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农村用牛耕田上路怎么喊它转向?

魅力灵山湾


农村用牛耕田上路喊他转向是调整牛鼻子的牵引绳子向左,向,右來转向的,同時发出"驾"的指令。



广林174820301


我在农村老家时,放过牛,也耕过地。耕牛经过训练之后,它是非常听话、好使用的。一,在耕地的早晨,一定要喂足饲料,让它有力气干活。二,耕牛对人的话是一种条件反射,只要在训练它时经常发出:走、停,转回来等口语,它会形成条件反射,在劳作时,只要人发出相关的指令,它会很听话和配合。三,当牛很好的耕地劳作时,人心情愉悦,当犁田耙地一段时间之后,我会唱上几首耕地牛歌,现在每当想起当年耕地的场景时,我还十分怀念帮我耕地的老牛和农具。


亮剑3549


农村用牛耕田上路怎么喊它转向,一看到这个问题即刻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在农村没有拖拉机的年代,农村的田地耕翻都是靠牛来完成的,牛在哪个年代是比人还要金贵的。我父亲在计划经济年代就给生产队饲养使用耕牛,我经常给他送饭,他吃饭时,我出于好奇,被会吆喝着牛来耕几趟,所以我的儿童时期没少和牛打过交道,耕地我也会一点。

在我们江苏水网地带都是用水牛,而过了江苏北部就都用黄牛了。水牛个头大,四肢发达,力大无穷,而且性情比较温顺,听人使唤。据说牛的眼睛大,它看到的主人比它还要大,并且它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所以心甘情愿的听主人使唤。

小牛在长到一定大的时候,人们就用一个锋利的利器将它的鼻子刺穿,在鼻子里面安上一个木制的“牛鼻梁”,这“牛鼻梁"是专门用耐水的坚硬木材刻制的,形状就象内燃机上的气门栓一样,一头大而扁圆,中间是一根细长的杆,细杆串进牛鼻子在杆的一头扣上牛绳,平时使唤牛时,牛绳就是一个最好的利器。

牛在耕田时有一套辅助设备的,架在牛背上的人字形木架叫“格头”,“格头”的一端有根绳连着一个扁而长的木板,在“格头”架上牛背后,将一头的木板从牛脖子下穿过,将木板另一头的活绳扣在“格头”的另一边,这样就将“格头固定在牛肩上了。在“格头”的两端分别用二根粗绳向后拴在一长长的圆木上,这圆木叫“横担”,这样从“格头”向后两边的两根粗绳索与“横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方框,牛就在这个方框之内进行它的工作。在“横担“中间有一个铁环与后面的木犁相连结。

牛是一个有灵性的动物,主人的使唤用语它都能听得懂,用牛耕田时,套好了牛后左手握牛绳,右手扶犁稍。关于牛在耕田时是如何喊它转向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一头小牛在初参加耕田时,也就跟年青人上班第一天一样,什么都不懂,前面得有一人牵着它的牛鼻子在前面引导,教它如何耕也。而一条成年的牛使唤起来就得心应手了,耕田要走直线,牛的左边两脚正好走在上一趟翻过的沟里面,耕田时主人嘴里要不停的喊“墒,墒,墒”提示它走直线,另外左手中的牛绳就是最好的指挥棒,要它向右走就活动手中的牛绳敲打牛身,向左走就简单多了,轻轻拉一下牛绳它就过来了。好啦,说了半天估计也是白说,现在人就知道吃牛肉,谁还知道牛耕地时你指挥它怎么走呢。


百花争春我为先


你好,我是巨野老陈头,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作为六十年代出生在鲁西南地区的我,来详细回答一下你所提的问题,因为在当时我就经常赶看牛耕地、耙地。

在小牛长到两三岁时,就要在牛鼻子上用工具打个洞,穿一个半园铁环(鼻卡子),用绳子连起来牵着,防止牛挣脱,这个绳子叫牛缰绳,如果下地干活,在牛嘴上还要套个笼嘴(见下图),防止在地里吃邻地的庄稼苗。

小牛在长到两岁左右时,就要让它开始学活,只有经过培训,或者和老牛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就能独子干活了。

在我们这里,耕地时两头牛称做一犋,大的会干活的牛叫领墒,靠右边,学话的牛靠左边。前行方向靠领墒,一条长绳叫做撇绳,从牛外边角上连到牛靠里头这只耳朵上,再一直连到犁把上,扶犁人靠这根绳子来指挥牛前行的方向。牛脖子上放个木制的牛梭子,用绳子串到里面连到后面的犁子或耙上,这个牛梭子和绳子连一块叫牛geng(见下图)。需要朝右走时扽一下,右转弯时连续扽几下,同时喊着"唉、唉(ai)’’,领墒牛就会明白,朝右调整方向或朝右边转弯或调头,里边的牛自动跟着领墒走。如果向左走就拉一下撇绳,向左转弯就一直拉,同时喊着"咧咧(丨ie)、咧咧’’,扶犁人一直 拽着撇绳时,牛就明白是朝左调整方向或左转弯或调头了。如果让牛走快或加劲,就喊着"哈、哈(ha)’’,同时挥鞭打牛一下,如果叫它停下就喊"吁",并拉着长秧喊(因地域不同,所以叫法也不一样)。如果想让牛后退一点,就喊Shao、Shao。如果还有别的叫法,欢迎下边评论区留言,以便更多人了解。

希望以上我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巨野老陈头


牛鼻子上的绳子牵引。


用户54646554792


不请自来!

本人的父亲,在生产队的时候,是生产队的主耕手!

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在前面耕田,我总喜欢跟在后面,春天捡泥鳅,秋天捡野生荸荠。

总听得父亲在前面吆喝:“牵拉,pia四声拉,嗯!”。

到后来我才知道,牵拉,就是命令牛向左转,pia拉就是命令牛向右转,嗯就是命令牛停止前进。

本人观点!





三农问题探讨者


在我们这里赶牛耕地,一般这么叫,往左拐叫∴吁来,吁来,往右拐叫(好象没这个字),音就象我噢拼成堆,前进喊哒,站住喊吁,后退喊,勺。当然在实际操作时每个牛都有一根遛绳子,左拐拉左绳,右拐拉右绳,站住拉双绳,同时鞭子是反方向抽,向左拐抽右边,向右拐抽左拐,前进时抽后边,站住时就别抽了。再一个就是,我们这里使用骡马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前进时喊嘚,而不是哒,其他都一样。


益友748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农业基本上都实现机械化了,我是一个80后今年也快40岁了,记得我小的时候农耕的时候还是用牲口来耕田,有牛🐮有驴有马🐴有骡子。耕田的时候大人嘴里会一直喊着号子来控制牲口前进的方向和速度,那个时候我只是小孩根本就听不懂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很好玩,直到年龄越来越大才明白大人当时干牲口的”驾驾”是前进的意思,“驭”是停止的意思,“驭哈”向右或是右转,“哦驭”是向左或左转的意思。关于这个我感觉中国地域广阔南北差异肯定很大,应该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不同的说法。





南漂落叶


这个全国没有统一牛语,各地区也不一样,就是训出来的地方俚语,牛听惯了,条件反射,尊照执行。那时候学大寨,通辽县有个保安生产队,是县里样板,我们去参观学习。只见牛从性口棚出来,走到牛车前,各就各位,车老板套上牛车,老牛拉车自动到各自工作岗位,牛也爱岗敬业。我在农村时,和一个同学赶牛车去公社,就套一斗辕牛,不会牛语,打了一下,它就往生产队外走去,来回八十多里路,和牛一句话也没说,顺牛由缰走个来回,晚上后半夜才回到生产队,饿了它还在路边吃会儿草。民族地区,牛是蒙古牛,我当时不懂也不会蒙语,怕说错了牛毛起来,只好无为而治。我们这常用的牛语,往前走“喔哒哒”,站住“余喔”,左右转向,就用鞭子拦一下,向右走,鞭子拦左侧,向左走,鞭子拦右侧,车老板大多沉默寡言,无精打彩,不肖与牛弹琴,牛通人性,常年累月的套路,暗熟于心,牛没脾气。车老板也好,牛犁田扶犁杖的也好,和牛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般不调换。生产队干活,基本都是固定工种,赶车是好工种,一般人干不上,所以某牛某人相互理解。也有的人另类,独门绝技训牛,这种牛别人使用不了。骂牛,用一些口头语。生产队有个车老板,我坐他一回车。一路上:合挠,牙乐么家什,孽乐各挠松,无希各,牛懂,当时我不懂。


春华秋实74660021


这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牛耕田怎么喊转向!问这个的绝对是个九零后,因为他压根就没见过此场景,自然无从知晓其间的秘密!有句俗语曰对牛弹琴,意思就是对着牛去弹奏琴曲就如同对不能理解的人白费口舌,空花力气。这可冤枉了牛哥了,牛哥可不是没有灵性的动物。

我亲眼所见,我家的小水牛崽在一岁半时我爸爸就给它套上犁,训练它了,练上一年后,要它停,起,加速,左转,右转这些,它都能非常熟练地与人配合了,成为了干农活的好帮手!对牛弹琴,牛哥不理,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