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我们来帮你!”记者连线蓬莱最美逆行者张彦

通讯员 孟彦祥 记者 李星慧

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特殊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英雄。9日,我市3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他们在武汉过得怎么样,工作进展如何?带着蓬莱人民的牵挂,记者连线了远在武汉支援的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专科护士张彦。

接受培训

一套流程下来近2小时

“别怕!我们来帮你!”记者连线蓬莱最美逆行者张彦

10日,张彦随山东第八批援鄂医疗队紧急奔赴武汉,第八批援鄂医疗队被分配在武汉市汉阳区方舱医院,分成11组,每组只有26人,其中,护理一组16人,前10组是进仓的,11组负责后勤,每组6小时,分管960床位,张彦分在10组,这也就意味着他将进仓开展一线的医疗救护任务。12日晚8点,记者拨通了张彦的电话。他告诉记者,在武汉的这几天里,他们一边培训一边去仓里帮忙,整理物资,组装机器,包括抢救除颤仪,呼吸机等机器。而培训内容则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和感染的防控,训练穿脱防护服,并适应新的环境。“这里的穿脱防护服跟平时训练的不太一样。”据张彦介绍,穿脱大概有近30个流程,尤其脱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能碰到被污染的外面,一旦碰到就会有被感染的风险,且每做一个步骤都要进行手消毒,快速手消在手上至少1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步骤。“穿脱一套流程下来,要近2个小时。

“别怕!我们来帮你!”记者连线蓬莱最美逆行者张彦

首次进舱

奋战9小时分管66名患者

13日晚10点,张彦所在的第10组医疗队进入方舱参与救治。“目前舱内患者情况较为平稳,但在生死线上和疫情抢时间、抢病人,比想象中的还要艰难,在舱里要随时准备对患者进行治疗,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完成此次任务,救治隔离区的患者。张彦说道,进舱穿防护服,不能大幅度活动、不能过度抬头低头、不能转头、走路不能过快、手不能碰头以上部位、不能挠痒,更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因为进去以后处于持续性工作状态,所以他们进入隔离病区之前的吃喝都非常小心,尤其是不敢喝水,大家都是第一次穿戴厚重防护服和护目镜,刚开始感觉胸闷,有水雾,视线不清晰,行动不太方便,但很快就适应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彦一组共13人,其中有5名医生,一共分管480张床位,将近400患者,每人分管三个单元,一个单元22个床位,也就是每人分管66名患者。“晚上10点进舱后,凌晨4点开始交接班,然后排队出来,一次出3个人,等我们组全部出舱时已经将近清晨7点了,和舱里值夜班的工作人员几乎同时出舱。”张彦说道。

疫区患者

更加需要的是“陪伴”

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更是无畏的战士。通过进舱不眠不休忙碌近9小时、与患者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后,张彦表示,武汉这个地方他来对了,并说出了让人颇有感触的一段话:“方舱里的大部分患者都很焦虑,甚至整晚都睡不着觉,我觉得最大的需要不是给予了什么治疗,而是能有我们这种专业的队伍在里面陪着他们,只要他们睁开眼睛就能有我们的身影在眼前,就能睡得安稳。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陪伴,而我们也反复告诉患者的是,别怕,我们来帮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