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股市重回6000点,散户能赚到钱吗?看完我如梦初醒

如果A股这次能到6000点,散户能赚钱?

股市赚钱当然很大程度上依赖行情推动,但最本质的还是在于自身交易能力和心态管理,如果这两个因素都不具备,给你个金山,你也守不住。

如果真的长到6000点,2015年股灾进场没有平仓被套的散户应该是会盈利的,因为上证到6000点但是个股的涨幅会有差异化;但是绝大部分账户扭亏为盈。

问题来了,是不是上证指数涨到6000点散户就一定会是赚钱从股市全身而退呢?答案是否定的,就算在上证涨到6000点的过程中,散户的账户会出现浮盈,但是只有少数散户会主动把浮盈提现离开股市的。因为多数散户交易股票没有制定出场的策略,只知道一哄而上的买什么时候退出头寸根本没有概念。

回到201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疯狂上涨,当时主流的观点是上证要到8000点甚至到10000点,此时就算我们账户的浮盈很大,依然少有人平仓。就是贪婪的人性使然。

贪婪的人性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不懂的落袋为安。

股市有一个概念叫做: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如果中国股市重回6000点,散户能赚到钱吗?看完我如梦初醒


锚定效应在股市的表现是:当大盘处于5000点的时候,行情跌到了4000点,此时多少人会以5000点为锚点,主观的觉得4000点是很低的价格,在这个价格买入是有很大优势的。其实4000点只是相对的低点不是绝对的低点。所以在行情反转的时候,散户的第一反应不是风险来临平仓出局,而是价格越跌,越觉得便宜,买入越多;结果就是亏损更大。

很多散户在股市中,心理变化通常是这样:价格再回到xx元我就平仓;原本是盈利的现在亏损的怎么能平仓;价格回到不亏损就平仓;已经亏损这么多还能跌,再亏点不算什么了。

总结:反思2015年股市的变化,很多散户的账户从盈利--大盈--亏损--大亏--被套(割肉)散户在牛市中能够挣到钱,但是能够全身而退却是少之又少。

股票整体是一种被低估的资产

这个题目看起来有点武断,让我们先完整的把本文结论给出:作为一个整体,普通股本质上可以看做价值被低估的一种证券。所谓整体是指全体股票的集合,或者具有代表性的指数比如沪深300,上证50指数。

下面我们解释这样一个结论如何得来

1,对于单一个股,或者公司,确实是存在很多的风险,比如各种经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竞争风险,技术风险,安全风险等等,这些经营的风险使投资个股承担的损失风险要比投资单一债券承担的损失风险大得多,于是人们要求股票的股息和收益率相对于债券的利息率要高很多,这样股票才有吸引力。这样很多股票的估值一直都比债券低很多。

2,个体的风险与总体风险的具有根本差别,作为一个充分分散化投资的普通股组合来看,这些个股的风险基本都被化解了,各行业确实兴衰起伏但因为分散东边不亮西边亮,依靠整体经济的增长,作为一个优秀企业公司的集合比如沪深300,上证50指数,长期是具有稳健,永续经营,长期增长的特征的。综合研究上证50可以看做成这样一只股票:ROE:10%左右,利润长期稳定增长没有大幅下降风险,财务和资本结构稳健,没有债务过高风险,预期成长性和GDP类似7%左右,分红派息率在30%左右。这样一个股票和债券的品质是相当的,其具有

永续,稳健的经济特征。

如果中国股市重回6000点,散户能赚到钱吗?看完我如梦初醒


3,股票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明显的向上偏误,换句话说,普通股作为一个整体长期趋势是看涨,原因如下:

(1)国民经济(GDP)的长期稳步的增长,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持续增长了40年,未来只要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走下去,经济还是会稳步增长,当然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这是因为规模变大了,这也是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

(2)企业将未分配利润进行再投入带来的利润增长,对于整体比如上证50指数,ROE长期维持在10%左右,那么每年70%的利润留存就能带来7%左右利润增长。

(3)持续的,温和的通货膨胀也会带来公司资产价值提升,进而带来股票价值的提升

投资启示:一个国家长期稳步增长的经济将带来股票价值长期提升,但我们不要纠结于某一个行业,或者单个公司,而是要适当分散的投资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和公司,当然具有合理的价格也是前提条件,只要买价不高,长期肯定是可以获利的,而分散策略就成了投资的必须策略,这来自与整体和个体具有本质的差别,一句话就是要做多整体中国经济,做多中国。

我们做股票到底挣的是什么钱?

我们做股票投资,其实是挣两部分钱,一个是公司利润增长,这是价值投资者做的事情。另一个是估值提高,这个一般是技术分析或者趋势投资者喜欢的。一般你能挣其中一个就可以发财了,如果运气好做了两个,那看看今年白酒股走势就明白了,这个要靠运气,和各人能力其实关系不大。

我觉得估值波动主要来自于行业发展的周期,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周期,因为所以行业都受整体经济约束,受整体经济发展阶段影响。

去年是分化年,你看指数可能有人说是熊市,但是看消费股,白酒股,又是牛气冲天。所以在便宜的时候买入,等估值修复卖出,我认为是比较好的策略。去年我做股票分析的时候就因为当时白酒股估值跌到历史下部,相对其他板块是便宜的,另外在经济不好的时候,白酒这样的消费股一般表现不错,因为大资金需要进这样的板块躲避,又赶上白酒市场表现不错,叠加业绩大增,白酒就一直高高在上。不过现在的白酒大多完成估值修复,像茅台甚至到了历史估值高点,所以后面的走势就不好猜测了,当然如果做长期投资,那么拿着也没什么,茅台未来三年的利润增长还是大概率的。

如果中国股市重回6000点,散户能赚到钱吗?看完我如梦初醒


投资中的定量与定性因素分析

为了投资的目的,对股票或者企业进行评估,总会牵涉到对质的因素的定性分析和量的因素的定量分析。极端来看,完全倾向于对质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的人会说,买入正确的公司(拥有良好发展前景,良好的行业,良好的管理),这些股票早晚会上涨。而在另外一端,完全强调定量因素的人会说,在一个合适(便宜)的价位买入,股票早晚会涨。

定性分析关注企业前景,行业情况,管理层因素等,而对于价格不太关注。定量分析关注数据,包括股票价格,每股利润,资产,股息等等从财务数据进行考察。而定性分析主要以费雪为代表,定量分析主要是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们。

定性关注好公司,比如企业前景,行业,管理因素等,但这些也可以用数据来表达:定性不仅仅可以是一些文字表述,我们也可以用数据来看,比如前景与成长性,我们可以考察近10年企业的ROE变动情况,和利润成长性,来预判前景。而行业情况,我们可以看利润的稳定性(利润下降次数与幅度),这些财务数据很容易看出,企业是周期还是非周期行业。而管理是否良好的因素也需要良好的财务和经营数据来支撑,任何一种定性分析也需要有财务数据的支持,而数据化的企业五大品质因子就是定性的重要参考。参考决定股票估值的五大品质因子。

定量关注好价格,关注安全边际:主要衡量指标有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这些,当然还有考察

净流动资产,净现金资产这些股票清算价值的方法,考察经营价值主要是用市盈率法,具体要求可以参考:投资第二门课:如何给企业估值

定量与定性的关系:

我们具体要采取哪一种方法,还是两者结合起来考察,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我们来看看大师怎么做的,按照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说法,他是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费雪,显然从定量定性两者的权重来看,巴菲特更加倾向于定量,而不是定性,也就是说他首先考虑的是好价格,其次才是好公司,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公司值得再高的价格都可以买入的。在投资中,安全边际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保护着本金,而安全边际取决于价格。当然定性也是必要的,因为一个企业确定前景不好,管理非常糟糕,夕阳产业,这些因素也会使得表面的便宜产生很大质疑

结论:对于投资,我们首先考察的是定量因素,即好价格,而这个好价格是用客观的数据和标准来衡量的,但好价格只是投资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好公司也是不可或缺的,而考察好公司,我们还是要从数据入手,来考察长期的财务经营数据和五大品质因子,这样一个顺序才是合乎逻辑的。从投资体系上来说,是以格雷厄姆为主,而费雪为辅


如果中国股市重回6000点,散户能赚到钱吗?看完我如梦初醒


反向的时候 , 你才可以从容不迫

当人类遇到危机和机遇的时候,本能会告诉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做同样的决定和动作,这就是羊群效应和乌合之众本来的样子。

我们人类基因来源于古老的猿人祖先,远古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工具简陋,人类要得以存续必须结伴而行,这样才能狩获比自己大和威猛的猎物,生命营养才能得以延续;遇到危险的时候,才可以不至于落单,生命才可能得以保存。

于是人类进化到现在,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羊群和乌合的形态在人类的基因里面一律是正态分布中的大多数,于是在资本市场的博弈里面,韭菜是一波接一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铁律,没有例外。

如果中国股市重回6000点,散户能赚到钱吗?看完我如梦初醒

切合今天的主题,反向的时候,你才可以从容不迫,这就是反人性,但这是资本市场博弈能够成功的基础。

大盘大涨, 赚钱效应明显,身边很多朋友才开始慌不择路的问我,是不是牛市要来了, 要不要现在进去赚一波,我无法回答,对我来讲,无所谓牛熊,熊市是来布局的,牛市是来兑现的,我熟悉的一些个股,几个已经翻倍,没有翻倍的,目前也不低了。当然也有低的,我都不会做推荐。 尽管大盘现在仍然处于低位,但是有些优质个股,已经不便宜了, 从一个侧面来讲,对真正的价值投资来讲,市场没有牛熊之分,只有价值和价格背离程度之别。股票背后的企业在未来几年所创造的价值折现远低于目前价格的时候,就是卖出之时,反之就是不断买进的时候。

回想去年下半年市场的风声鹤唳,一片哀嚎,我时刻在提醒自己,机会真的来了,不要害怕继续下跌,越跌越安全,现在我要做的就是不断买入,对我等一般散户来讲,这个时候股本才是最最重要的资源,此刻我才能理解巴菲特为什么一直保留巨量现金在手的部分含义。

于是我大胆的动员家里人,把他们的各种存款和理财有多少就收集多少,全部搬家到股票里面,每月薪水定投股票,这是目前我最成功的决定。

用投资面馆的思路买股票

今天说的投资面馆,都有其理论的影子。

然后,我的总结是以下两层。

第一层,是用最基础和单一的逻辑,决定是否买入一家面馆的股份。

抓住盈利的单线条逻辑,“因为什么,所以这家面馆股份价格要涨”。

只要逻辑够强,上涨把握就够大,赚钱基本没悬念。

比如某个真正的牛人给你说某家面馆肯定能做大,他说得言辞恳切,你听得心潮澎湃。而在此之前,你也早已对这个人有了充分的认可。随即跟着投资,然后赚了。

逻辑也很简单,因为他投资很牛,我信任他,所以这笔生意几乎稳赚。总结下来就是,

因为认可人,所以投资赚钱

在很多年前买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人们,几乎都成了百万、千万乃至亿万富翁。

再比如,你发现一家面馆开在交通要道——火车站出入口。由于店铺签约早,租金很便宜,致使这家面馆经营起来成本较正常的店面要低非常多。

这种情况下,即便厨师煮的面巨难吃,店长是猪一样的选手,恐怕也挡不了面馆的财源滚滚。

成本低,是这家面馆赚钱的根本保障。因为成本低,所以赚钱没悬念。不要小看成本低,这是可口可乐纵横全球无敌手的根本大法。

再比如,你在某个繁华的街区,发现只有一家面馆,且因为各种原因,该地区只能开这么一家。

这时候面馆就具有了垄断性。在垄断的情况下,参照上一条,即便厨师和店长都是猪队友,也难阻面馆盈利。


如果中国股市重回6000点,散户能赚到钱吗?看完我如梦初醒

结论就是,因为垄断,所以赚钱。类似于巴菲特的喜诗糖果。

再比如,你知道某个餐饮集团的店长非常牛,开发及管理能力特强,此前面馆开一家火一家。他现在又开了一家,所以你断定这家面馆会火。

那么,投资逻辑就是,因为管理团队非常强,所以大概率赚钱。

再比如…

类型非常多,当你发现一家面馆绝对的闪光点,然后据此投资,赚钱的概率就会非常大。

认准一个目标前行,这是投资面馆赚钱最简单的方法,通常很多时候也是做事成功的方法。

第二层,是在第一层次基础上的延伸,从单点逻辑延伸到多点逻辑的相互印证。

咱们继续说投资面馆。

如果你发现一家成本很低的面馆,但你还是心有疑惑,决定去深入地发掘一番。

你想了解它在客户中的评价,就去周边商店和店员聊天,问他们平时吃饭在哪,对面馆有何评价。

你想了解它周围环境,就去周围逛了一圈,看商圈是否成熟,消费档次在哪,面馆在商圈中位置是否显眼。

你想了解它管理水平,就去吃了几次面,看了下员工的精神面貌。

最后,经过几个关键要素的综合评价,发现这是一家处在火爆商圈、区位好、客户评价高、员工精神面貌佳的公司。

翻译过来,就是行业景气度高且容易受益,客户结构稳定,公司管理水平高的好公司

通过多点印证,最终证明这家面馆值得投资。

这一点表现在股票上,就是通过其他公司的财报,看到这家公司的身影,看到客观条件下的该公司,看到客户乃至同业眼中的该公司。通过多角度,多点式的协同印证,最终勾勒一个更全面的投资图谱。

另外,如果多个多点式的交互印证,都成为强逻辑,也就是上述第一层中的几个闪光点全集中在一家公司上。

毫无疑问,20年一遇的投资机会就出现了。

这个有具体案例,比如茅台被称为A股无死角的公司,是有原因的,以后说。

而且,在不同公司的相互印证中,还能逐渐梳理出行业的起伏脉动。

你会对上市公司、行业周期、增长和收缩,有更深刻的理解。


如果中国股市重回6000点,散户能赚到钱吗?看完我如梦初醒

投资股票靠信心

七亏二平一赚,这是股市的丛林法则。当我们的收益率和市场上其他高水平的投资者表现对比(私募)或者股指,收益率比他们高的时候可以极大增强我们对未来投资的信心。这一点尽管遭遇过股灾和大熊市我始终没有怀疑过我们投资能力。 这几年听多了很多股神为什么没有买股票,他们的答案不是没有时间就是没有闲钱,于我而已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他们没有信心能够在市场上持续赚到钱而已。 没有时间,如果是叫他们去挖煤估计没有时间是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说去淘金的话估计铁饭碗都会丢掉一头扎进去。

所以他们是害怕没有信心在市场上淘到金子而担心有可能是去挖煤掉进深坑。 没有钱的原因更是讲不通,如果他有信心在市场上赚钱,有可能会砸锅卖铁变现去投资或者负债(有信心收益覆盖利息成本)去投资来改善生活。

我在之前认识一个股友戴2万元的浪琴手表却不买一分钱的股票还向老板预支工资来生活。 如果股神他有信心在市场上赚大钱就会折价1.8万卖了那个手表然后投资股票,三五年后可以买几个同样的手表或者不用预支工资就可以大大改善生活了。 总而言之,如果你认为你的投资股票能力非常不错,能够自信在市场上持续赚钱,你就应该倾其所有买入它来改善你的钱包问题。而不是说没有时间没有闲钱或者其他扯淡的理由-讲白了就是没有信心。

如果你没有在这个市场赚钱的信心,或者没有做好承担亏钱风险的准备,请趁早远离这个市场。因为你就可能是那七成里面的一个。

投资中致胜的关键

什么是投资中致胜的关键,不是强大的财务分析能力,不是手脑通天的信息获取能力,不是堆积如山的学历学位证书,不是资金量的多寡,甚至不是掌握企业经营的全部细节。真正决定投资者能在投资企业中长期获利的根本关键,就是投资者对大势的把握。现在很多投资者把时间都用在研究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上,在不断研究中迷失自我。看似每天勤勤恳恳,实则和看k 线,听消息一样,做了一堆无用功,甚至是负面的工作。什么是无用功?

①我先拿财务分析来举个例子。自打我投资以来就一直对财务分析比较痴迷,我会把企业近五年的财报都读完,甚至读完附注的每一个字。但我越来越觉得,财务只是投资的基础,根本不是投资的关键,很多人甚至不是很懂财务也可以做投资。就比如你买了一家企业的股票,但你发现第二年企业的应收账款涨了很多,你卖不卖?企业的货币资金积压运用资金不当你卖不卖?企业员工工资不正常暴涨你卖不卖?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突然大减,小于了企业净利润你卖不卖?甚至企业的投资资产出现了大规模的亏损你卖不卖?你根本就没法通过这些来做判断,总不能因为一年的财务出现问题就,选择出售企业,或者某年的财务好看就买入企业。那还怎么长期投资?那既然这些信息根本就不能作为你的投资支点,那翻来覆去的研究,甚至细节到每一笔计提的计算又有什么用呢?到头来反到觉得自己很了解企业,在真正转变时做出错误的决定。


如果中国股市重回6000点,散户能赚到钱吗?看完我如梦初醒


②在说说对企业细节分析的无用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痴迷的阅读企业的信息,因为很多投资大师都说,想要做好投资就应该管理层一样,甚至比管理层更了解企业,我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我根本就理解错误了,所谓的了解企业根本不是在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上,对企业进行分析。比如投资个企业,今天它和谁谁谁合作了,明天又有并购了,后天管理层又因为贪污被撤了,然后过几天又开展了什么活动。天天看这些消息真的有用么?真的能帮助我们投资企业么?答案是一点都没用,难道就因为某个合作利空了就卖企业,某个管理层被抓了就卖企业,某个宣传活动做的好就加仓吧。还有一些宏观信息,就像打贸易战,很多朋友都写了一些贸易战对这些企业的影响,对那些企业的影响,难道因为这些那些的影响就要卖么?那当初为什么要买呢?那如果不卖那分析了这些又有什么意义?都说要长期持有,那这样的话可能就一直是卖了买,买了卖。所以在选企业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我们要知道长期来看宏观关键的好坏是会相互抵消的,最后还是拼企业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