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第一章:農村生活垃圾

一、工程項目概述

1、生活垃圾定義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垃圾分類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屬性、利用價值以及對環境的影響,並根據不同處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屬性不同的若干種類。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有機質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農村居住區生活垃圾大致可分為有機質廚餘果皮、其他垃圾、無機質陶瓷類、有害垃圾、廢舊衣物和可回收物。本文陳列的有機質垃圾包括廚餘類垃圾如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該類物質就地處理,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2、項目概述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產與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垃圾也隨之迅速增加,生活垃圾佔用土地,汙染環境的狀況以及對人們健康的影響也越加明顯。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處理越來越困難,由此而來的環境汙染等問題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國要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產業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就必須要把垃圾分類減量後再處理,把垃圾含水率高的各種有機質、可回收物質塑料、熱值高的可燃物等用機械設備分類減量後做資源化處理。

目前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是政府的重要項目,生活垃圾資源利用是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要實現生活垃圾的真正減量,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已經迫在眉睫。而對在生活垃圾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的有機質生活垃圾來說,最節省且資源最環保的處理方式就是就地處理,它既能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又能保護環境,達到資源利用、變廢為寶的目地。上海季明環保設備有限公司通過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研究,可為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和資源利用提供有效的處理技術。

3、項目現狀

我國居民生活垃圾中廚餘垃圾佔比較大、含水率高、易腐爛發臭。同時,有機質垃圾的熱值偏低,如直接焚燒需要添加助燃劑,不僅導致焚燒成本增高,而且不利於焚燒過程中汙染物的控制。在許多城市,由於源頭未分類,大量的有機質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一同被填埋或焚燒,不僅無法獲得最佳效果,還容易造成二次汙染。因此,在以焚燒為垃圾處理主要處理方式的地方,最迫切的分類需求就是將有機質垃圾從居民生活垃圾中分選出來。根據相關文獻,我國家庭產生的生活垃圾中有機質垃圾佔56%,可回收垃圾佔26%,不可回收垃圾僅佔18%。因此,要實現垃圾減量化,解決好垃圾處理問題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可回收垃圾的資源循環利用。

然而,垃圾分類工作還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混裝混運。據調查許多農村居民反映,自己嚴格按照“有機質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三類的標準,將不同的垃圾分別投入不同的垃圾桶,然而,垃圾清運人員卻將這些不同種類垃圾又混合全部裝上垃圾清運車,使得居民垃圾分類的努力形同白費,嚴重挫傷了居民的積極性。

為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建設、管理和運行保障機制,促進全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協調、有序發展,促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行業的發展,提高生活垃圾處理利用率,特制訂本方案。

4、項目背景

根據《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城市管理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北京將建立以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為導向的垃圾分類效果考核機制。同時以“資源回收,乾溼分開”為抓手,適時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探索完善低值可回收物補助政策。

北京海淀區將把補助對象由居民轉為物業公司,再由物業用這筆費用來激勵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海淀市政市容委固體廢棄物科科長張超表示,預計17年8月底之前實施補助政策,北京海淀區每噸廚餘垃圾補助1700元補貼,包括宣傳推廣,發給居民的補貼,發放的垃圾袋,農村內的各種分類設施,聘用負責二次分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以及實施過程中各種不可預知的支出。

依此可見依靠居民農村分類家庭分類以及分類投放掃碼獲取積分等措施需要耗費政府大量的財政資金,以及其他各種支出,物業輔助激勵居民分類也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各種設施如配套有機垃圾廚餘垃圾單獨收集的垃圾桶等,據調查即使政府投入物力財力及相應政策強制分類,但分類效果甚微,目前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也是停留在口號之中,混裝混運混處理的模式還在持續。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上海季明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依據目前農村垃圾分類不徹底,政府投入大,中端混合運輸,末端混合處理等弊端,研究發明了多項適合中國農村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與設備。其發明了一種農村生活垃圾分選發酵技術+小型熱解氣化技術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該技術無人工化、自動化分選,將農村有機質垃圾制有機肥,其他垃圾熱解氣化或資源利用。該技術專門用於我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置、城鎮生活垃圾處置、景區生活垃圾處置,其優勢為無人化、自動化、佔地面積小、無汙染、減量化、資源利用化。

該技術以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的原則,為推動我國農村城鎮垃圾處理無害化資源化處理體系,建立生活垃圾就地處理制度,該技術的運用將徹底完善目前農村垃圾處理的模式,避免目前居民前端分類,中端混運的亂象模式,將減少垃圾終端處理的產生的汙染,不斷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水平。使農村生活垃圾就地分類減量再處理,該技術將是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一次革命。

5、我國垃圾處理現狀

目前我國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燒、分類處理方式。

5.1 填埋處理

難以滿足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的要求。目前垃圾填埋處理的比例超過85%,問題也最突出。一是消耗大量土地資源,不少城市很難找到新的填埋場;二是產生大量滲濾液,大部分垃圾場存在滲濾液汙染問題;三是填埋氣體汙染大氣,並存在安全隱患,目前能夠對填埋氣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填埋場不足3%;四是大部分可回收資源一埋了之,不能再生利用。調查還表明建設規範的無害化填埋場,投資並不如想象的節省。1座日處理垃圾300t的填埋場(10年使用年限,服務人口約30萬人),需要佔用土地約為300畝,需投資7000萬元,30年就需要當地建設3個同樣規模的處置中心,綜合資金約合計2億元,綜合土地佔地需要汙染約1000畝,封場后土地的修復費用將無法估計。

5.2 焚燒處理

混合垃圾焚燒是指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燒爐中與氧進行化學反應,通過焚燒可以使可燃性固體廢物氧化分解,但是混合垃圾焚燒汙染物不達標排放,產生廢氣等汙染居民身體健康,投資和運行成本過高。再者是依賴於較高的上網電價。燃煤火力發電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約0.38元,而垃圾發電的上網電價一般超過0.65元。

為追逐發電收益,一些企業過量加煤,實際演變成小火電項目;三是焚燒產生的剩餘廢渣飛灰未作妥善處置,按照環保要求,飛灰由於含有超量有毒有害物質,應按危險廢物處置。此外混合垃圾焚燒產生的二噁英汙染問題依然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我國生活垃圾的熱值低,混合生活垃圾平均熱值約在600-800大卡之間,並不適合焚燒,混合垃圾焚燒加煤添油是焚燒發電廠的常見做法。

根據《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社會成本評估報告》顯示,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環境學院教授宋國君領銜的研究組完成,評估了北京市目前運營的三座焚燒廠和規劃中的八座焚燒廠的生活垃圾垃圾焚燒社會成本。

北京市政府支付的垃圾焚燒處理費為150-173元/噸,與其他省份相比費用較高。但報告指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收集-運輸-轉運-焚燒-填埋”全過程社會成本2253元/噸,包括收集、運輸和轉運社會成本1164元/噸,焚燒處置(入焚燒廠後)社會成本1089元/噸。

1089元/噸的焚燒處置社會成本中,二噁英致癌健康損失764元/噸,是典型的環境汙染外部性問題;焚燒各類補貼325元/噸。各類補貼包括處理費163元,電價補貼60元,底灰處理補貼 43元,稅收優惠32元,建設費用20元,土地費用4.9元,滲濾液處理補貼0.4元。

宋國君教授指出,焚燒電價補貼構成焚燒廠所獲收入及補貼的20%左右,將本應由地方財政承擔的焚燒處理費以電價形式轉移給社會,刺激了焚燒企業對垃圾增量和擴大投資的需求,幫助維持了不分類現狀,是導致生活垃圾處置高昂社會成本的關鍵。

5.3 分類處理

上海季明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研發的農村、景區、村鎮生活垃圾農村生活垃圾分選發酵技術+熱解氣化,是當下處理農村垃圾資源轉化度最高,減量化效果最好,對環境影響最少,處理理念最領先的技術。其優勢在於:

① 垃圾分選處理無人工操作,自動化程度高。

② 垃圾處理過程中的無二次汙染。

③ 分選後的幹垃圾可熱解氣化。

④ 分選後有機質垃圾生產有機肥。

⑤ 垃圾處理減量化高約50%。

該技術擁有自主研發,擁有國家專利,作為國家十三五的重大科技支撐項目,該技術位於國際領先,

以垃圾自動分選加發酵+熱解的方式處理生活垃圾,並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提高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適合我國國情,為我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提供了新途徑,實現了減量化、資源化、產業化應用,有效的減少了有害物質排放,減少了政府財政支出,減輕了終端處置廠的壓力。

公司自主研發的農村、景區、村鎮生活垃圾農村生活垃圾分選發酵+熱解技術,無需人工分選,還保證了先進去的垃圾先處理,實現了連續化生產,為項目產業化提供了技術保障,公司自主研發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選發酵技術及裝置,已具備了產業化應用條件,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進一步擴大該技術成果的應用領域,加大推廣力度,滿足市場需求,現在可以進入推廣應用階段,完全可以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無害化、減量化、產業化、資源化模式。

第二章:項目概況和項目市場預測

一、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農村、景區生活垃圾處理工程

2、項目實施單位

上海季明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民營環保企業,專業建設城鄉垃圾處理工程與設備製造。公司擁有的:城鄉各種垃圾“快速化,無害化,無剩餘化,資源循環利用化,產業化”處理技術,簡稱:城鄉垃圾不落地“LJ”五化處理技術,該技術集:1、零汙染收集運輸系統;2、機械化、全封閉分選系統;3、有機物、滲濾液高溫高壓催化降解制肥系統;4、無機物制建材系統;5、廢舊塑料制木塑板系統;6、可燃物熱解氣化熱能利用系統;7、可回收物回收系統,等幾大主要系統為一體,可將城鄉各種垃圾,當日零汙染收集,當日無害化處理,當日資源化出產品。該技術還可處理:農村生活垃圾、農村生活垃圾、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陳舊垃圾、餐廚垃圾、菜場垃圾、禽畜病屍、禽畜糞便、食品行業廢棄物、農業廢棄物等,辦理相關手續後還可處理醫療垃圾,城鄉垃圾不落地LJ五化處理技術可將垃圾當天處理,當天出產品,使垃圾變廢為寶成為現實。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二、市場預測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居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農村分類家庭分類形同虛設,沒有真正的效果,混合收運的模式和終端混合垃圾處理技術已完全不能適合環境保護及資源循環利用的要求。

該技術成功推出,其技術上的優勢,可以使其焚燒廠處理容量增加3倍左右,減少焚燒發電的運行費用,最大限度的減少了焚燒量,減少垃圾處理的焚燒塑料產生的各種汙染,該項目的實施,可減量化約50%。該技術自動化分選後的高熱值可燃物,熱值均可以達到2500大卡左右,通過收集後運往焚燒發電廠,將給焚燒廠節約大量的運行費用,還杜絕了焚燒塑料產生的二噁英等汙染,增加了焚燒發電廠的發電量;該技術的運用不僅給焚燒廠帶來了客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還給目前農村居民分類不徹底、沒有積極性的各種弊端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該技術將會成為其他垃圾處理前端的必要配套方式。

該技術的推出,減量化再處理可以使原先計劃封場的垃圾填埋場得到有效延長,並且減少佔地面積,節約大量土地資源。憑藉其間接再造土地資源的功用,有望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該技術未來可能成為垃圾處理和城鎮基礎建設的一種剛性需求。

該技術處理垃圾的過程中產生的新的資源,又會形成新的經濟產業鏈。該技術最大限度實現了資源化,可將有機質類如廚餘垃圾處理為有機肥,可分選出大量的可資源化利用的塑料鐵磁物等,該類物質可資源循環利用。

該技術的運用給當地政府節約了大量的財政支出,如採用居民家庭分類農村分類,政府承擔的社會成本、財政支出不低於1700元/每噸。該數據為北京市海淀區對分類投放廚餘垃圾給予的價格。

該技術成功運行將會給政府節約目前投入的農村分類各種成本,以及節約末端處置的各種成本。北京市垃圾焚燒處理包括“收集-運輸-轉運-焚燒-填埋”全過程社會成本2253元/噸。包括收集、運輸和轉運社會成本1164元/噸,焚燒處置(入焚燒廠後)社會成本1089元/噸。該數據為《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社會成本評估報告》統計,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環境學院教授宋國君領銜的研究組完成。

如按照一般農村人口約3000人計算,人均日產生活垃圾 1.0kg計算,政府每年的分類支出約186萬元,還不計算垃圾轉運費、壓縮處置費、中轉站人工分選費、運行費、處置費等。如日處理3噸的項目由我公司投資運行,政府如支付垃圾處理費1000元每噸的價格,政府每年只需要支付我公司的費用為100萬元。

該技術響應了國家號召垃圾分類處理,杜絕了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農村分類不徹底,混合收集運輸處理的各種後續處理問題,該技術的運用將在全國農村垃圾處理中起到示範效應。

該技術根據農村城鎮生活垃圾產出規律,有針對性地進行區域、處理能力等方面的標準化設計,可就地對垃圾進行無害減量化處理。極大的節約了垃圾處理的人力、時間和運輸成本,其小型、經濟、生態的特點,便於在農村城鎮生活區域內大量複製,有望成為農村城鎮配套基礎設施。

第三章 國家政策支持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2016年12月21日 中央召開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強調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以就地就近用於農村能源和農用有機肥為主要使用方向,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汙處理和資源化問題。

2016年12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發改環資[2016]2851號規定:《規劃》提出到2020年底,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其他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縣城(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建制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以上,到2020年底,具備條件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要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2017年3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國辦發〔2017〕26號文件規定,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改善城鄉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加快“兩型社會”建設,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同時,各級政府應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程建設給予支持,為農村生活垃圾分選發酵技術項目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證。農村生活垃圾分選發酵技術項目的興建對於完善各大農村的功能,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同時也將改善城市環境、生態環境、居住環境。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二、設計目標

擬設計全國垃圾分類處理模範農村,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就地處理,使生活垃圾減量化達到50%左右,資源化利用達到50%以上。避免人工分選產生的二次汙染,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為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就處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方案按照工藝技術先進、環保達標、安全衛生、運行可靠、經濟適用的目標確定,結合農村生活垃圾的特點和具體情況,該項目原則為設備和工藝能適應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的特性,通過投入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專利技術設備,可以將農村混合生活垃圾徹底分選後處理,徹底做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該技術生活垃圾分選率達到90%以上,垃圾處理過程中達到國家相應的標準,臭氣、噪聲、汙水不對農村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三、垃圾成份分析

我國農村及城鎮生活垃圾特點為有機物廚餘垃圾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回收利用物增多、可利用價值增大。農村及城鎮生活垃圾的組成與特點不同,隨各個區域的生活質量、生活習慣、季節以及分類情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故各城市甚至各地區產生的城市垃圾組成都有所不同。一般將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有機物(主要是廚餘垃圾、果皮等)、無機物(主要是灰土、陶瓷、玻璃等)、可回收物(紙、薄膜塑料、)可燃物(衣服、木質等)類。

生活垃圾的成份是垃圾分類處理項目工藝設計前期必要參考數據。垃圾中不同物質的種類很多,南北差異生活習性導致居民產生的垃圾成分相差較大,需根據客戶提供相應數據因地制宜設計項目工藝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第五章:技術可行性分析

一、工藝可行性分析

工藝流程:通過投料口進料到垃圾分選設備內,由垃圾破袋設備將包裝袋破袋,物料下落經過分選設備分選為幾大類,滾筒內的60%左右的有機質垃圾進行發酵,其中還可加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種進行好氧處理或厭氧發酵,其過程不少於15天進行充分反應,加速發酵過程,有機物經過充分發酵後成為有機肥,其他幹垃圾可熱解氣化。

垃圾的除臭:去除臭氣的方法主要有化學除臭及吸附劑吸附法,經濟實用的方法是熟生物除臭法。(根據需求)

儲 存:本項目不設儲存車間,物料產出直接裝車運走。

滲濾液:直接併入城市管網進行集中處理。

設備配套:季明環保專業製造生活垃圾處理成套設備,製造水平完全滿足工藝要求。對設備製造的結構合理性、設備質量控制標準及製造管理方面嚴格把關,以確保製造及配套設備在生產運行上的穩定可靠。

可行性結論:從上述分析結果來看,技術原理、核心工藝、配套設備等都已具備,因此理論分析此項目可行。

二、技術優勢

自動化: 機械化自動化分選,無需人工分揀;

無害化:分選再處理,從源頭上控制制汙染物;

快速化:有機質垃圾十五天生產有機肥;

資源化:把大量有機質轉化成有機肥,變廢為寶;

減量化:垃圾經過脫水減量50%以上,有機物轉化成有機肥。

清潔化:分選出高熱值可燃物部分可熱解氣化處理。

環保化:有機質生活垃圾處理為封閉式處理方式,無任何臭味,對周邊居民環境無汙染。

規格化:源頭上處理設備3噸/日。該設備可根據農村人口數量不同,設計不同處理量的設備,從日處理3噸-30噸等。

節約化:一方面可節約大量填埋土地,延長填埋年限;

專業化:從有機質生活垃圾的破袋分選到製成有機物,按照專業技術標準操作;

產業化:按標準化、集成化的模式,把各城市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做到乾溼分離。

三、設備優勢

該工藝中的所有設備均為上海季明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的自主研發的專利產品,設備質量和性能的狀況通過檢測後出廠安裝。設備直接關係到生產能力、產品質量、電消耗等主要方面,設備在建廠投資成本和生產成本中佔有相當的比重,因此工藝設備的選型不僅要滿足產品加工工藝技術的要求,而且要達到優質、高產、低消耗的經濟效益,實現項目投資的目的。該成套設備具有如下優勢:

1、技術先進:該專利設備具有國內先進水平,選擇自動化程度高、加工精度高的機械設備和控制裝置。

2、主要設備方案與擬定建設農村規模和生產工藝相適應,設備加工強度和精度應最大限度滿足產品的生產要求。

3、設備之間應相互配套,與生產工藝流程相適應,設備聯動應保證產品技術指標合格。

4、設備質量、性能成熟,並經過較長時間的生產實踐檢驗,技術依託條件好。

5、設備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力求經濟合理,利於降低材耗、能耗,易於維護保養,運行成本相對較低。

第六章:項目工程規劃

一、方案原則

本方案採用技術為國內領先水平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選發酵技術。為了更好把農村景區城鎮垃圾自動化分類處理、變廢為寶,公司特研發農村垃圾處理設備裝置,其技術是通過對混合垃圾破袋乾溼分離,有機垃圾脫水發酵制有機肥,幹垃圾收集熱解碳化

該技術適合我國農村城鎮生活垃圾處理項目需求,根據實際調研設計相應的工藝方案配套合適的設備。

二、方案概況

根據相關調查,目前一般農村住戶一般3000-6000以上(地區差異大)。按照城市人口每人每天產生1公斤生活垃圾的量計算,則每天產生生活垃圾總量約3噸-6噸左右,其中生活垃圾中有機質垃圾約佔60%左右。有機垃圾產生量約為1.8-3.6噸左右,如採用上海季明環保設備有限工公司的農村生活垃圾就地處理設備源頭處置,能自動化把混合垃圾分選為有機質廚餘類、塑料類、無機質類、可燃物類;滲濾液可收集送往汙水處理中心或直排汙水管網,有機廚餘類垃圾快速制生態有機肥,其他部分幹垃圾熱解碳化

三、工藝流程圖: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四、工藝介紹

生活垃圾經提升機上料到分選系統,首選自動化破袋分選,把居民投放的袋裝垃圾自動破袋,物料下落制分選設備,將混合垃圾分選為幹垃圾和溼垃圾等。

滾筒內的60%有機質垃圾進行發酵,其中還可加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種(主要是一些能高效降解有機物質,如纖維素、脂肪、蛋白質的微生物)進行好氧處理或厭氧發酵,其過程7-15天可進行充分反應,加速發酵過程,有機物經過充分發酵後是一種很好的有機農業肥,剩餘其他幹垃圾類熱解碳化。

五、垃圾上料

農村內居民可以直接投料至垃圾處理設備投料口;

目前居民的習慣是垃圾直接投放垃圾桶,考慮到農村居民投放垃圾的方便性,公司建議採用提升設備上料。

六、技術原理

農村生活垃圾直接投放到發酵滾筒中,桶內自動破袋把有機質暴露出來進行發酵其中還可加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種(主要是一些能高效降解有機物質,如纖維素、脂肪、蛋白質的微生物)進行好氧處理或厭氧發酵其過程七到十五天可進行充分反應,加速發酵過程,有機物經過充分發酵後是一種很好的有機農業肥料,同時還可以收集其他雜物進行資源化回收如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薄膜類、鐵磁物類、瓶類增加資源化收入。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八、臭氣處理

農村垃圾集中處理站廠房內為全封閉負壓運行,採用植物液洗滌除塵除臭工藝,引風機通過風管和集氣裝置負壓收集惡臭及揚塵,彙集到除臭塔進封口,金屬網罩除塵後,氣體由下至上緩慢流過填料,與填料上的水膜充分接觸,利用植物液分子吸附的方法去除臭味氣體,氣體處理後達標排放。

九、廢水處理

該設備產生廢水,必須集中收集統一處理,直接併入城市管網進行集中處理,避免廢液汙染環境。

十、碳化熱解

1、生活垃圾接收貯存系統:包括生活垃圾卸料、暫時貯存及垃圾滲濾液收集等設施。

2、碳化熱解爐:包括生活垃圾上料、布料、碳化熱解、排渣等設備。

3、煙氣淨化系統:包括二燃室、煙氣冷卻、石灰和活性炭噴射、除塵等設備。

4、控制系統:包括自動控制、自動報警、安全保護裝置等。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5、輔助工程和配套設施:

輔助工程和配套設施包括門衛、工人休息室、維修間、供配電、給排水、消防等設施。

6、煙氣處理:

碳化熱解是在低氧的狀態下進行,減少了SO2、NOx、HCl、二噁英等有害物質的產生,初始煙氣只有煙塵和一氧化碳超標。從碳化熱解爐排出的煙氣首先進入二燃室,使熱解所產生的氣體充分燃燒,有效地處理了一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有害氣體。然後進入煙氣冷卻裝置,將熱能回收利用,再經過生石灰噴射,去除煙氣中有害氣體SOx、HCl及吸附其他有害成分。在進入除塵器前煙道上加裝文丘裡管裝置,活性炭由此噴入煙道,並在煙氣中迅速擴散,充分與煙氣混合,以吸附Pb、Hg等重金屬以及二噁英類汙染物等有機汙染物,煙氣中的活性炭、石灰粉通過布袋除塵器時被布袋除塵器捕集並均布在布袋表面,煙氣通過時能進一步吸附煙氣中的有害物。煙氣中的顆粒物被布袋除塵器捕集經除塵器灰鬥排出進入飛灰處理系統。淨化後的煙氣通過引風機(由變頻控制器控制)送入煙囪外排。

①二燃室

有機廢棄物在熱解的過程中,會產生可燃氣體和焦油。從碳化熱解爐排出的煙氣首先進入二燃室,將煙氣中的可燃氣體和焦油充分燃燒,並實現去除CO的目的。

②煙氣冷卻裝置

從二燃室排出的高溫煙氣,通過配置煙氣冷卻裝置將該部分煙氣熱量加以回收利用,同時起降溫冷卻作用,保護後續系統的正常工作。

③生石灰噴射系統

因垃圾碳化熱解過程中產生的酸性氣體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生石灰噴射裝置主要作為非正常工況下的應急措施,並採用噴射生石灰乾粉,工藝簡單,實現脫硫、脫有害氣體的目的。生石灰乾粉的投放量,根據煙氣中二氧化硫和有害氣體的含量多少而定,以確保用量的經濟性。

其反應方式為:

CaO+SO2----CaSO3

CaO+2HF----CaF2+H2O

④活性炭噴射系統

活性炭用來吸附煙氣中的重金屬、有機汙染物等,活性炭的噴射點設在除塵器之前的煙氣管道上,沿著煙氣流動的方向噴入,隨煙氣一起進入後續的除塵器由布袋捕集下來。該系統需連續運行,以保證煙氣排放達標。

⑤袋式除塵器

當煙氣離開混合煙管後,進入布袋除塵器的進口集管。布袋除塵器的進口擋板均勻地將尾氣分佈到各個布袋,同時讓重量大的顆粒直接掉入灰鬥中,輕的顆粒隨煙氣流向布袋。當氣流流過布袋時,煙塵被布袋攔截於布袋外表面,乾淨的氣體從布袋出口抽出通過風機和煙囪排入大氣。

7、廢液的處理

本工藝產生的廢液主要來自生活垃圾本身產生的滲瀝液。本工程在垃圾集料平臺設置了垃圾滲瀝液收集池,對收集到的滲瀝液噴灑到垃圾上一起進爐,不影響碳化效果,滲瀝液不需另外處理。

由於碳化熱解爐特殊的工作原理,並且物料進爐後有一個烘乾過程,所以垃圾熱值達到1200Kal/Kg時即可進行正常碳化處理。根據對當地生活垃圾物理成分分析,完全可以達到要求。即使在陰雨天等極端情況下,雖然垃圾含水率會增加,並不會影響碳化效果,只是處理速度會有所降低。

8、廢渣的處理

本工藝產生的廢渣主要是垃圾碳化後所產生的爐渣和篩下物以及少量飛灰。爐渣主要為垃圾燃燒後的殘餘物,其產生量視垃圾成分而定。由於殘渣是通過高溫焚燒形成的產物,一方面自身具有一定的強度,相當於成品水泥的110號,另一方面高溫焚燒徹底,無汙染,可作為原料配比製成免燒磚或運至水泥廠綜合利用。本項目因產量較少,不考慮綜合利用,可做路基土、覆蓋土等。

如果生活垃圾的灰分高,可進行簡易的篩分處理,篩下物主要是灰粉質等無汙染物,可與爐渣一起用做路基土、覆蓋土等。

第七章 環境保護

一、除臭除塵系統

該工程廢氣產生點為垃圾投料系統和垃圾分選系統垃圾制肥系統,廠房為全封閉設計,採用定點負壓除臭系統,採用植物液噴灑系統除塵除臭,預處理系統的垃圾分選系統和垃圾投料過程中散發出帶惡臭氣體及粉塵較大的區域,經除臭劑通過專用設備及霧化裝置噴灑到異味空間,通過定時霧化噴灑除臭劑,吸附異味分子。車間採用強制通風負壓吸風,由於抽風機的作用,整個車間相對密閉,車間呈負壓狀態,臭味得到有效控制。

二、噪聲防治措施

農村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站廠房內主要的噪聲源為如泵、風機、空壓機等動力機械性噪聲。項目擬採取的噪聲防治措施如下:

(1)工程設計上選用低噪聲生產設備,特別是風機的選型。

(2)在廠區的總平佈局設計上,考慮採用低噪聲的設備儘可能減小噪聲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的影響。

(3)鼓風機及引風機安裝基礎進行減振處理,風機加裝隔聲罩以及消聲器,確保隔聲和消聲綜合降噪。

(4)農村內有綠化灌木種植,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可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

三、廢水處理

廢水經收集後,必須集中收集統一處理(可以淨化生物處理或運往汙水廠集中處理),避免廢液汙染環境。

通過採取以上處理措施或處理方式,本工程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和廢水及噪音的排放是完全可達到和符合國家及地方上的相關標準。本工程的建成不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汙染。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根據目前農村居民投放垃圾為直接投放到農村樓下的垃圾桶內,考慮到居民的習慣和常規性,公司還建議配備一臺垃圾桶收運車。

五、投資效益

(1)如農村垃圾處理站的處理能力按3噸計算。其平均按每人每天產生1公斤生活垃圾計算,一天產生3噸垃圾,一年產生1095噸垃圾,能生產有機肥300噸。其有機肥可按市場最低價500元每噸其利潤可觀。500*300=15萬/年。

(2)如每天按照30噸計算。其平均按每人每天產生1公斤生活垃圾計算,一天產生30噸垃圾,一年產生10950噸垃圾,能生產有機肥3000噸。其有機肥可按市場最低價500元每噸其利潤可觀。500*3000=150萬/年。

(3)生活垃圾處理費當地政府補貼。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第九章:運營模式

一、設備銷售採購

1、由我公司全方位提供技術服務,協助項目方完成各種手續。

2、協助項目方爭取項目申請各種優惠政策。

3、根據實際項目設計配套設備交鑰匙工程。

二、公司投資建設

1、以PPP或BOT方式合作,企業全額投資,總投資約xxx萬。

2、土地無償劃撥,佔地面積xxx平方米。

3、給與每噸不低於各種垃圾平均xxx元以上的處理費。

4、協助申請國家、省、市扶持資金或專項資金。

5、協助辦理該項目一切相關手續。

第十章:配套基礎設施

一、【土建】

1、 主生產建築為鋼砼及輕鋼混合的半敞開結構。

2、 界區內工程設備總建築面積最低約為 100 平方米。

二、【電氣】

1、 配電設計:

從現場業主提供的的高低壓配電室送入垃圾處置廠房的配電控制立櫃,本工程項目用電負荷為裝10-16KW或以上(根據配置)。

2、保護方式:

低壓母線採用 DW 型空氣開關作短路保護,電動機採用 DE 型空氣開關和 RT 型繼 電器作短路及過載保護。

3、照明及接地:

在保證照度的前提下,優先選用高效,節能型燈具。電氣設備正常不帶電的金屬外殼均需可靠接地。將引入線中性線接地,所有電氣設備的外殼接地,接地電阻應小於 4Ω。

三、【給排水】

1、設備給水主要考慮 20 立方米循環用水。

第十一章 消防、職業衛生與安全

一、消防:

本項目主要建築包括聯合生產廠房。設備生產廠房最高不超過 10 米,該廠房的生產類別暫定為丙類,建築物耐火等級按二級設計,廠房的主要受力構件(柱、梁)塗刷耐火塗料,保證達到耐火等級三級。其它建築物的生產類別和耐火等級按建築防火規範要求執行。

主要通道處佈置 MFA5 型手提幹粉滅火器,共 5 支。

二、職業衛生與安全:

職業衛生與安全主要依據以下相關的國家法規:

1、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

2、 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範(GBJ87-85);

3、 工業企業建設項目衛生預評價規範。

三、本項目設計中主要考慮的衛生與安全措施:

1、對垃圾預揀過程中加環境除臭、滅菌劑。對垃圾進料口區設微負壓發生裝置防止臭氣外溢。

2、 對噪聲源採用隔聲、減振或消聲措施。

3、 在設備的轉動部件裝設安全防護罩、防護欄杆或安全梯,並設有明顯的指示標記,以提醒注意。

4、 凡電氣設備均有漏電保護和接地裝置。

5、 凡需要檢修維護的場所均設有相應電壓等級的低壓電源。

第十二章 項目選址

農村內重新規劃用地符合國家要求(根據具體)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第十四章:結 論

一、本方案的編制依據:

1、 《“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2、 《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徵求意見稿)》。

3、 《“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

4、 《汙染源治理專項基金有償使用暫行辦法》。

5、 《關於推進城市汙水、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的意見》。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注:表中工程建設進度不包括審批時間。

三、總 結

農村目前由於量小收集難,幾乎是垃圾不分類,並且中端還是垃圾混合收運模式,還給當地政府才來了嚴重的財政負擔。因此急需建設能夠滿足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要求的生活垃圾處理案例,該技術將農村及城鎮生活垃圾就地無害化減量化處理是最完善的方式。該技術設備的運用不僅節約了政府大量的財政支出,包括農村居民分類積分兌換的支出,農村垃圾收運人力財力,垃圾中轉站投資建設費、垃圾壓縮設備費等;還徹底實現了農村垃圾就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的目標,為農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環境;而且建立科學的農村垃圾處理示範模式,實現資源化、產業化的目標,為當地推廣農村垃圾處理起到了示範作用。

農村生活垃圾就地處理變廢為寶是當今社會低碳生活的重要舉措之一,引導居民共同參與混和是垃圾-分類是資源的系統工程,而政府部門必須支持企業建設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程案例,為創造環境友好型城市而共同努力。實現垃圾無害化以及資源化,實現變廢為寶、保護環境的綜合利用目標,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和一定的經濟效益,對於農村及城鎮的發展及提高市容環境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建設農村垃圾就地分類處理項目是完全必要的,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我國農村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的模範工程。

技術諮詢:18730389372(楊)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