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瘟疫發展史


中醫瘟疫發展史

中醫瘟疫發展史

溫病學說是清代醫學家對於傳染性、發熱性、感染性、流行性疾病防治的重大貢獻,成為中醫藥學偉大寶庫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瘟疫、饑荒和戰爭是人類發展史史上的三座大山,這三座大山就算是到了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也是無法逾越。今天特別寫一期中國關於溫病學發展史的文章。

(一)春秋戰國至隋唐時期

1.1 《黃帝內經》

中醫學對溫病的認識,源於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大致意思就是冬謂閉藏,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冬天受了寒氣,體內陰寒物質過多,春謂發陳,體內的陽氣開始生髮,但由於體內陰寒物質,阻礙陽氣的生髮,陽氣不能攜帶體內的陰寒物質一起發散,引起邪氣瀰漫三焦臟腑,發生寒熱錯雜胸悶氣逆等半表半里的症狀。這與目前我們認為的瘟疫有所不同,強調了個體性,缺乏傳染性。

1.2《難經》

《黃帝內經》以後,《難經》中對溫病的具體病種,亦有所論述。如《難經·五十八難》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文中"傷寒有五"的傷寒,是指廣義傷寒,即一切外感熱病的統稱,其中包括了傷寒與溫病兩大類型。《難經》雖然對溫病雖有所發展,但仍將溫病列入廣義傷寒範疇之內,說明《難經》仍認為溫病的病因是冬傷於寒。

1.3《傷寒雜病論》

《黃帝內經》、《難經》之後,中醫學的經典著作,首推東漢末張機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張機字仲景,約生於公元151-219年間,河南南陽人。《傷寒論·平脈法》中提出:"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當須脈之"文中明確提出了"伏氣"這一名詞。文中接著指出,溫病的發生,除冬季感寒,至春、夏發病外,還有一類是因氣候反常,即"非其時而有其氣"而產生的"時行之氣"致病。因文中指出了"時行之氣"所致的溫病,有使"長幼之病,多相似者"的傳染性,這就為後世的溫疫學說提供了依據。

1.4《諸病源候論》

隋代巢元方(約生於550-630年間)於大業六年(610年)主持編成的《諸病源候論》。其書中的卷九、卷十集中論述溫熱病,分時氣病諸侯凡43論、熱病諸侯凡28論、溫病諸侯凡34論及疫病病諸侯凡3論,綜合論述溫熱病的病因病機。整體而論,自戰國至隋、唐時期,雖然已經對溫病有所認識,對溫病的治療也有所闡發,但溫病學並未能脫離傷寒的案臼而在理論上有所突破。

(二)宋、金、元時期

2.1《傷寒補亡論》與《傷寒總病論》

《傷寒補亡論》成書於南宋淳熙八年辛丑(1181年),郭氏之論,是在繼承《黃帝內經》與《傷寒論》伏氣學說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溫病有新感而發的見解。可以說,後人將溫病分為伏氣溫病與新感溫病兩類,實肇端於郭氏之論——"冬傷於寒,至春發者,謂之溫病。冬不傷寒,而春自感風寒溫氣而病者,亦謂之溫"。

同一時期北宋龐安時在《傷寒總病論》裡亦著意發明溫病,將其分為一般溫病及天行溫病兩類,強調寒溫分治,並具體論述了天行溫病的病因、發病、證治、預防,指出天行溫病與異氣有關,既可即時而發,又可伏而後發,季節不同則證型不同、治法有別,但總以清熱解毒,重用石膏為主。在治療上雖未跳出傷寒圈子,但也不墨守傷寒成方,而能靈活化裁,變動不拘。這是溫病學病因病機學說在漫長的徘徊歷程中,向前邁出的艱難的一步。

2.2《素問玄機原病式》

到了金、元時期,中醫學對溫病學的認識得到了較大提高。其中貢獻較為突出的,當數金元四大家中的劉完素。劉氏字守真,號通玄處士,生於1110-1200年間,享壽90歲,河北河間人,後世稱其為劉河間。他的著作頗多,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包括《素問玄機原病式》(該書1155年撰寫,完成於1186年)、《宣明論方》(成書於1172年)、《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成書於1186年)等。河間根據《素問·熱論》"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的說法,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對《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的病機十九條加以深入闡發,擴闊了火熱病的範圍。他指出"伏熱鬱結"是熱證的主要病機,從而大倡寒涼清熱以治熱病,使溫病治療學得到了較大發展。正因為河間開寒涼清熱治療溫病之先河,故後世稱其為"寒涼派",並有"傷寒宗仲景,熱病用河間"之謄,劉氏更被推崇為溫病學派的奠基人。


(三)明清

3.1《溫疫論》

明·吳有性撰,成書於崇禎巧年壬午(公元1642年)仲秋淡淡齋。淡淡齋,吳有性,字又可,晚年號淡齋。文中第一句話明確寫道:"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 " 在書中,吳氏明確指出了溫疫的病因不是六淫邪氣,而是感受自然界的"異氣"、"疫氣",又稱為"雜氣"。這種邪氣致病,具有強烈的傳染性。邪氣自口、鼻而入,直達募原,其傳變形式("傳變之體")有九種,統稱為"九傳"。其初起之治,以疏利氣機之品,直達募原,使邪氣潰散外達,自創"達原散(飲)"一方,傳世數百年來,為後世治疫所普遍運用。至其傳變,則視病情而分別採用吐法、清法、下法等諸方。這就突破了明以前的醫家對溫病病因所持有的時氣說、伏氣說、瘴氣說以及百病皆生於六氣的論點,成為溫病病因學上的一大創見,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認識,自此溫疫學說開始建立,並得到迅速發展。

3.2《廣瘟疫論》

戴天章,清醫家,著《廣瘟疫論》。他十分推崇吳有性的《溫疫論》,為推廣吳氏之學,戴氏在吳有性所論的基礎上,詳盡論述了溫疫的辨證與治法,在辨證方面,尤殫心於溫疫病早期的鑑別診斷,提出辨氣、辨色、辨舌、辨神、辨脈是識別溫疫的五種大法。強調溫疫汗不厭遲,下不厭早,清法貫穿始終,補法用於善後,表裡寒熱虛實並見或餘熱未盡,則用和法。可謂充實了吳有性的辨證論治思想。


(四)民國至今

無中醫創新性新理論產生,多偏向於西醫理論。

總之,中醫對瘟疫的理解由冬傷於寒、時氣說、伏氣說、瘴氣說以及百病皆生於六氣的論點逐漸轉變為雜氣學說。明言雜氣為"天地之厲氣","觸之者即病"。病的特徵是長幼之病多相類似。對疫病病因的深刻認識與闡述,與現代醫學對傳染病病原體的認識基本上是相吻合的。明清時期瘟疫理論對溫疫病各個階段的辨證治療,處處體現截斷扭轉的學術思想,對"截斷扭轉"治則的形成,很有啟迪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景源.溫病學的形成與發展及文獻版本源流(一)[J].中醫教育,2003年22卷1期:60-63.

[2]張仲景著,王叔和撰次,成無己注.註解傷寒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1979:20.

[3]宋·郭奎撰.傷寒補亡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290.

[4]金·劉完素撰,孫洽熙等整理.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5.

[5]吳有性.溫疫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