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阳太守到抗疫医圣——张仲景人生的抗疫传奇

立德、立功、立言,从太守到医圣,张仲景用人生书写抗疫传奇。


从南阳太守到抗疫医圣——张仲景人生的抗疫传奇

▶ 南阳医圣祠的照壁,照壁的背面刻写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


少无官宦志·悬壶济世间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也是当前疫情形势严峻的南阳。


从南阳太守到抗疫医圣——张仲景人生的抗疫传奇


东汉后期是一个瘟疫横行的时代。

中国历史上瘟疫大流行的高峰期有两段时期,其中一段便是西汉末期至东汉时期。

东汉末年的30年间,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共12次。

公元157年中国人口为5650万,而公元280年仅存1600余万,锐减了3/4。在疫情最严重的中原地区,人口仅及百年前的1/10。

曹操次子曹丕曾写道:”疫疠数起,士人凋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与王朗书》)

他的弟弟曹植描述当时的惨状为:”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说疫气》)

这是一个现代人难以理解的场景,就像现代都市小学生想不通非洲的饥儿为什么会瘦的皮包骨。


从南阳太守到抗疫医圣——张仲景人生的抗疫传奇

▶ 公元2世纪末,欧洲也暴发了大瘟疫,瘟疫最严重时罗马城每天死亡约2000人。


刘秀光复汉室后,大兴教育之风,“四海之内,学校如林”。(班固《东都赋》)

南阳是刘秀的“龙兴之地”,又是全国的中心大城市,其学校更多于其他郡,张仲景出身官宦家族,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从小便博览群书。

在当时的年代,医生是“低贱”的职业。

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文化一直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而儒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崇尚官文化的文化。

一般来说,张仲景应该刻苦读书,谋得一官半职,光耀门庭。而张仲景却选择做一名好医生。

按照史料的说法,是他曾读到“扁鹊见残桓公”的典故,对扁鹊很是敬佩,“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小便埋下了当医生的愿望。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记录在了他后来的《伤寒杂病论》的序文中: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颅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张仲景的家族原本是超过200人的大家族,但在10年间死去的人达到了2/3,而死于伤寒病的竟占到了7/10。正因为感受到家人夭厄的切肤之痛,张仲景才决心发奋学医,博采众方,最终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伤寒杂病论》。


大医担大道·民命重于天

东汉灵帝在位时,张仲景被举为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定为通今达古的饱学之士,人称张长沙。但他后来却把太守一职,做成了一名医生。

在当时,长沙属于“烟瘴之地”,疾病多发,是瘟疫重灾区之一。作为太守,张仲景除了处理公务外,其他时间就是研究医术和看病。

由于当时是封建社会,官箴规定太守不得擅进民屋。张仲景就主动配药,并且在衙门门口熬好药汤,义务分发给老百姓。

到了后来,他干脆在当地的衙门里坐堂,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当地的百姓都可以到衙门求医,这种行医方法,也让他有了个绰号:坐堂医生。

这也是如今各地中药店多称为“堂”的原因。后代中医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为了纪念他,也把自己开的药铺称为“堂”。“堂”则逐渐成为了中药店的代名词。


从南阳太守到抗疫医圣——张仲景人生的抗疫传奇


在长沙任职期间,除了长年行医的经验外,他还认识了许多地方名医,医术得到了快速的精进。

到了东汉末年,北方内战愈演愈烈,张仲景辞官回乡,准备撰写他医学生涯最重要的著作《伤寒杂病论》。

返乡时正值腊月,途中张仲景遇到了很多无家可归的穷苦人,衣不蔽体,连耳朵都长了冻疮。见状,便研制了医治冻疮的方子,名为“祛寒娇耳汤”。他与徒弟架棚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穷人,病人吃后不久便可痊愈。

后来为庆祝耳朵康复和纪念张仲景,人们便仿制“娇耳”的样子做食物,在大年初一吃,如今,“娇耳”已演变为中国饮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称其为饺子。


从南阳太守到抗疫医圣——张仲景人生的抗疫传奇


辞官后,张仲景生活在岭南区域,当时中原的战火并没有波及到岭南,《伤寒杂症论》这套书就是在那里完成的。


辨证立八纲·大论著伤寒

汉代的许多典籍对当时的疫病都有描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症论》。

该书有397法,130方。不仅论述了狭义伤寒证治,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论述了瘟疫证治,其对疫病的认识及治疗、预防、调护思想,对后世疫病学的发展开辟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在疫情的诊断方面,张仲景首创六经传变辨证法。他认为,瘟疫从身体浅表的太阳经,传入阳明、少阳,进入阴经太阴、少阴,最后深入厥阴。这与现代中医临床诊断流行性出血热的思路是相似的。

就像我们今天所认识的黄疸性肝炎有发热期、黄疸期、恢复期一样,一种疾病在不同的阶段自然会有不同的征象,而在征象的背后必定存在着不同的病变机理。

从南阳太守到抗疫医圣——张仲景人生的抗疫传奇

在疫情治疗方面,对应不同阶段的病情,他开发出了相应的方剂:太阳病———麻黄汤等,少阳病———小柴胡汤等,阳明病———白虎汤等,太阴病———理中汤等,少阴病———四逆汤等,厥阴病———乌梅丸等。这些方剂不仅在后来无一例外地成为了中医的经典名方,而且演示着方剂的组成规则。

后世治温病者,从《伤寒论》中引用了很多的治法和方药,如《温病条辨》213首方中,有80多首就是《伤寒论》的原方及其加减方。

建国初期,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使用白虎汤加苍术治疗乙脑,疗效颇佳,可见,伤寒论的治疗思想为后世瘟疫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治疗瘟疫的方法甚至传到了欧洲。欧洲最早的治疗黑死病的方法,就是通过到过中国的阿拉伯人,翻译过去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欧洲学者李约瑟曾赞叹说:“他(张仲景)是一个拯救了欧洲命运的人。”


从南阳太守到抗疫医圣——张仲景人生的抗疫传奇

▶ 李约瑟与妻子鲁桂珍结婚照


在瘟疫传播途径方面,仲景写道:“榖饪之邪,从口入”、“时疫由口鼻而入”。还将虫兽所伤列为病因之一。这比后世医学认为瘟疫可经水、饮食、虫媒传播早数千年。

在瘟疫预防方面,两千年前的仲景便建议众人强身健体,注重饮食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从入其腠理”、“秽饭、腐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如今成为常识的知识,在两千年前是他超越世人的智识。

除了瘟疫学,张仲景在方剂学、中医药炮制学和制剂技术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他制定了诸如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理阴阳等若干基本治则,并首创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范例。

中药大多是生药,有的还具有毒性或烈性。他在组方用药时非常重视药物的炮制,不仅保证了用药安全,而且充分发挥了药效而达到治疗目的。


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传

东汉后,魏蜀吴归晋,中国盼来了阔别百年的统一与和平,医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张仲景开始挤进“圣”的行列,最早是在金代的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明确提出:“仲景者,亚圣也”

金代医学家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药方论》自序中评:“惟张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实乃大圣之所作也。”赞张仲景为“大圣”。

一直到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南阳府丞张三异重修医圣祠时立碑,开始有:“先生讳机字仲景……谥医圣,南阳人。”至此,“医圣”大彰于世。

后人多用“医圣”对仲景表示敬意,清代医学家陈修园说得更为直接:“医门之仲景,儒门之孔子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