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寫作就頭疼!怎樣讓孩子長篇大論?快把寫作知識收藏(下)

孩子一寫作就頭疼!怎樣讓孩子長篇大論?快把寫作知識收藏(下)


孩子一提起寫作,就開始各種犯病,看到作文題就開始咬筆頭,一坐一上午,到時候你發現他就只寫了個題目,無論如何輔導,還是憋不出幾行字,家長開始暴跳如雷的同時,孩子們也是相當痛苦。家長一邊吼,孩子一邊哭。到底如何輔導孩子“我手寫我心”?


孩子一寫作就頭疼!怎樣讓孩子長篇大論?快把寫作知識收藏(下)


一、基礎知識




作文是字、詞、句、段篇的綜合訓練,它體現出每位同學的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那麼,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一般說來應做到:


1.思想健康,中心明確。

2.內容具體,條理清楚。

3.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4.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5.善於觀察,想象豐富。

6.書寫工整,格式正確。


除了平時留心觀察事物,認識和抓住事物特點,自覺積極地積累寫作素材之外,還必須具備審題、確定中心、選材、謀篇佈局、寫作文提綱和修改作文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1.審題

只有準確地審清題意,明確理解題目的意思,解決好“寫什麼”的問題,寫起來才能保證不偏題,不致於“下筆千言,離題萬里”。這裡教給三種審題方法:


(1)分析法:先把題目按詞一一拆開,然後一個詞一個詞琢磨,理解每個詞的意思,弄清它們之間的關係。如《童年趣事》可分解為“童年”、“趣”、“事”、“多”四個詞,我們就能寫在童年期間有趣的事,可以寫一件事或三件事,但事情不宜過多,最好詳細生動地寫一件即可。


(2)比較法:根據所給命題,自已擬幾個相似的題目進行比較,弄清它們的寫作範圍和寫作要求。如寫《我的同學》,可自擬《我的朋友》、《我的後盾》進行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確定寫作重點。


(3)設問法:先提出幾個問題,並考慮好其中的重要問題,然後對照題目對假設的問題進行條理清楚,詳略得當的回答。如《考試風波》,可提問:什麼時候進行的考試,考試時考場環境如何?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是怎樣發生的?結果如何?另外,對於特殊的題目要仔細推敲,弄清真正的意義。如《傘》,就不能專寫一把傘,而應體現互相幫助或得到關懷愛護的感受。


2.確定中心

中心是文章的靈魂,脊樑。確定中心的方法;

第一,要根據題目要求確定中心。如《記住這一天》要明確題目的重點是“這一天”。那麼這一天發生的事情是讓人記憶猶新的,這是便要以這一天發生的事件為中心。

第二,要根據自己平常的生活積累,根據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來確定中心。如寫《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現王小明的好品質,他的優點。


3.選材

材料的選擇、詳略,都要為中心服務。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主題不明確。

(2)詳略不當,重點不突出,主次顛倒。

(3)選材普通,不典型。因此,要注意兩點:

第一、 要圍繞作文中心思想選擇材料。

第二、要選擇自己最熟悉的、真實的、新穎的、典型的事件作為材料。


4.組材

材料的組織包括兩項內容:

一是對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寫,哪些後寫,使文章“言之有序”;

二是對材料的處理。哪些詳寫,哪些略寫。要使文章詳略得當。方法有:

(1)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安排材料。

(2)按時間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幾個方面安排材料。

(5)由淺入深地安排材料,層次 遞進。


5.寫提綱

提綱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

一篇文章分幾個層次,幾個段落,哪個先寫,哪個後寫,哪個略寫,哪個詳寫,在提綱裡要反映出來。但又不能寫得太詳細,也不能太簡單,要寫得簡明扼要,切實具體,突出層次,段落重點。

如:

作文題目:這一刻,我學會了堅強(通過對自己投稿失敗後的打擊,描寫自己從鬥志昂揚,到期待,再到垂頭喪氣,最後又重拾信心,表達自己遇到挫折,不氣餒,要堅強的決心。)


材料安排:


(1)我看到報紙上有徵稿啟事。(略)

(3)投稿後的期待到落榜後的挫敗。(詳)


6.開頭與結尾


常見的開頭方法有:


(1)開門見山,直截了當。

(2)說明情況,交代背景。

(3)描寫環境,渲染氣氛。

(4)提出問題,引人入勝。

(5)巧講故事,引人注意。

(6)先說結果,倒敘開頭。


常見的結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結尾。

(2)總結主題,抒發感受。

(3)照應開頭,留有餘味。

(4)含蓄結尾,引人入勝。


7.過渡與照應


過渡要做到自然靈活、承上啟下、語言連貫、彼此銜接。辦法一般有過渡段、過渡句及過渡詞三種。


上下文之間的互相呼應,就是照應。照應方法一般有三種:前後照應、首尾照應和正文與標題照應。


8.修改作文


修改文章包括:改錯別字和用錯的詞;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錯的標點符號;理清個別顛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開頭是否吸引人,結尾是否有感染力;看看是否有內容表達不清楚的地方;檢查並修改中心不明確的毛病。

孩子一寫作就頭疼!怎樣讓孩子長篇大論?快把寫作知識收藏(下)


二、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



【複習要點】

1.瞭解命題作文與半命題作文的區別;


2.掌握人物外貌描寫與心理描寫方法;


3.學習一人一事與一人幾事的寫法;


4.掌握描寫場面,記敘活動的方法;


5.掌握定點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6.學會參觀記、遊記的寫法;


7.掌握描寫動物、植物和物品的記敘文的寫法。


  • (一)寫人


1.掌握人物外貌描寫的方法


要介紹一個人,首先要把這個人的外表特徵講清楚。外表特徵,一般指人的長相、身材、衣著、動作、語言和神態。描寫時,一定要寫出人物的特點。所謂特點,就是這個人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寫的方法。


比較細緻地對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內心活動進行描寫,稱為心理描寫。心理描寫,主要寫人物的內心活動,即人物心裡想些什麼,尤其要寫好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內心矛盾、鬥爭。

心理描寫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種方法。正面描寫,也叫直接描寫,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種:

一是借用作者的筆讓人物傾吐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常用在第一人稱“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憶》就是這種方法。


二是直接、客觀地分析描寫人物內心活動,對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動及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等進行合理推測。如《別餓壞了那匹馬》一文就是這種方法。


三是用回憶或夢境、幻覺來寄託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記敘文的寫法。


一人一事是寫作的基本功。寫人離不開寫事,寫事也離不開寫人。用一件事寫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意思。用一件事寫人,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都寫清楚,對這件事的相關內容進行“插敘”或“補敘”,但要注意略寫。


4.掌握一文幾事記敘文的寫法。


注意:一是所選的幾件事都必須表現同一個人的同一個特點,不能一件事表現一個特點。

二是所選的幾件事最好不在同一個場合,內容不大同小異,應一件比一件深刻、深入。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就講了幾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都突出了伯父魯迅先生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 (二)敘事


1.掌握記敘一件事的方法。

所謂敘事,就是以完整地敘述一件事的發生、發展、結局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體。要把一件事情寫清楚,有三種方法:

一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

二是按時間的推移順序寫;

三是空間位置的變換順序寫。

無論按哪種順序都必須交代清楚“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掌握記敘幾件事的方法。

記敘幾件事必須圍繞一箇中心來寫,不能幾件事有幾個中心。要寫好文章,要注意幾件事間的銜接、過渡。


3.掌握描寫場面的方法。

要寫好場面,離不開觀察。場面描寫以“動”為主,要刻畫特定環境中的活動,使整個場面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形象真實而富濃厚的生活氣息。

場面有兩種情況:一是自己參加進去的;二是自己看到的場面。描寫場面,要有一定的線索,一定的順序,常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是由主要到次要;

二是定點觀察,按空間順序描寫;

三是採用移步換景法,按自己活動的順序去觀察。


4.掌握記敘活動的方法。


活動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許多人參加的一系列行為的總稱。記敘活動,開頭也要和記敘文一樣,先交代一下活動的時間、地點和人物,接著寫活動的開始、經過和結果,重點是寫活動的經過。


  • (三)寫景狀物


1.掌握定點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寫景狀物就是指在觀察的基礎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動物、植物、建築物和其它物品描寫,陳述出來的寫作方法。


觀察是寫景狀物的基礎,觀察時一定要確立好觀察點,固定了觀察點,對觀察對象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注意景物出現的順序和變化。

觀察時要講求方法,寫景順序有四種:

一是按景物方位來寫,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由裡到外,由外到裡,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

二是按時間順序寫;

三是按景物類別寫;

四是按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來寫。


2.掌握參觀記、遊記的寫法。


寫這類文章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是在文章的開頭要簡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參觀的時間、地點、人物、對象、目的。

二是一定要把參觀的過程寫清楚。

三是參觀記結尾可談點參觀後的感受工收穫。

四是要做到點面結合,既要突出“點”,又要用“面”作陪襯。寫遊記時,要學會取捨材料。有特點或印象深刻的要詳寫,一般的景物要略寫,寫作時,也不可一股腦把景物全都寫上去。


3.掌握描寫動物、植物和物品記敘文的寫法。


寫好動物要注意四點:


第一,抓住動物的外形特徵;

第二,抓住動物的生活習性;

第三,抓住動物鳴叫的聲音;

第四,寫出動物與人的關係。


寫好植物要注意:


第一,要著眼於各種植物特徵;

第二,注意植物的形態、顏色、氣味及生長變化情況;

第三,要按一定順序來寫;

第四,記敘植物隨著生長環境的變化而發生的變化;

第五,可以運用擬人、比喻或想象等手法作動態描寫。

第六,要帶著感情去寫,借物喻人,託物言志,賦予深層含義。如《落花生》。


寫物品要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要細心觀察,抓住物品的整體、局部、細節和特徵;

第二,要寫清物品的結構;

第三,要交代清楚物品的來歷和用途;

第四,要融進對物品的感情;


注意:掌握借景抒情和託物言志的方法。

要做到寫文章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必須根據感情抒發的需要,選擇最能表達自己感情的景物並抓住物點進行詳細具體,生動形象的描繪。


三、材料作文



根據提供的書面材料作文時,要注意三點:

一,認真審題,明確要求;

二,緊扣主題,決定取捨;

三,活躍思路,發揮想象。


  • (一)縮寫

注意:①不能改變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體裁,甚至連人稱也不能變。②不能改變原文的記敘順序和主要內容,保留主幹。③概括複雜的內容要全面,語言要簡明扼要。④改後的短文要銜接過渡自然,首尾連貫。⑤合理安排各部分之間的大致比例。


  • (二)擴寫

注意:①不能改變原文的中心思想、體裁、人稱、敘事方法和順序。②不能改變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③擴充的內容只能根據原文情節合理地發展,不能任意增加。


  • (三)改寫

就是改變原文的體裁與人稱、結構及語言等,寫出與原文形式不同的文章。一是改變體裁。把原文從一種體裁改寫成另一種體裁。二是改變人稱。常見的是把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或把第三人稱改變第一人稱,內容不作變動。


  • (四)續寫。

注意:①續寫時一定要認真閱讀原文,弄清原文所寫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②要根據題目要求,大膽想象。③不能改變原文的體裁,續寫中可以增添次要人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變。④續寫部分的語言特點和風格要儘量與原文保持一致。


  • (五)看圖作文。

第一,看單幅圖作文。第二,看多幅圖作文。看圖作文的一般步驟是:看、說、寫。


四、應用文



  • (一)便條

①“請假條”三個字要寫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頂格寫上稱呼,後面用冒號。③第三行空格寫正文,要寫清請假的原因和起止時間。④正文寫完後要寫上祝語。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後寫。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寫在署名的下方。另外:留言條、託事條格式與請假條相同。


  • (二)通知

①在第一行正中寫上“通知”二字,或“緊急通知”或“關於××的通知”,以引起讀者注意。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寫,寫清時間、地點、事情、請誰參加、應注意什麼。但一定要簡明扼要。③正文寫完後,另起一行空格寫上“特此通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兩行寫出發通知的單位和日期。⑤被通知的單位或有關人員,可以出現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頂格寫上,後加冒號。


  • (三)日記

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寫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幾,也可以寫上當天的天氣情況,然後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正文,有時也可以給日記加個標題,點明主要內容。


  • (四)寫讀後感或觀後感

一般是先引,開頭寫讀了什麼(可包括書名、作者、內容梗概等),並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自己的總的感受;接著是議(感),這是重點,在引述有關重點內容或主要語句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聯繫自己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實際談感想;最後是結,即總結全文,總談感想、體會,結束全文,簡潔有力。觀後感的寫法跟讀後感一樣。


  • (五)書信

一般書面的內容由稱呼、問候、正文、祝頌語、署名、日期六部分組成,基本格式是:


1.稱呼。稱呼要獨立成行,頂格寫,後面加冒號。

2.問候。問候的話要另起一行空兩格寫,單獨成行。問候語不宜長,使收信人感到親切,禮貌即可。

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寫,寫你對收信人說的話,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等。

4.祝頌語。要單獨起一行,空兩格寫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頂格相應寫上“身體健康”或“敬禮”等。

5.署名。要單獨成行寫在信的右下方。

6.日期。要另起一行寫在署名下方。


  • (六)表揚稿

表揚稿分三部分:

1.名稱。在第一行正中間寫上“表揚”二字。

2.正文。要把這件事真實、完整、簡明扼要地寫清楚。

3.落款。在右下角分兩行寫上寫稿人的姓名和寫稿日期。


  • (七)建議書

格式:先寫上標題,再寫清楚建議書是給誰寫的,具體建議是什麼,最後寫上提建議人的姓名和寫作日期。


孩子一寫作就頭疼!怎樣讓孩子長篇大論?快把寫作知識收藏(下)


孩子們初級階段的寫作同樣就是上述幾種作文類型,要求他們好好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善於觀察生活,善於記錄生活,最好從小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這樣孩子們便會愛上寫文字,作文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出了寫作,還有閱讀知識點不容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