的,但是父母的爱也是从古到今存在的,父母的爱永远是伟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