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線“排雷手”苗繼宏:我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

疫情一線“排雷手”苗繼宏:我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

疫情一線“排雷手”苗繼宏:我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

苗繼宏拎著20多斤重的採樣箱,急匆匆趕到一處醫學隔離點。

他的身子,被連體防護服、隔離服、口罩、鞋套,裹得嚴嚴實實。隔離點出現了一例疑似病例,作為標本採送者的苗繼宏,需要在10分鐘內,完成血液樣本、鼻咽拭子的採樣。

先採集被採樣者的咽後壁及雙側扁桃體部位,再採集雙側鼻道內鼻顎處,然後採集血液標本5毫升。每個步驟,都進行得格外小心——在整個疫情防控工作中,這是最危險、風險最高的崗位。因為距離病毒最近,且取樣、保存、運輸都有嚴格質控要求,苗繼宏因此被稱為疫情“排雷手”。

在榆林市靖邊縣疾控中心,38歲的檢驗科科長苗繼宏,已經近一個月沒有回家了。一個月的時間裡,他率隊完成了全縣84例疑似病例的標本採送。幸運的是,經過核酸檢測後,所有疑似病例,結果均為陰性。在疑似與解除之中,標本採樣是最前沿、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每一例疑似病人,在經過了臨床診斷、流行病學史調查之後,最終通過採集呼吸道標本、血液等標本,接受核酸檢測。

“風險肯定有,但責任更大。”2月17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苗繼宏向記者坦言,像採集鼻咽拭子過程中,被採樣者需張開嘴,採樣人員再將棉籤伸到其咽喉部進行採集。採集過程中,病人會出現咳嗽、打噴嚏的現象,這種現象對採樣者是最危險的。

不僅如此,還有血液樣本、痰液樣本等採集工作,樣本在轉運過程和實驗室的打開檢測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感染可能,“需要非常規範,萬分小心。”

標本保存也有嚴格要求,能在24小時內檢測的標本可置於4℃保存;24小時內無法檢測的標本則應置於-70℃或以下保存。1月28日凌晨,靖邊縣王渠則鎮蔡家峁村,一位從武漢旅遊回來的女孩,在居家隔離時,突然開始發燒、咳嗽。

苗繼宏接到通知,冒著鵝毛大雪,星夜開車趕往。山路崎嶇難行,40多公里的路,走了近4個小時。

戴好帽子、N95口罩,穿好工作服、連體防護服,戴上雙層手套和護目鏡後,苗繼宏將用於採樣的設備、試劑細心確認,進行鼻咽拭子、血液標本的採集。

1月28日凌晨的這次標本採集完成後,苗繼宏仍然顧不上休息。他需要通過專用的冷鏈車,在最短的時間,將標本護送到120公里外的榆林市指定檢測機構。

苗繼宏畢業於醫學檢驗專業,身兼靖邊縣疾控中心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他向記者坦言,在整個疫情防控中,標本採運和內感防控,是感染風險級別最高的兩種工作。

城市“戰疫”者

疫情一线“排雷手”苗继宏:我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