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武汉患者做“话”疗“医身”也“医心”

医生为武汉患者做“话”疗“医身”也“医心”

广东医生在病房内耐心对患者做“话”疗。

医生为武汉患者做“话”疗“医身”也“医心”

广东医生正在忙碌工作。

2月15日上午,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区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的几位专家在查房时为新冠肺炎病人做起了“话”疗,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

“医生,我血压高,今天没拉大便。”87岁的阿婆担忧地说。她是病区里年纪最大的患者。

“没关系的,您的情况还可以,血氧饱和度100%,心率还好。”中山一院东院副院长、胸外科专家陈振光教授安慰她。

隔壁床的老伯独自住院,他上了呼吸机,艰难地比划着说:“难受,难受。”

“阿叔,我们明白的,呼吸机指标看得很清楚。您越紧张,肺部越难打开,呼吸会更辛苦。跟着呼吸机的节奏,慢慢的就舒服啦。”陈振光安慰道。

一个重症病人2月14日晚入院,上了呼吸机,身体蜷缩着,表情很痛苦。

“呼吸频率只有每分钟30多次,”陈振光教授说,好消息是肺部情况没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我觉得这个病人能救回来。”邹建勇医生大声说。

“他刚才血氧饱和度很差,现在缓过来了,能救回来。”黎丽芬教授评价。

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听懂了,原本紧张蜷缩的身体略微舒展开了。

“医生,我食欲不好,脑壳也痛!”12号病房门口,操着武汉话的阿姨说。“我们黎教授给您开药啦,会好起来的。”陈振光说,要尽量努力吃饭,不然怎么打赢这场仗呢?

这天上午,一同查房的陈振光教授与黎丽芬教授、胡春林教授、邹建勇医生对每个病人进行了安慰和鼓励。

“病人心理稳定了,鼓起勇气,才能对抗疾病。在对抗新冠肺炎的战场上,我们不仅要医身,更要医心。”陈振光说。(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何旭鹏、谭建强 、彭福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