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一)過去恐懼怎麼推動社會運行?人類怎樣與恐懼打交道

關於作者

弗蘭克·菲雷迪,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學教授,至今在其領域內耕耘,被學界內外贊為最活躍的社會學家之一,著有《恐懼文化》《恐懼政治》《知識分子都到那裡去了?》《偏執狂父母》等。

關於本書

22年前,弗蘭克·菲雷迪的《恐懼文化》一書問世,隨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人們為書中超前的觀點震撼不已。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超前的觀點得到了印證。現在,菲雷迪認為有必要再次出發,探討“恐懼”的命題。在新書《恐懼:推動全球運轉的隱藏力量》中,菲雷迪將過去的恐懼和現在的恐懼聯繫在一起,探討在我們被訓練得相信人類社會面臨的危險和威脅是不可估量且失控的這一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恐懼又是如何在當今社會發揮作用的。

核心內容

在過去幾千年裡,恐懼是怎麼推動社會運轉的?簡單說,為了整個族群的發展,人們一直在試圖消滅、戰勝或者管理恐懼。我們的道德體系、哲學系統和宗教文化,都或多或少是在恐懼的催化下產生的。就像前面說的,在過去幾千年裡,人類的整個文明庫,就像是一個管理恐懼的工具箱。

《恐懼》(一)過去恐懼怎麼推動社會運行?人類怎樣與恐懼打交道

前言

你好,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恐懼》。這本書主要說的是,恐懼,作為一種隱藏力量,是怎麼推動世界運轉的?

注意,這裡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隱藏,一個是力量。言外之意,恐懼是一種改變世界的強大力量,只不過,它發揮作用的方式是隱藏的。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我們想象一個場景。你早上起床,發現自己起晚了,害怕遲到扣工資,很想馬上出門。但照了照鏡子,又發現自己沒洗臉,害怕給同事留個壞印象。於是,你又趕忙梳洗打扮。出門時,你本來想打個車,但是又害怕堵車,於是選擇了坐地鐵。當你趕到單位之後,又發現今天的任務量很大,你擔心完不成,馬不停蹄的忙到了晚上六點。正當你準備起身走人的時候,又發現同事們都在加班,你擔心自己走得早,會影響自己的職場印象。於是,你也加入到加班的隊伍裡。好不容易熬到九點,下班了。你想吃個燒烤,犒勞一下自己,突然又回想起昨天在朋友圈裡看到的一篇十萬加的文章,說吃燒烤會致癌。擔心之下,你再次改變了選擇,決定吃輕食。

好,一天過完。你發現沒有,在所有的決策關頭,你的選擇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同一種情緒的驅使,那就是,恐懼。總是有某種害怕、某種擔心,在影響你的選擇。當然,每個人害怕的東西不一樣。但不能否認,每個人都在受到恐懼這種情緒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說,恐懼是推動世界運轉的隱藏力量。你看,它作用於社會的方式,不像經濟、政治那樣作用在宏觀層面,而是作用在微觀的,每一個具體的人的層面上。影響著每一個具體的決策和行為。而這些決策和行為累加到一起,又改變了整個社會。這種作用方式,就導致它的效果,很難在一個時期內內被量化,也很難被系統化的觀察到。

短期看不清怎麼辦?看長期。就好比你問,健身有什麼用?一天兩天,肯定看不出上下。但是,堅持個一年,效果誰都看得見。換句話說,要想觀察恐懼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我們也需要建立一個更宏大的觀察視角。站在人類文明進程的尺度上去探索,恐懼到底是怎麼推動人類社會運轉的?

這本書,做的就是這件事。你會發現,人類的很多文明成果,比如道德、宗教、哲學,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在跟恐懼打交道的過程中產生的。意大利哲學家詹巴蒂斯塔·維科曾經說過,所有的人類文明,都起源於恐懼。從這個角度看,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和恐懼的相處史。

本書的作者叫弗蘭克·菲雷迪,是英國肯特大學的社會學教授。他此前的全部學術生涯,幾乎都在跟恐懼這個話題打交道。在過去的20多年裡,他陸續寫過《恐懼文化》、《恐懼政治》等。光聽書名,你就知道他對這個話題有多執著。所以,要想研究恐懼這個話題,弗蘭克·菲雷迪應該是個不錯的人選。而今天解讀的這本《恐懼》,就是他的最新作品。

接下來,我將分成兩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部分,我們先談談有關恐懼的歷史,說說在過去的幾千年裡,人類是怎麼跟恐懼,這種與生俱來的心理相處的?在這段時間裡,恐懼又是怎麼塑造我們的社會的?第二部分,我們再把目光投向未來。說說未來,恐懼情緒存在的方式和過去會有什麼區別?我們又該如何避免它的干擾?

第一部分

首先,第一部分,在過去的幾千年裡,人類是怎麼跟恐懼這種情緒打交道的?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知道,恐懼這種情緒,是怎麼產生的?你可能會說,這要怎麼追溯?人類天生就懂得恐懼啊。沒錯,我們天生就能感受到恐懼。恐懼這種情緒,自從人類擁有自我意識的那天起,就已經誕生了。它是人類擁有的,最古老的情感。

這能追溯到上千萬年前。當人類第一次產生“我”這個意識時,產生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恐懼。因為“我”這個意識的出現,意味著,人類能夠通過同類的命運,來感知自己的命運。

什麼意思呢?我們來打個比方。你看,豬圈裡的豬,眼看著同類一個個被宰殺,為什麼不逃跑?因為它們的意識裡,沒有“我”這個概念。它們意識不到,有一天這會輪到“我”。但是人有。人類眼看著同類一個個死去,飽受傷病、災害、死亡的折磨,他們心裡很清楚,早晚有一天,這會輪到我。相應的,恐懼就產生了。

造成恐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毒蛇猛獸、火災、強大的敵人,等等。而這些恐懼的底層,就是人類最深切的恐懼,死亡。

本來,怕死沒什麼不妥。從另一個角度說,這其實也是一種能力。一個生物要想躲過進化的剪刀,要想繁衍下去,怕死這種能力必不可少。這是一切生物的本能

但是,跟其它生物相比,人類多了一個特性。那就是,人是群體動物。我們有族群。對個體來說,怕死再正常不過。但是,對於一個群體來說,假如人人怕死,那麼誰來走出安全區,向前探索?發生戰爭怎麼辦?誰來犧牲自己?

當然,這其中不乏天生的勇士。但是,社會需要的不僅這些隨機降生的勇敢者,更需要一個能夠批量、穩定、持續塑造勇氣的機制。換句話說,我們必須發展出一套方法,來對抗、管理,甚至戰勝恐懼。

在跟恐懼過招的過程中,我們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從某種程度上看,很多文明成果,最初的功能之一,就是人類用來管理恐懼的工具。人類的整個文明庫存,就有點像一個巨大的,管理恐懼的工具箱。

在這本書裡,作者主要說了三種,人類用來管理恐懼的方法。你會發現,即使在今天看來,這些方法,以及它們背後的一整套文化體系,仍然是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

咱們先說第一種制約恐懼的工具,是道德體系。也就是,把恐懼劃分到道德範疇裡,並且圍繞恐懼,打造一套道德體系。這套體系的核心就是,認為恐懼是一種懦弱、消極、讓人羞愧的東西,要想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要想擁有偉大的人格,就必須得戰勝它,拋棄它。說白了,怕死可恥。把恐懼劃歸到道德範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經很難追溯。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觀念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末。

為了強化這種認知,人們還想出了一堆方法。比如,蘇格拉底曾經說過,要想減輕士兵對死亡的恐懼,使士兵變得更加勇敢,應該把當時的詩歌傳說都審查一遍,凡是包含死亡恐懼的故事,統統刪掉。就連《荷馬史詩》裡描寫冥界地獄的部分,也應該刪掉。他甚至認為,應該禁止公開哀悼死者。假如非要哀悼,應該把這件事留給女性和懦夫來做。注意,這裡說的女性,還不是一般的女性,必須得是社會地位很低的女性。他認為,只有這麼做,士兵們才更能戰勝對死亡的恐懼。

當然,蘇格拉底的主張有點極端。但是,從這種做法你就能看出,當時的人們正在努力為恐懼這種情緒,塑造一個基本共識。那就是,認為恐懼是怯懦的,可恥的。這種共識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

直到20世紀初,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恐懼作為一種情緒,才逐漸脫離了道德範疇。那麼,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會改變人們對恐懼的認知呢?

作者認為,原因有這麼幾點。

  • 首先,戰爭的武器升級了,造成的傷害更大,更讓人畏懼。
  • 其次,戰爭的規模擴大了。以前只需要職業士兵。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可能隨時要調動大量的平民。而平民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他們對戰爭和死亡的恐懼,當然要更強烈。而最重要的是,社會的價值觀也在改變。因為這兩次戰爭波及到的平民太多,對無數個家庭而言,親人死於戰爭,這是個純粹的悲劇。相比道德層面的定義,這種切身的痛感,來得更刻骨銘心。
  • 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其它的原因,比如心理學的成熟,等等。這些原因共同作用,讓恐懼基本完成了去道德化。說白了,人們開始普遍認為,恐懼無關道德,它只是一個心理層面的問題。

好,這是第一種,人類用來管理恐懼的工具,為恐懼打造一整套的道德範式。讓人們覺得,恐懼可恥,必須拋棄。當然,雖然今天,恐懼已經脫離了道德範疇,但不能否定的是,由此衍生出的一整套價值體系,比如犧牲精神、大無畏精神,直到現在,仍然是人類社會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用道德範式來管理恐懼,這是情感層面的方法。在過去的幾千年裡,也有很多人想過,用理智來戰勝恐懼。這就要說到,

作者介紹的第二種,管理工具的工具,哲學思辨。也就是,用邏輯來告訴你,沒有什麼是值得你恐懼的,你本來就不該恐懼,即便是死亡。

其中有很多邏輯,即使是今天看來,也非常開腦洞,非常有啟發。

比如,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曾經說過,死亡其實沒什麼好恐懼的。原話大概是,死亡這個最可怕的惡魔對我們來說,什麼也不是。因為我們活著時,死亡不會到來。而死亡到來時,我們已經不在了。所以歸根結底,它奈何不了你。

同樣,在對神靈的恐懼上,伊壁鳩魯也有一套邏輯。他並沒有否認神的存在,而是認為,神和人類世界無關。因為眾神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得很開心。他們不會干涉人類的生活。而且你也不用害怕眾神會在來世對你施加什麼懲罰。因為人死之後,生命就沒有了。說白了,就是沒有懲罰的對象了。

再比如,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曾經寫過一本書,叫《論奪取生命》。裡面有這麼一段話,你聽聽看。他說,因為一千年前他還沒有出生,而痛哭流涕的人,你不覺得他是傻瓜嗎?

看到這,你看,邏輯沒毛病吧?後面這句更有意思。說的是,那麼因為一千年之後,他不會活著而痛哭流涕的人,難道你不覺得他也是傻瓜嗎?都是一樣的。你出生以前,你不存在。你死亡以後,你也不存在。這兩個時間段都不屬於你。你懼怕死亡,本質就跟你懼怕一千年前自己不存在一樣。從這套邏輯推演下去,你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由恐懼引發的哲學思辨還有很多,咱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這些哲學思辨都圍繞一個核心觀點,就是你根本不該恐懼,恐懼沒有存在的理由。

那麼,這種做法有多大的效果呢?遠的不說,就說上面這幾段話,我估計很多人聽的時候,都會覺得很有道理,但是聽完之後,真能讓人不怕死嗎?肯定不會。恐懼這種情緒依然存在。畢竟,這是人類最古老的本能。

顯然,消除恐懼是不可能的。恐懼就在那裡。但是,雖然消滅不了,我們可以管理它。假如能為所有的人,都制定一套統一的,有關恐懼的感受規則,恐懼不就被管理起來了嗎?所謂恐懼的感受規則,意思是,讓所有人都恐懼同一套東西,恐懼的對象都一樣,對這些恐懼的解釋,以及做出的反應也一樣。

說白了,就是把整個社會中,那些飄忽不定的,瀰漫在每一個人心中的恐懼,都蒐集到一起,集中放在一個容器裡,統一管理。

這就是今天要說的,第三種管理恐懼的工具,宗教。它的原理,就有點像現代的保險業。保險是把整個社會中,分散在每一個人身上的風險集中起來,放在一個池子裡統一管理。而宗教,是把所有的恐懼蒐集在一起,統一管理。

我們想象,所有讓人恐懼的事物背後,都有神明的旨意。相應的,只要我們遵從宗教的規則,比如做出懺悔、每日行善、不說謊話,這些恐懼就會減緩。

借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他說,恐懼不是被宗教創造出來的,宗教只是把它固化下來。把人類本來就有的,對飢餓、野獸、疾病的恐懼,固化成一套統一的解釋體系。

我們大概可以這麼理解,宗教在某種程度上,做了這麼一件事。把人們對一切不可控的事情,或者未知的恐懼,比如對死亡、疾病、自然災害的恐懼。把它們全部轉移到一個統一的對象身上,這就是神靈。說白了,就是你什麼都不用懼怕,你只需要懼怕神就夠了。

有關恐懼和宗教的關係,已經有很多前人的論述,這裡就不多說了。比如,古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說過,恐懼是創造諸神的前提。再比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姆斯說過,最早的造神者,就是恐懼。

注意,用宗教來管理恐懼,它的價值可不僅僅侷限在精神層面。有關恐懼的整套宗教解釋,還直接影響了現實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協作。塑造了人們的行為秩序。

假如把人與人之間的協作關係,比作一輛行駛的汽車。那麼,統一的目標,就是這輛車的動力系統。比如,我們都想賺大錢、都想出名,等等。這些目標,是我們協作的動力。但是,這輛車要想開得穩,除了動力系統,還必須有一套制動系統,讓它不超速、不跑偏。而約束這一切的底線,就是合作雙方,必須擁有共同的恐懼。

比如,在過去,法律系統還不完備的時候,怎麼確保人與人之間的誠信?某種程度上,靠的就是共同的恐懼。雙方都相信,說謊是一種罪,會遭到懲罰。要麼鼻子會變長,要麼死後會進拔舌地獄。換句話說,要想達成合作,至少需要兩個基礎,一個是共同的目標,另一個,就是共同的恐懼。

柏拉圖曾經說過,對神的恐懼,是法律存在的基礎。思想家們也一度擁有一個共識,認為對上帝的恐懼,對維持道德秩序至關重要。文藝復興時期,還流傳一句話,叫不對上帝感到恐懼的人不可信。

換句話說,恐懼催生了人類的宗教文化。而宗教文化,塑造出的一套統一的恐懼規則,又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協作。這就是咱們說的第三種,用來管理恐懼的工具,宗教。

好,以上就是第一部分內容。在過去幾千年裡,恐懼是怎麼推動社會運轉的?簡單說,為了整個族群的發展,人們一直在試圖消滅、戰勝或者管理恐懼。我們的道德體系、哲學系統和宗教文化,都或多或少是在恐懼的催化下產生的。就像前面說的,在過去幾千年裡,人類的整個文明庫,就像是一個管理恐懼的工具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