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徐庶出走是因为母亲被俘吗?

谢龙


无论是在演义还是正史上,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的直接原因都是:老母被曹抓。

不同之处在于,正史上,徐庶是在诸葛亮来了之后才离开刘备的。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三国志诸葛亮传》

那么徐庶离开刘备是否还有深层次原因呢?

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

这就是说不满意的不仅仅是关羽张飞,可能还有糜竺孙乾简雍,甚至徐庶。

所以,《三国志》上面交代的是徐庶母亲被抓走,他心如死灰,方寸大乱,只好辞别了刘备,投奔曹操。但这其实是可以讨论的,因为徐庶到了曹操那边并没有一言不发,反而当上了靠说话吃饭的御史中丞。


一个男人不容易


我是生活问道。

三国演义中徐庶的出现宛若惊鸿一瞥,在留下几场酣畅淋漓的指挥作战的风采后,便去依附曹操,而且终身不设一谋。



徐庶原名徐福,徐庶的名字是后来改的,还曾经用过单福这个名字。

徐庶颇符合那个年代的侠义古风,这一点和东吴的吕蒙倒是有几分相似。年轻时只知道恃勇斗狠,终因误伤人命被捕,虽然得以逃脱,但是被迫改了名字。也是因为这件事,彻底改变了徐庶的人生。

徐庶拜师郑玄等人学习典义,191年,由于董卓之乱,又逃到了荆州,师从司马徽等人研习韬略。

诸葛亮在公元195年到的荆州,此时的诸葛亮仅仅只有14岁。按照年份推算的话,这时候的徐庶应该至少有30岁左右,但是在诸葛亮到荆州后不久,徐庶就与诸葛亮成为好朋友。


刘备到了荆州之后,徐庶其实就留意到了刘备。最终在刘备和司马徽见过面后,确认了刘备的确是旷世英才之后,徐庶决定辅佐刘备。

而且,诸葛亮并不是徐庶投奔曹营时才推荐给刘备的,而是徐庶到了刘备那里没多久就推荐了诸葛亮,并且同刘备一起把诸葛亮请出山。


《三国演义》中对徐庶投奔曹营的描述是因为母亲被曹操扣为人质,不得已而为之。

这样写既对,也不对。对的是曹操的却扣押了徐庶的母亲,不对的是,曹操并不是使用阴谋诡计扣押的。


公元208年,曹操彻底平息了袁绍的势力之后,转而开始对荆州发难。

荆州是长江以北唯一一块尚未被曹操征服的乐土,曹操自然不会放过。

荆州原本兵力并不弱,可惜刘表偏偏在这个时候病死。刘表一死,彻底打乱了刘备和诸葛亮制定好的计划,只有不顾一切的逃亡。

刘备的逃亡是有整个樊城和新野的百姓追随的,其中也包括徐庶的母亲在内。

曹操一生只犯一次错的彻底的错,那就是征讨徐州时对徐州展开的大屠杀。这次屠杀不但把诸葛亮这个旷世奇才拱手送给了刘备,还让大批的百姓逃难到了荆州。

因此,才会有闻听曹操兵到,荆州百姓整体逃亡的现象出现。


曹操这次没有犯徐州的错误,对于抓捕到的百姓没有滥杀,而是经过甄别后予以放回。

徐庶的母亲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甄别出来的。

曹操对徐庶的大名早有耳闻,再加上曹操本是爱才之人,因此命人写信给徐庶。当然了,也不是小说中描写的模仿徐母的笔记那么玄幻。

中国传统文化中犹为看重孝道。

知道自己的母亲在曹操那里,徐庶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前往曹操那里效命。这种情况下,刘备也无法强留。

归根结底,徐庶在这时候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刘备和曹操中间的一张牌。


生活问道


是的,徐庶,字元直,河南颍川人。为人足智多谋,善于剑术,为人仗义,是刘备的第一任谋士,有王佐之才。向刘备推荐了好友诸葛亮。在曹操在出征要灭刘备时,徐庶便和刘备,诸葛亮等人同行。


但在曹操南下时,其老母在当阳长板被曹操所抓,为尽孝道,徐庶就离开刘备去到曹操帐下,离开刘备时,他指着自己的心对刘备说:本想与主公共创霸业,但老母被那曹操所抓,我心已乱,便离开刘备而去。


决定一生不为曹操献半点计策…


笑看历史长河


首先来说这是一个罗公的演义故事。其实历史上并非如此。徐庶其人却有,但其经历和过程并非小说中所叙述的这样。

真实的故事我们可以查看历史记载。

真实的事实是这样的:

徐庶这一生也就在刘备时期辉煌过,等来到曹营之后就逐渐没落了,不愿辅佐曹操什么的当然都是小说家言,他当年选择离开当然不全是为了尽孝,那只是一个合理的借口,他只是看到刘备被击溃,认为在这里没有了前途才走的,然而令其没想到的是,刘备居然奇迹逃生,然后又奇迹般的崛起了,如果他还留在蜀汉,地位估计不会在孔明之下。

小说美化了徐庶,也演义了走马荐诸葛的美谈。又假借徐庶孝子之名,来烘托他离开刘备投奔曹操的经历。


梦圆史话


首先,我们还原一下历史上的真实情况。《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曹操南下,刘表次子刘琮不战而降,当时,徐庶与刘备屯于樊城,听闻此事后,刘备率众南行,徐庶带家眷与诸葛亮一起随刘备逃亡,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上,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军所掳,徐庶为了保全母亲,辞别刘备,前往曹营。” 显然,在历史上并没有曹操伪造徐母之书,骗徐庶投降曹操的桥段,而且也没有记载表明刘备对徐庶的离去感到悲伤。徐庶对刘备说的话还是很漂亮的“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显得自己是如此身不由己,还为我们留下了“方寸大乱”这个成语,不过刘备对此的态度却毫无记载。 徐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高人一筹的神机妙算,让刘备心悦诚服,也让众将刮目相看。刘备逢人便夸徐庶有王佐之才,自己得到他实乃天幸 。徐庶却表现出谦让、冷静、低调的一面。他说自己比起“卧龙”诸葛亮来简直不值一提。诸葛亮的才学、智术、品格可谓古今少有 。若能得到他,主公就有问鼎中原的机会。随后,他向刘备正式举荐了诸葛亮。徐庶开始肯定是相信刘备的,所以还把自己的好友诸葛亮介绍给了刘备。然而,当荆州沦陷,曹操十万大军逼近,刘皇叔败走樊城,几无可依之处。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曾经追随刘备的人不外乎有三种去处,一是向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一样誓死追随;二是选择观望,看刘备的发展和荆州局势而定;第三种则是选择抛弃刘备,改投曹操。 徐庶来到许都后,发现这一切不过是曹操设的一个局, 也无可奈何,只能勉强留了下来。徐庶归曹后,心中依然留恋故主刘备与挚友诸葛亮 。尽管他足智多谋、才气纵横,但却始终不愿意为曹操出谋划策,更不愿意与刘备为敌。徐庶在曹魏十余年,虽然官拜中郎将、御史中丞,却始终和那位义薄云天的关云长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实则为母而屡屡违母之意,以母为托辞弃刘备而投曹操在今天看来必不是充分条件。唯一的解释就是徐庶已对刘备信心不足,有意转投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真是令人唏嘘,徐庶离开刘备,难道真的是因为他的母亲吗?这里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的答案,非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