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责无旁贷—记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董明霞

素材提供 攀枝花市委组织部、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

人力资源报记者 刘继英


“2003年非典施虐,我还在上大学,没有赶上,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责无旁贷!”。1月22日,组织安排董明霞到发热门诊值班,市二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董明霞义无反顾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从1月22日至今,董明霞已累计接疹发热病人200余例、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1例,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了一名医护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责无旁贷—记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董明霞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坚定的眼神和匆忙的脚步。

1月24日大年三十,这也是在这个春节中董明霞和亲人共同度过的唯一的一天,出于职业敏感,她对丈夫说:“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可能比想像中要严重,我可能会比较忙,无暇照顾家庭了。

随着疫情发展,多省市启动了一级响应。一级响应必须以一级的担当、一级的作风、一级的措施、一级的绩效,来保证工作始终处于一级状态。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董明霞深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极具传染性,目前尚无特效药,一旦被传染,就可能会失去生命!她积极投入到阻击战中,她吃在医院,住在医院,热情为病人问诊,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在医院刚启用发热门诊时,因为人手不足,董明霞身兼数职,集发热门诊就诊登记、诊疗、院感防控、外勤于一身,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在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多的时候,董明霞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上一次卫生间,吃一口饭。1月30日,她因忙于工作而发生低血糖反应,才不得不少量进食、饮水,待症状稍有减轻,她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

2月1日,董明霞家所在的楼栋也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而被政府“封楼”,禁止人员进出,丈夫和儿子被禁足在家中。已经多日未和亲人见过面的她只能在电话里和自己的亲人说一声:“我在医院里会保护好自己,你们也要多保重!”。而此时,医院也出现了病人激增,专业防护服短缺,防护口罩短缺等情况,为节省防控物资,她穿戴普通布料防护服,口罩消毒后接着使用……。为了减少穿脱防护服的次数,董明霞只能尽量少喝水,少上卫生间。相比互联网上医护人员在摘下护目镜、口罩后,脸上所展现的伤痕以及疲惫不堪的面容,这不正是董明霞的日常吗?董明霞说,只要能把病人治好,自己不被传染,不把病毒带回家,这真的不算什么!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理解医护人员的一片苦心,往往医护人员在冒着生命危险为病患诊疗的同时,还要忍受病人的质疑。有一个从外省返回攀枝花的女士,到发热门诊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筛查,在听说可能被隔离后,半道就开溜。万般无奈中,董明霞只好打电话报警,把这名可能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风险的女士找回来。此女士认为为她诊疗的医护人员是故意为难,劈头盖脸的对医护人员说了一连串十分难听的话;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大爷说戴口罩不舒服,拒绝戴口罩,他非但不听董明霞和护士的劝阻,而且还随地吐痰,并且打电话投诉医护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仍然耐心解释,并给这位老大爷送上了免费的午餐。面对患者的各种不理解,董明霞虽然受到了委屈,但却乐观地看待,没有因此而影响她的工作热情,坚定地坚守着工作岗位。她说:“我一定要尽我的能力做好我应该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