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凭一己之力杀死魏延的马岱,后来去了哪?结局如何?

justtheone


马岱虽然不如蜀汉五虎出名,也不如姜维、魏延这些人,但是在后三国时代依然是蜀汉的中坚力量,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马岱本身的武艺也是不错,也有许多优异的表现。

一、马岱的武艺定位

马岱,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马超的从弟。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马岱长期追随马超,征战四方,屡立功勋,在西凉军中马岱的武艺仅次于马超和庞德。

马超进攻潼关,马岱与钟繇照面不一合,钟繇大败,当然钟繇这个文官憨憨的去决斗也是够无聊。

马岱其实和魏延有过一次交手,魏延只道是马超,舞刀跃马迎之。与马岱战不十合,岱败走。延赶 去,被岱回身一箭,中了魏延左臂。延急回马走。马岱虽然武艺肯定不如魏延,但是二者相差并不多,十合只是诈败让魏延中计,最终诈败成功魏延中箭。

之后张飞赶到和马岱又是十合,能接住张飞十合的武将本就不多,而马岱这次依然是诈败,张飞准备追被刘备叫住。

除此之外马岱还有不少击败及斩杀二、三流武将的战绩,南中之战马岱与孟获照面,结果生擒孟获;马岱与忙牙长战一合,忙牙长被斩;马岱与曹魏将领陈造照面,陈造一合被斩。

可见马岱武艺很是不错,尤其是对那些武艺中等的武将,马岱的斩杀率是很高的。

马岱武艺已经很接近一流武将了,是一个优秀的准一流名将。

二、马丁琳(马岱)专治魏延(胃炎)

马岱最成名的一战就是一合突袭斩杀魏延。

演义中马岱斩杀魏延其实是靠诸葛亮的计谋,否则正面对决别说马岱就是姜维也不是魏延的敌手,魏延本来就是蜀汉武艺仅次于五虎的存在。

诸葛亮安排马岱动手除掉魏延这个人选的很好,因为如果选其他人比如姜维,魏延肯定就有戒心,马岱是半路加入蜀汉集团,并且当时马岱就归魏延节制,而诸葛亮死后,马岱按照计策对魏延马首是瞻,博得了魏延的信任,让魏延对马岱没有了戒心。

魏延带大军和杨仪、姜维等人对峙之时,杨仪依照计策故意刺激叫嚣魏延,说如果魏延敢大喊三声谁敢杀我,杨仪就投降。

铁憨憨魏延于是傻乎乎的在两军对垒前大喊了三声谁敢杀我,最后被马岱从后方杀出突然一刀把魏延给斩于马下,最终不可一世的魏延被武艺不如自己的马岱杀死。

三、马岱之后的去向

马岱在公元214年随马超归降刘备,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马岱在蜀汉阵营已经整整工作了二十一年,马岱生卒年不详,但是参考马超,马超在公元219年病死的时候已经46岁了,作为马超从弟的马岱最少也有三十好几了,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马岱估计自己也有五十多岁了。

马岱斩杀魏延后,史书只有一次记载,就是公元235年蜀汉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率众伐魏,为牛金击退。之后马岱再也没有在史书上出现,以马岱当时的年龄少则五十多岁多则六十多岁了,按照三国古人的寿命,估计马岱时间不长就病死了。


我家的猫叫皮蛋


此人是蜀国的悍将,在诸葛亮死后,他一举斩杀大将魏延,他更是独自北伐,但是在他北伐之后,他却神秘失踪。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在四川发现了他的坟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蜀国这员悍将的那些秘密。

这位蜀国的悍将就是蜀国的武将马岱,五虎上将马超的从弟,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马岱作为马超的从弟,一直跟着马超南征北战,却一直活在马超的光环下,鲜有出彩的地方。直到诸葛亮死后,他才崭露头角。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就北伐的问题产生分歧,他们相互指责对方谋反,最后刘禅还是选择相信了杨仪。

于是,杨仪派马岱带兵追击魏延父子,马岱一举将魏延斩杀,并且带着魏延的首级给杨仪复命。马岱斩杀魏延后,一战成名。很多人万万没有想到,曾经马超的小弟竟然也是如此厉害。从此,马岱不仅在史书上留下了响亮的名字,而且他也迎接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他不再是小弟,而是蜀汉的中流砥柱。



在马岱斩杀魏延后,据《晋书》记载:“(魏青龙)三年,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首级。”这时候,马岱独自挑起大梁,率领蜀军北伐,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并且从此之后马岱从史书上消失了。关于他消失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在诸葛亮死后,大臣们纷纷主张停止北伐,休养生息,而坚持北伐的马岱希望通过一次胜利来让刘禅支持继续北伐,但事与愿违,他最终以失败告终。战场上的失利,导致马岱失势,从此被雪藏,最后马岱在遗憾中死去。



马岱墓遗址位于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合之处,其墓虽不甚宏大,周围却是苍松翠柏,茂林修竹围绕。墓前有石桌祭台有石碑,碑高约二米,碑上刻有:“汉平北将军马公讳岱之墓。”墓室依山坡而建,封土高约3米。1950年,曾于封土下发现花边砖,砖上隶书“马岱之墓”字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密探零零发


马岱作为马超的从弟,属于刘备集团中凉州系的二号人物。当初,马超归降刘备时,本是希望和刘备合作,他帮助刘备平定西川,刘备帮助他反攻凉州,两人只算同盟关系。但后来在刘备、关羽和诸葛亮的压制下,马超逐渐沦落成为刘备的小弟,彻底向刘备臣服。

不过,刘备给马超所敕封的官职是骠骑将军加凉州牧,从官职来看,刘备也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凭借马超在西凉地区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将凉州也纳入到蜀汉的版图内。只可惜,蜀汉在最鼎盛时突然急转直下,随后马超、刘备先后病逝,夺取凉州的计划就此搁浅。

等到诸葛亮北伐时,魏延被拜为凉州刺史,从官职来看,诸葛亮所要传达的意图是,蜀汉北伐的目标,是借机夺取凉州,所以你魏延不要总想着打长安。当然,因为魏延是荆州人,在西凉地区并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诸葛亮就将马岱派到魏延身边做助手,此后马岱就一直跟随在魏延身边作战,也全程参与了诸葛亮的五次北伐。

后来,等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魏延因不满诸葛亮见军权交给杨仪,遂带兵私自撤离,还防火烧毁通往汉中的栈道。在魏延看来,诸葛亮见军权交付给杨仪,就是默认杨仪将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凭借杨仪和魏延的恶劣关系,等到杨仪彻底掌权,魏延肯定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他才冒险烧毁栈道,打算借司马懿的手除掉杨仪。



按照魏延所计划,他的先行撤退必然会走漏消息,到时司马懿肯定会率大军对杨仪进行追击,因为撤退的栈道已经被烧毁,杨仪很有可能会被司马懿追上,到时杨仪自然凶多吉少。当然,作为久经沙场的名将,魏延很清楚所有的歼灭战都会有生还者,搞不好杨仪也会逃出来。

所以,为以防万一,魏延亲率大军堵在褒斜道南谷口,这里是栈道被烧之后,回汉中的必经之地,在魏军追击之下生还回来的蜀军必然要经过这里,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展开阻击了,魏延命人在这里安营扎寨,只等杨仪的到来。

当时,魏延的先行撤退确实让杨仪差点遭到司马懿的围歼,好在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而栈道虽然被烧,但好在杨仪知道另一条通往汉中的小道,所以最终有惊无险。而当杨仪的大军出现在魏延面前时,魏延当场惊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一手制造的险境中,杨仪的大军竟然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失。

此时,魏延以区区两万人对抗杨仪的八万大军,实际已经处于明显的下风,只不过大家碍于魏延的威名,不敢冒然出击。于是,杨仪就派王平出战,结果两军还未打,王平便先声夺人:“丞相刚刚去世,尸骨还未寒,你们这群混蛋就想造反么?”

王平一语正中魏延部下要害,这些将士此前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杨仪大军出现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大多数人心里本就已经不愿卖命,现在王平又以大义相激,再思及家中父老妻儿,丞相恩德,一时间全部一哄而散。



在这种背景下,孤家寡人的魏延也只能带着他的儿子和少数亲信拨马落荒而逃,杨仪不打算就此放过魏延,他命令马岱带人前去追击,总而言之,对敌需狠,斩草除根,男女老幼,不留一人。

很快,马岱在汉中成功追上魏延,并将魏延斩首示众。而杨仪则用脚践踏着魏延的头颅狂笑道:“庸奴,复能作恶不?”接着,杨仪下令诛灭魏延三族。这战过后,马岱因诛杀魏延的首功,被刘禅进封为平北将军、陈仓侯,成为蜀汉为数不多封侯拜将的人物。

在诸葛亮死后的第二年,蒋琬已经全面替代诸葛亮掌握蜀汉大权,但与诸葛亮不同的是,蒋琬并不热衷于北伐,这也让马岱很是忧虑,因为马岱和马超一样,都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反攻回自己的家乡西凉,加上当时马岱年事已高,随时可能会被上天给唤走。

在这种背景下,马岱就连着给朝廷上了好几道奏表,要求允许他出兵伐魏,一方面蜀汉朝廷也想夺取凉州,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马岱确实年事已高,如果等他也去世,蜀汉内部就再也找不出一个在凉州有根深蒂固影响力的人物,所以还不如趁马岱健在,让他试一试。

于是,蒋琬就同意了马岱的出兵请求,当然,蒋琬肯定是不会向诸葛亮那样举全国之兵来伐魏,所以他只是让马岱带领驻扎在汉中前线的一万多士兵伐魏。蒋琬的意思很简单,先小打小闹一阵,打赢了就追加兵力,打输了就赶紧跑回来,对蜀汉也没什么损失。

随后在公元235年,马岱正式率领一万大军发动了北伐曹魏的战争,但可惜的是,马岱这支军队,很快遭到魏将金牛的阻挡。这金牛曾经是曹仁的部将,后跟随司马懿一同从荆襄来到关中,在得知马岱出兵后,司马懿就立即派遣牛金前去迎战,而金牛也不负众望,一战将马岱打得大败而归,斩首一千多人。马岱兵败回到汉中后,想到自己壮志难酬,很快就郁郁而终。


我是赵帅锅


当时诸葛亮死于北伐途中,大军密谋撤退,但魏延不赞同撤退,并与早与不和的杨仪交恶,于是两人都向后主举报对方要造反。

正当后主不能下定论之时,朝中大臣董允、蒋琬都表示更相信杨仪一些,认为魏延造反可能性大,毕竟杨仪是文官。


在朝中认为魏延可能造反后,魏延其实就处于劣势了。而王平进攻魏延时又搬出了诸葛亮,说丞相才刚刚去世,你们怎么能这样呢?魏延的大军觉得王平说的很对,于是都散去了。

魏延于是与儿子还有几个亲信逃往汉中,而杨仪又命马岱追上逃亡的魏延,将其斩杀。

马岱是不是将魏延单杀的呢?这个不得而知。但马岱既然是被派去的追兵,就一定会有带军队,不可能单枪匹马追杀。而带了军队去追杀一直疲于逃亡的魏延与他的几个儿子、亲信,可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不过马岱单杀也有可能,毕竟当时的魏延可能已经疲劳的没战斗力了,加上自己人多可以车轮战,单杀还是群殴马岱说了算。


那杀了魏延的马岱到底去了哪呢?因为马岱没有列传也就没有说明,这里只能从一些事迹里看出他的后来的一些蛛丝马迹。

说这个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马岱。马岱早年跟随从兄马超,即便是马超陷入低谷,依附于张鲁,他依旧不离不弃。马超投刘后,马岱也跟着到了刘备这头。不过这时候马岱并没有得到重用。

马超临死前,上书刘备要他重用跟随自己多年的这个家人,而刘备在夷陵战后也是损兵折将,缺人手,于是马岱才正式被重用。诸葛亮北伐时期,他一直跟随,立下了不少战功,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在公元234年,他斩杀魏延后,应该是回到了蜀中。而这个时候蜀汉因为大将少,马岱又资历老,权力必定已经不小了。在次年,即公元235年,他还率伐过魏,不过被司马懿部将牛金给击退了。

他在被牛金打败之后就彻底没有了记载,很有可能没多久就去世了。不过也有可能是被雪藏了,毕竟当时诸葛亮死后掌权的蒋琬等人主张休养生息,本来就对马岱攻魏不太赞同,而马岱又新败,于是乘机解除他的兵权,不再重用他也是有可能的。

马岱死后葬于四川省新都县,这是在成都里头,也说明马岱很可能并没有被派去地方镇守,所以他有可能被收了权,在成都做了一个闲差,最终去世。


夏目历史君


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超的从弟。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在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还要数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五虎上将,对于他们的结局,人们可能都能说出个一二三,但是其他的人物呢?远的不说,就从马岱说起,诸葛亮死后,凭一己之力杀死魏延的马岱,后来去哪里了?最终结局如何?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彻底爆发,双方都向刘禅上书诬告对方谋反,最终兵戎相见,王平率军战败了魏延。当时魏延眼见大势已去,所以带着儿子和几名亲信准备逃往汉中,这时杨仪选择赶尽杀绝,在没有获得朝廷允许的情况下,派遣了马岱追杀魏延,最终将魏延处死。

之所以说马岱离这些人不远,是因为他是五虎上将中马超的叔伯兄弟,并且还算是马超亲手托付给主公刘备的从弟。虽然是攀亲带故,但马岱也确实是一个争气的孩子,他一直跟随在诸葛亮身边,跟着他数次北伐、平南中,征讨四方,也算是功勋卓著的人,刘备和诸葛亮对马岱也是很放心,并封他为平北将军,这个官职虽说不高不低,但对于崭露头角的马岱来说,已是不小的恩赐,而在这段历史中,最出名的应该要属马岱凭一己之力斩杀魏延。对于马超来说,曹操是他最大的仇人,他曾对刘备说,家中两百多口人都死于曹操的刀下,这样的仇他不得不报。因此,马岱最初也是跟随兄长马超征讨曹操,在马超死后,马岱在诸葛亮手下,多少也能够独当一面。据说当时,诸葛亮病逝之后,魏延的手下已有许多人不服他,无奈之下,魏延只得带着剩下的人逃往汉中,而马岱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受了杨仪的命令,一路追击,最后单枪匹马杀了魏延,成为他独自为蜀汉立下的军功。

“三年,迁太尉,累增封邑。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这里的三年,指的是曹魏青龙三年,即公元235年,在诸葛亮去世后的第二年,马岱便带兵攻打曹魏,不过最终被司马懿爱将牛金击败,并且损失上千兵马。

由此可见,马岱斩杀魏延之后,刘禅赋予了马岱一定的军权。不过马岱的军事能力的确一般,加上后来又蜀汉战事减少,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被雪藏。而自己雪藏到了姜维北伐的时代,很可能已经去世。还有一种可能是很多人都赞同的,那就是马岱可能被“雪藏”了。因为诸葛亮死之后掌权的人主张休养生息。而马岱却主张继续对外斗争。然后又加上他所领导的北伐的失败,他有可能被掌权人降低了官职,夺去了军权。从此以后他便再没受到重用,所以历史上最大的记载也就很少了。但是历史上却对他的死做了记载,马岱被葬在成都的内部这个远离战争的地方,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可能真的被没收兵权不受重用了。
马岱墓遗址位于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合之处,其墓虽不甚宏大,周围却是苍松翠柏,茂林修竹围绕。墓前有石桌祭台有石碑,碑高约二米,碑上刻有:“汉平北将军马公讳岱之墓。”墓室依山坡而建,封土高约3米。1950年,曾于封土下发现花边砖,砖上隶书“马岱之墓”字样。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后,蒋琬继承丞相诸葛亮的大权,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杨仪护送诸葛亮遗柩千里迢迢回到成都,仅仅被后主刘禅封为中军师。他不甘屈居蒋琬之下,经常对费祎抱怨发牢骚,还说出“当初宁愿投魏”的不当言论。


大老二爷


以《三国演义》为背景,先看看马岱是怎么杀的魏延?

诸葛亮临死前,感觉时日无多,便开始交待后事,诸葛亮依次叫了三个人,先是姜维,将自已所记兵书、阵法、兵器都传给姜维;接着找来马岱,授以密计,并嘱付死后按计行事;最后找来杨仪,并授予锦囊一个,告知死后魏延必谋反,等魏延反时,可拆开锦囊依计行事。



当晚,诸葛亮去世。蜀军按丞相遗命准备全军后撤,杨仪派费祎到魏延营中告诉魏延诸葛亮去世,告知让魏延断后,杨仪暂代兵权,并探探魏延口气,结果魏延不肯断后,还看不起杨仪,于是费祎就找了个借口离开魏延营地,回到杨仪处。

结果杨仪就不再理会魏延,率领大军后撤,由姜维断后,结果魏延听说后,派出马岱去打探消息,马岱回来告诉魏延,杨仪已率军后撤,魏延问马岱是否愿意相助,马岱欣然同意,于是魏延率领本部兵马也开始南撤。



结果魏延抄小道跑到杨仪前面并烧绝栈道,拦住杨仪军的去路,接着杨仪与魏仪互相向后主刘禅上表告对方谋反,随后杨仪、姜维等人抄小路避开烧毁的栈道,往汉中进发,杨仪派王平为先锋,领兵三千先行。

王平率领的三千先锋碰上魏延的军队,王平劝魏延手下的士兵不要与魏延一起谋反,大家都是益州,你们可以先行回家。当时魏延手下的士兵就散了一半,王平与魏延战了几个百合便退走,魏延手下有一半的士兵逃跑,魏延杀了几人都拦不信,只有马岱率领三百人纹丝不动。



之后,魏延与马岱一起率军进攻杨仪与姜维占据的南郑城,杨仪看到魏延前来,便拆开了诸葛亮给他的锦囊,随后杨仪便率军出城,对魏延说:你敢在马上大叫三声谁敢杀我,就是大丈夫,我就把汉中城池献给你。

魏延说:杨仪你听着,如果孔明在世,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别说连叫三声,便是叫三万声,这有何难!于是魏延大叫:谁敢杀我?谁敢......魏延话音未落,直见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我敢杀你!”接着手起刀落,魏延的人头被斩于马下,杀魏延的人便是马岱。



原来诸葛亮早就安排好了让马岱杀魏延,并且还授予了杨仪配件的锦囊,于是魏延不出诸葛孔明所料被马岱斩杀。

由此可以看出,魏延并不是马岱一已之力杀的,而是诸葛亮早就计划好的事,如果真要算,只能算是诸葛亮设法杀了魏延,马岱只不过是最后那个执行者而已。



蜀军回到成都后,马岱因为斩杀魏延有功,便将魏延原来的爵位都赐给了马岱。

马岱应该是病死或者老死的,也就是说正常死亡。因为马岱是马超的堂弟,而马超去世比刘备还早一年,到诸葛亮去世时,马超已经去世了12年,马超死的时候是47岁,到诸葛亮去世这年,马岱也相近60岁了,这个年龄已经不小了。



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政策主要是处理内政,很少对外用兵了,没有对外用兵,武将也基本上是生老病死,不会死在战场上,因此马岱也是如此,和他差不多的王平、吴懿等将领也是病死的,所以马岱也是,马岱最终的结局就是病死在益州。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马岱的一生与其兄马超一脉相传,终生不得蜀汉集团重用,几乎没有建立什么功勋,最为讽刺的是马岱为蜀汉建立最大的功劳是杀了支柱大将魏延。

马岱是跟随马超一起投降了刘备的,按照刘备与马超的协议(口头上的),马超率领西凉残军投靠(不是投降)刘备,共同打败了张鲁,占领了战略要地汉中,马超期望刘备未来能够帮助他重新打回西凉。

马超算是刘备的盟友,但是在蜀汉却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刘备以前都是靠投靠割据诸侯起家的,投靠陶谦,赚了徐州;投靠刘表,赚了荆州。刘备在这方面是专家,肯定也防止别人学他的样,走他的路,对马超集团进行打压。

马超在蜀汉的爵位高,地位也高,却没有实权,刘备只是把他当作抵御羌、氐族的一面旗帜,完全不让他进入到朝中权力圈子,尽最大的可能压缩马超的势力发展。

马超唯一的铁杆儿就是其堂弟马岱,刘备为了分化马超集团,把马岱调离了马超帐下,一直被诸葛亮当作阵前将军使用。

诸葛亮死后,杨仪与魏延引发冲突,魏延理亏,逃回了汉中,而杨仪令马岱追到了汉中,不但斩了魏延,并杀了魏延三族。马岱的这种蛮夷手段和性格暴露无遗。

马岱后来一直没有在史料中出现,甚至是病死、战死都不清楚,至少他没有投降曹魏,通过现代马岱墓的发现,我们能一窥斑豹。

马岱墓遗址位于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合之处,这里属于成都边缘,从葬地来看,马岱应该是蜀汉没有灭亡之前死亡的,而根据马岱的封号来看,他应该是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因为陈仓之战受封“陈仓候”,马达任平北将军可以看出他在蜀汉北伐战争中担任的职务,还是非常重要。

据相关史料记载,马岱还有一个弟弟马抗,他并没有入蜀汉,而是在马腾与曹操之乱中一路西逃,并在西域融入了当地成为贵族,这个国家至今犹在,亚美利亚。


沉墨I方之城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他死后,长史杨仪和大将魏延的矛盾全面升级,达到了不可调和,你死我活的地步。这时,有一个关键人物出场了,演义中他接受诸葛亮的秘密任务,偷袭斩杀素有“反骨”的魏延。这个人就是马岱,他是五虎上将中马超的堂弟,他凭一己之力斩杀魏延后,销声匿迹,他去哪了?依据演义及相关史料,分析得出三个结局,分析如下。


其一,马岱可能看透了世态炎凉,隐居西凉,度过余生。

马岱,演义中,他初次登场是随叔父马腾入京,后来因衣带诏事件,曹操将马腾及其两个儿子斩杀,只有马岱乔装趁乱逃出。马岱千里奔袭,向远在西凉的马超汇报惨剧,并跟随马超起兵,讨伐曹操。他曾在潼关前打败钟繇,后马岱跟随马超投奔刘备。马超病逝后,马岱继承了他的爵位,并受到刘禅和诸葛亮的重用。如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伐魏等军事行动,都有马岱的身影。


马岱久经沙场,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作战冷静踏实,深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临终交代给马岱秘密任务,即斩杀被诸葛亮认为他死后必反的魏延。马岱不负众望,在杨仪引诱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时,手起刀落,一刀斩魏延于马下。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遂提马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皆骇然。斩魏延者,乃马岱也。


马岱斩杀魏延,是投靠长史杨仪的投名状,是杨仪的嫡系亲信了。如果杨仪在蜀汉朝堂掌握大权,马岱自然会受到重用。杨仪自己想的也是,他安全护送丞相诸葛亮灵柩回到成都,并顺利带回伐魏大军,还除掉可能谋反的魏延,立有大功,仅仅被后主刘禅封为中护军。

蒋琬成了诸葛亮的接班人,掌握了蜀汉的大权。杨仪被闲置了,他非常不满,还发了几句牢骚,如他曾和谓费袆诉苦:“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


没想到费祎将此话上奏刘禅,刘禅将杨仪变为庶民,杨仪羞惭,自杀而亡。马岱本以为杨仪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是自己再次追随之人,没想到杨仪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还口出不逊,人品恶劣。马岱心灰意冷,对蜀汉朝堂失去了信心,他可能退隐江湖,回到老家西凉隐居,不问世事。

其二,马岱在杨仪倒台后,受到牵连,郁郁而终。


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马岱失去了靠山,他重新选择了靠山。表面上,他选择的是大将魏延,实质上是长史杨仪。在关键时刻,马岱给了魏延致命一击,从魏延背后下手。马岱的这致命一击,使魏延被灭三族,杨仪夺取蜀汉军队大权。然而,好景不长,杨仪与蒋琬、费祎的争权重,失利,被边缘化,发了几句牢骚,被刘禅废为庶人,随后羞惭自杀。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蒋琬奏曰:“仪虽有罪,但日前随丞相多立功劳,未可斩也,当废为庶人。”后主从之,遂贬杨仪赴汉中嘉郡为民。仪羞惭自刎而死。


杨仪自杀后,马岱在朝中失去了靠山,他也可能被清算。“一朝天子一朝臣”,杨仪死后,马岱被边缘化。如果马岱人缘好,他只是被闲置,回家养老,不管事情了。如果马岱人缘不是太好,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其三,马岱可能看到伐魏报仇无望,忧愤而亡。


马岱的叔父马腾,及马氏宗族二百余口被曹操灭族。西凉马氏和曹魏有着血海深仇,不共戴天。蜀汉集团里,估计就数马超和马岱最想伐魏,克复中原了。他们想的是为冤死的家人们报仇雪恨。公元235年,即诸葛亮病逝的第二年,马岱率领蜀汉大军,伐魏,被魏将牛金击败,损失惨重。《晋书》中记载如下:

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估计这是一次很小的战役,这代表了马岱誓死伐魏的决心。这次战役之后,各大史书失去了马岱的记载,估计马岱伐魏无果,受到蜀汉朝臣排挤,郁郁而终。


总结,马岱在堂兄马超、丞相诸葛亮死后,失去了靠山,他重新寻找的靠山杨仪,不靠谱,失去了在蜀汉朝堂立足的基础,受到排挤。马岱在在斩杀魏延后,他可能退出隐居,也可能郁郁而终,还有可能伐魏无望忧愤而亡这三个结局。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魁哥说历史


关于马岱,史料记载的并不多,就是生卒年也不详。

除了斩杀魏延这个桥段,马岱露脸的机会并不多。

但由于魏延是诸葛亮死后,蜀汉超级大佬级别人物,马岱干了这么一件大事,他的结局自然受到很大的关注。

探讨一下他的结局,也的确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这对了解三国历史,正确评价那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很有意义。

一个人的历史命运,必须适应历史的潮流。

否则,不仅不会有大的建树,而且可能是个悲剧。

马岱的人生经历,比较简单,仅从他的本身经历,看不出很大的历史价值。

但如果把他与马超父子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看待,那就很有意义。

我一向认为,作为历史爱好者,我们不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

如果我们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一些历史细节上,恐怕感悟不多,意义不大。

把眼光放得更宽一些,感觉会很不一样。

这是我看历史的习惯,希望友友们认可和喜欢。

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
祖父马平,曾任天水郡兰干县尉;
伯父马腾,蜀汉骠骑将军马超的从弟。

凉州的马氏家族,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在西凉很有势力。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非常看重以马腾为代表的马氏宗族力量,极力拉拢。

马腾的儿子马超,少年成名,曹操多次征召入朝为官,都被马超拒绝。

后来,马腾与韩遂等人一起对抗曹操,结为异性兄弟。

以利益结成的联盟,终因利益而解体。

由于部曲之间的矛盾,马腾与韩遂最终失和,相互攻杀,韩遂杀掉了马腾的妻子,从此成为了仇敌,连年交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派遣钟繇、韦端前去劝和,并以马腾为前将军,封槐里侯。

之后,马腾听从张既的建议,也迫于压力,决定入朝为官。

曹操上表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将军,代替马腾统领军队,屯于原地;封其子马休为奉车都尉,马铁为骑都尉,同其余家属迁徙邺城。

如果马腾像汉中太守张鲁一样,依附朝廷,追随曹操,也会是不错的结局。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开始对关中用兵。

关中马超与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

这与曹操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好有很大关系,但与马超等人缺乏政治智慧,认不清大势所趋,更有绝对关系。

张鲁就有句名言:“宁愿曹公为奴,不做刘备上宾”。

这是很明智的选择。

但此时,马超却选择了在潼关抗拒曹操,而马岱选择追随从兄马超一起抗曹。

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大败关中联军。

马超、韩遂等欲割地求和,曹操不许。

后来,马超、韩遂又以儿子为质求和。

曹操采纳贾诩建议,用离间计大败马超,韩遂投降曹操。

平定凉州地区后,曹操撤军,斩杀了马腾及其儿子,夷灭其三族。

马超不自量力,这事就玩大啦。

213年,马岱跟随马超逃亡汉中,依附张鲁。

马超还是不安分,引起张鲁疑惧,就想杀了他。

无奈之下,马超只得再次逃亡益州,依附刘备。

刘备可不是吃干饭的,深知马超的套路。

马超遇到刘备,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马超念念不忘想打回西凉去,做个西凉王。

刘备宁可不要西凉,也不会让你马超去做西凉王。

可想而知,马超是多么的郁闷,马岱也就无所作为。

222年,马超病重,上书刘备:

"臣宗族门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

同年十二月,马超就挂掉了。

就此看来,马超的智商也不会比吕布高多少,何苦来着?

此后的马岱也就死心塌地成了刘备的小跟班,与曹魏成为了死敌。

魏延一向不听诸葛亮的招呼,马岱也就成了诸葛亮最后处决魏延的棋子。

之所以啰里啰嗦说这么多,我的意思是,马岱的命运完全不必交给蜀汉的刘备。

马岱及马超等整个马氏家族完全有更好的选择和出路。

这就是历史,没有假设,但却能给后世以足够的启迪和感悟。

马岱与整个马氏家族的命运在一起,也没有选择的机会和权利,等待他的也不会有好的结局。

马超死后,马岱一直追随诸葛亮,多次参加北伐。

但随着诸葛亮屡屡北伐失败,马岱也没有机会,能够打回老家去。

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病逝五丈原。

按照诸葛亮的最后安排,马岱斩杀了魏延。

马岱因为这个功劳也被封为平北将军、陈仓侯。

据《晋书》记载,235年马岱率领蜀汉军队,继续北伐。

司马懿也没很当回事,仅仅派遣部将牛金就击败了马岱,斩杀蜀军千余首级。

之后再也见不到马岱的踪迹了,连啥时候死去的也没有任何记载。

西凉派系本来在蜀汉就没有多大的实力,马超死后,更没有了发言权。

就个人能力而言,能够斩杀魏延,可见马岱也不是等闲之辈,但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可悲可叹。

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不能融入历史的潮流中,只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

具体说就是,如果马岱跟随马超一起,投奔曹操,其结局就大不一样了。

马岱的一生,尽管留给后世的史料不多,但足以给后世许多可以汲取的东西,

这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所有结果都是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都值得尊敬,但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品味历史,感悟人生。

马岱墓遗址位于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合之处。其墓虽不甚宏大,周围却是苍松翠柏,茂林修竹围绕,无侵葬野坟。墓前有石桌祭台有石碑,碑高约二米,碑上刻有:"汉平北将军马公讳岱之墓。"墓室依山坡而建,封土高约3米。1950年代曾于封土下发现花边砖,砖上隶书"马岱之墓"字样。广汉市向阳镇(与青白江接壤)在修大件路时也发现马岱碑,现存于政府院内。



豹眼看历史


三国历史中上,不仅存在一批流传千古的名将,更有许多不知名的将领。有些将领中有些因小说《三国演义》存在世人皆知,不过在历史上他们却只是轻描淡笔的走个过场,也有些将领在史书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却被人遗忘。从而就形成一个现象,如果按照时间线阅读史书,看着看着这人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这些人就成了“失踪将领”。而马岱就是这样一位“失踪将领”,那么马岱究竟是有如何辉煌战绩呢?

在历史上马岱是为数不多没有字号记载的将领

小将岁月

马岱,扶风茂陵人,马超从弟。与其他草根出身不同,马岱的出身可谓是身份显赫。叔父马腾早在东汉末年虎据西凉成为一方诸侯,堂哥马超更是年少成名。西凉边陲,屡屡发生羌乱也让西凉民众有崇武这传统,因此传统马岱的武艺也不会差到哪去。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正当曹操准备与曹刘两家赤壁决战之时,因害怕马腾韩遂在西凉地区趁火打劫(韩,马两人本身就以叛军起家,且多次反反复复。曹操的担心并无道理)于是派张既去劝说马腾入朝为官(实则作为人质),马腾感觉到自己年纪大了,也厌倦与自己结拜兄弟韩遂多年来争斗,接受张既劝说前往邺城赴任。不过马腾这一走可不光是自己一个人《典略》记载:

及腾之入,因诏拜为偏将军,使领腾营。又拜超弟休奉车都尉,休弟铁骑都尉,徙其家属皆诣邺,惟超独留。至于马超的留任更多的是马腾势力与曹操谈判的结果。这一段后来在《三国演义》中成了马岱登场背景:马腾父子被杀,马岱扮成客商逃回西凉报信,马超起兵反曹为父报仇。似乎合情合理实则漏洞百出。马超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发动著名的潼关之战,马腾被杀的时间却是在次年也就是建安十七年(资治通鉴记载夏,五月,癸未,诛卫尉马腾,夷三族),不过这也恰恰证明马岱是留在西凉军中。为什么这么说呢?《三国志 庞德传》记载道:“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后腾征为卫尉,德留属超。”在这里可以看出庞德因勇冠三军成了马腾留给马超的一张王牌,作为代表宗亲力量的马岱则是马腾留下的另一张王牌。众所周知西凉势力错综复杂,除了马腾,韩遂,曹操这三家之外更有羌、氐势力存在,就像现代企业二代接班一样,除了父辈留下的老臣之外,自己宗室亲属则成了可以信赖的人,马腾浩浩荡荡的带走马氏宗亲也该考虑到这点。因此可以肯定马岱在军营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潼关之战马超所谓的十万联军本身就是一帮心怀鬼胎集结而成,哪是曹操的对手,被一封涂涂改改的招安书搞的互相猜忌,最终土崩瓦解。关中之战的失败不仅让马腾多年的基业毁于一代,也让马超军团从主动变成被动开启流亡岁月。

作为马超的堂弟,马岱从小将岁月一路陪伴到马超最后岁月

流亡岁月

潼关之战之后,不甘心失败的马超准备卷土重来。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趁着曹操与孙权大战濡须口期间,马超瞄准时机联合羌、氐、张鲁势力发动

冀城之战试图夺回凉州故地。期间虽一度得到陇右地区,无奈寡不敌众。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带着庞德,马岱等亲信投奔汉中张鲁。张鲁对马超才能是十分欣赏,这可引来张鲁手下对马超的嫉妒,先是张鲁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马超,结果被部下劝谏下反悔了,后又汉中大臣遭受的排挤。而马超原本想依靠张鲁的力量重回故乡西凉,可惜让马超失望的是张鲁只想着偏安一隅,根本就不想为了马超得罪曹操。时间一长马超对张鲁就有所不满,张鲁的手下杨白(就是被现代网友戏称“松柏二圣”的杨柏的原型)就打算除了马超以绝后患。《典略》记载:“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是岁建安十九年也。”可见马超投蜀是相当急的,不仅留下父亲马腾留给自己的王牌庞德(当然不排除已告知庞德,但庞德本身与自己的兄弟庞柔有杀妻之恨拒绝前往),还抛妻弃子。带着马岱从氐人的领地投奔刘皇叔,结束流亡岁月。可以说在马超最艰难的岁月当中,只有堂弟马岱这一位亲人伴其左右让他坚持杀回西凉的决定。也许让马岱没有想到这次投奔之后,他走上自己的巅峰。

流亡岁月让马岱成长为马超的左右手,也让他更渴望重返西凉

兄志弟继

投奔刘备之后,哥俩也没有忘记重返西凉的夙愿,跟随刘皇叔参加大大小小的战役只求能回到故土。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壮志未酬的马超走完了四十九年的岁月,临终前上疏刘备:“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曾经赫赫一时的马氏一族现如今只剩下马岱一人。随着时光流逝,蜀汉王朝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公刘玄德在“夷陵之战”之后驾崩,原先汉中王时期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分别为: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纷纷陨落。但重返西凉的夙愿在马岱心中从未改变。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堂兄马超死后的第六年,马岱随着丞相诸葛亮进行北伐之战,史书上没有记载相关马岱在这五次北伐战争中有什么功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对羌、氐上马岱发挥他的贡献。《三国志 杨阜传》记载:“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也从侧面看出西凉马氏对羌、氐的影响力。可惜五次北伐均已失败告终。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于五丈原逝世,临死前与杨仪,费祎,姜维三人密谋定下留下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就不必管它。诸葛亮死后杨仪令费祎去探探口风,魏延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那魏延为何会如此的目中无人?魏延这人吧史书对他评价是“
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简单点说就是牛人有牛脾气,其他都怕他躲着他(可见魏延这人缘有多差),在刘备,诸葛亮庇佑下也没有捅大篓子,但偏偏遇到杨仪这块硬石头,杨仪这人估计也牛脾气一个也不管你魏延脾气如何就是不给你面子,结果两人都看对方不顺眼势同水火。就形成了一个要撤,一个要进,魏延中途拦截杨仪部队,一天之内双方向刘禅上书都说告对方谋反。这下把阿斗难糊涂了就询问董允和蒋琬,董允和蒋琬两人原本就对魏延不满,更担心魏延趁机闹大乱子,于是都保杨仪怀疑魏延(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也可以理解)。杨仪接到指令之后先派王平去抵抗魏延,在王平的劝退下,魏延手下的人都跑散了不部分,而魏延不服气带着自己的儿子准备回汉中整顿然后去成都理论。杨仪就派马岱去讨伐魏延,马岱不负众望斩了魏延防止蜀军内部分裂,这虽然是马岱这辈子唯一载入史册的功绩,但也是蜀汉崩塌的序章。马岱的夙愿也随魏延之死再次渺茫了。

魏延虽然骁勇善战,无奈不懂朝中规则。但不可否认他对蜀汉的忠心

后事迷踪

讨伐魏延之后,马岱也因斩杀魏延之功封为平北将军、进封陈仓侯。次年(公元235年)马岱率众伐魏,结果是大败而归。《晋书 帝纪 高祖宣帝》记载: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令人奇怪的是马岱这次行动几乎是不着调,既不清楚带了多少人,也不清楚目的何在,就损失千余人,但从两件事或许可以佐证马岱此次伐魏的目的:一是《晋书 帝纪 高祖宣帝》记载:武都氐王苻双、强端帅其属六千余人来降。二是《三国志 杨仪传》:废仪为民,徒汉嘉郡。仪至徒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此前杨仪就因蒋琬接诸葛亮的班感到不满,蒋琬本身也没诸葛亮的影响力导致武都氐部对蜀汉有了动摇念头,马岱此次出征可能是蒋琬为了转移矛盾,树立威望同时又震慑武都氐部的军事行动,只可惜战败让这一切付之东流。这战过后马岱也就从史书上消失了,后续的的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记载他的结局,不过从后世发掘的马岱墓来看,马岱因这次战败在成都挂个闲置渡过余生(参考诸葛亮,马超死后葬于所在来看,如果马岱是在外驻军应葬于其驻军相近的地方,而马岱却没有故此推断马岱只是挂着平北将军虚衔在朝廷内部)。

至此威震西凉的马氏一族退出历史舞台,马岱也未完成堂兄马超重返西凉的夙愿抱憾终身。

未能回归西凉这是马岱一生中最大的痛

有人责怪马岱斩杀魏延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也应理解此时的杨仪作为马岱的上司,更是在阿斗的授意下斩杀魏延(毕竟君命难为)。只是这一辈子从最大的遗憾却是没有回归故乡,可以从马岱的官位和爵位来看,平北将军原本是马超入蜀后在劝刘备进位汉中王时的官职(详见立汉中王上表汉帝)是马岱继承堂兄马超的心愿象征,陈仓候则更进一步表明这个心愿(毕竟谁都明白韩信因暗度陈仓取得关中,关中旁边就是马氏一族的故乡)。

或许对于马岱这样小人物来说他们拼尽一生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心愿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