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區疾控中心仇吉珊:“我要與病毒死磕到底”

“流調仔細一些,就會讓疑似病例人員行程再具體些、疫情擴散範圍再小一點,群眾的生命安全就會再多一份保障”。即墨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科長仇吉珊是即墨最早獲知疑似或確診患者核酸採樣檢測結果的專業人員,為第一時間獲得青島市檢測結果信息,每次送檢樣本後,他都精神高度緊張,隨時查看手機,生怕遺漏信息。疫情發生以來,他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疫情一天不除,我心裡一天不踏實,我要與病毒死磕到底”。


即墨區疾控中心仇吉珊:“我要與病毒死磕到底”


疫情防控工作之初,即墨區疾控中心迅速組建了由5個小分隊輪值備勤的傳染病應急處置隊,負責流調、排查、消殺、取樣、送檢等,仇吉珊就是應急處置隊一隊隊長。應急處置隊24小時待命,每當接到處置電話,他們第一時間火速趕赴疑似或確診患者所在醫院,三線並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上線查清感染者病源,中線對患病經過和期間接觸過的所有人詳細調查,下線找到患者得病前後所有密切接觸過的人員。然後立即通知責任部門對相關人員隔離觀察,迅速切斷疫情傳播鏈條。


自1月22日即墨區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以來,仇吉珊基本上都吃住在單位,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1月29日,即墨首例病例確診。當日凌晨1:30,仇吉珊和同事趕到病人家中,進行疫點判斷、終末消殺,一直忙到早上7:40,馬上趕回指揮部整理資料;下午4:00至晚8:00在醫院流調4小時;對流調情況進行研判、配合擬定對外發布信息、佈置疫點消殺工作……那天是仇吉珊39歲生日,晚上才得知他生日的同事偷偷為他準備了蛋糕,但他都沒來得及看一眼,那一夜他一直忙到天亮……


流調工作和患者零距離接觸,工作量大、危險性高。每例病例都需要24小時內出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除了要面對被感染的風險,最大的難度來自患者的抗拒和不配合。為此,他不計次數、不厭其煩地與患者溝通解釋。某例確診患者一直拒絕說出具體行程,仇吉珊和同事走進病房,與患者面對面交流,反覆做其思想工作,從公民義務講到國家法律,從下午4點一直到晚上9點,終於得到患者理解,詳細報告了病情。走出病房時,厚重防護服下的內衣和毛衣都已溼透,仇吉珊沒顧上換衣服,立即趕回辦公室整理流調報告。


有病人得知自己確診後,情緒幾乎崩潰。仇吉珊注重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慰;對病人家屬或其他密切接觸者,他也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反覆告知隔離期間注意事項。仇吉珊說,“這是群眾最需要醫務人員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出來,這是醫務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