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生物:产品被列为抗疫药品 商誉减值致业绩预减

 新浪财经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蔓延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全国的防治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为前线的抗击疫情工作增加了阻碍。在目前的治疗中,安科生物生产的干扰素、胸腺法新、胸腺五肽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列为重要药品。

  产品为防治疫情重要物资

  在寻找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方法的同时,根据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等药品被列为一般治疗推荐用药。

  快速增长的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导致对治疗药品需求的急剧增加,公司大量的产品发往抗击疫情前线。

  根据新浪新闻疫情地图,截至2020年2月13日18时,全国(含港澳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认59901例、疑似13485例、死亡1368例、治愈6144例。

  重组人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机制主要通过干扰素同靶细胞表面干扰素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内2-5(A)合成酶、蛋白激酶PKR、MX蛋白等多种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和转录而实现。

  公司产品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达芬”系列制剂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证券事务代表李坤表示,疫情发生后,公司生产、质检、质控、物流、研发、后勤保障等部门员工主动放弃春节假期,积极加班加点,投入到抗击疫情的药品生产中。

  根据国元证券(8.810, 0.75, 9.31%)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月1日,公司已发货26万余支用于支持抗击疫情前线,还有70余万支正在陆续发货,预计一季度收入将会翻番。

  除此之外,安科生物全资子公司苏豪逸明是国内多肽药物原料药企业,拥有增强免疫力药物胸腺五肽、胸腺法新原料药的生产资格和能力,疫情发生后,两个品种原料药订单大幅增长,公司积极进行上述原料药的生产,苏豪逸明公司的员工也于1月28日陆续上班进行药品生产。

  在投资者关系交流平台上,安科生物称,除了上述三个产品给公司业绩带来积极影响,目前公司其他药品经营受疫情影响较小。

  商誉减值致净利腰斩

  目前安科生物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为主轴,以中西药物和精准医疗为两翼“一主两翼”协同发展的横向一体化格局。公司主要业务涵盖生物制品、核酸检测产品、多肽药物、现代中成药、化学合成药等产业领域。

  由于竞争日趋激烈、成本增加等因素,公司部分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导致2019年吃了商誉减值的亏。根据安科生物发布的2019年度业绩预告,公司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1.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4.4%—35.4%。如果扣除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影响的话,公司全年预计盈利3.2亿元—3.7亿元,同比增长21.59%—40.59%。

  安科生物业绩的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商誉减值造成的,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商誉账面金额为5.63亿元,主要由收购中德美联和苏豪逸明构成,两者商誉分别为3.7亿元和1.91亿元,此前未计提过减值。中德美联作为国家核酸检测法医领域的领军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优势突出,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行业知名度;苏豪逸明是以生产多肽类原料药为主的制药公司。

安科生物:产品被列为抗疫药品 商誉减值致业绩预减

  曾给安科生物增厚业绩的中德美联和苏豪逸明同时也为其埋下了隐患。根据业绩预告, 2019年度,国内法医市场形势复杂,竞争日趋激烈,受价格战影响较大,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中德美联产品整体市场价格下降;加之人力成本、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产品毛利率同比有较大下降,2019年度中德美联虽然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但是净利润出现了下降。

  在终端药价下降、原物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不断提升现有产品质量、加大研发投入,致使该公司成本费用有所增加。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苏豪逸明2019年度销售收入、净利润有所下降,与预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经公司财务部门及评估机构初步测算,预计本期中德美联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合计约为1.6亿元,预计本期苏豪逸明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合计约为0.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和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0.77%和-5.25%,2019年1-9月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0.95%,可见公司增长速度有所下降。此次大额计提商誉减值是否为财务洗澡不得而知,但由于公司新冠病毒肺炎仿制药品的供不应求,公司或将迎来增长。(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小飞鼠 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