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鼻涕、鼻塞,要去醫院嗎?專家:耳鼻喉科常見情況這樣應對

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特殊時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仍正常開放,根據目前接診情況,門診以“鼻塞、流涕”為主訴來就診的患兒比例佔高。孩子鼻塞流涕一定要來來醫院就診嗎?今天,我們請

浙大兒院耳鼻喉科主任付勇為大家針對耳鼻喉科最常見的三種情況進行詳細解答,供各位家長初步評估是否需要帶孩子來醫院。

孩子流鼻涕、鼻塞,要去醫院嗎?專家:耳鼻喉科常見情況這樣應對

【情況一】:患兒有鼻塞、流涕,鼻涕多呈清水樣,可同時伴有鼻癢、頻繁打噴嚏、反覆揉眼等不適,但無發熱。

此類症狀多為變應性鼻炎的表現,建議:

1、遠離過敏原:主要指保持居住環境整潔,勤換洗被套,勤曬枕頭被子等。

2、重視鼻腔護理:規律鹽水清洗鼻腔可有效的減少鼻腔分泌物,對於改善鼻炎的症狀也有很大的幫助。

3、鍛鍊身體,增強免疫力:根據年齡段進行適當的居家體育活動,以增強免疫力,同時注意均衡飲食。

4、若症狀程度較重,嚴重影響患兒日常活動、學習及睡眠質量,且通過上述方法仍無法改善,建議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孩子流鼻涕、鼻塞,要去醫院嗎?專家:耳鼻喉科常見情況這樣應對


【情況二】:患兒有近期受涼或勞累後出現的鼻塞、流涕,鼻涕多為黃膿涕,可伴有鼻癢、鼻腔燒灼感、打噴嚏,也可伴有乏力、畏寒、食慾減退等全身不適。

此類症狀多為急性鼻-鼻竇炎的表現,建議:

1、症狀持續不超過1周,且無發熱、無頭痛等不適:可先予鼻腔沖洗,於家中繼續觀察,注意體溫變化。

2、症狀持續超過1周仍不緩解,膿涕量多,或伴有發熱、頭痛、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出現眼眶、頜面部腫脹等表現:建議及時醫院就診,積極對症治療。


【情況三】:患兒有長達3個月以上的或反覆發作的鼻塞、流涕,鼻涕呈黏性或黏膿性,可伴有嗅覺減退、頭面部悶脹沉重感等不適。

此類症狀多為慢性鼻-鼻竇炎的表現,建議:

可先予鼻腔沖洗等對症治療,注意休息、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密切關注患兒局部及全身症狀,若出現高熱不退或局部、全身症狀加重等表現,建議及時至耳鼻喉科就診,排除腺樣體肥大、鼻腔新生物、鼻腔異物等其他疾病。

孩子流鼻涕、鼻塞,要去醫院嗎?專家:耳鼻喉科常見情況這樣應對

另外,患兒反覆擦鼻涕,可能導致鼻出血,如遇鼻出血,父母不要驚慌,正確的止血方法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注意安撫患兒,一般採取坐位或半臥位,不要仰頭或平躺,囑咐患兒勿將血液嚥下,口中有血儘量吐出,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嘔吐、腹痛腹脹等不適。

2、用手指壓緊雙側鼻翼10-15分鐘(不推薦塞紙巾),同時可用冷水袋或冷毛巾敷前額或後頸部,促進血管收縮,有利於止血。

3、對於鼻腔出血量不多但反覆出血的患兒,可在壓迫止血後,短期於鼻腔局部塗抹抗生素軟膏(例如紅黴素眼膏等),以促進黏膜癒合。

4、如果壓迫鼻翼15分鐘,鼻腔出血仍不能停止,應立即前往醫院,必要時進行鼻腔填塞止血。

5、對於反覆鼻腔出血且一般狀態較差或伴有嚴重出血性疾病的患兒,應及時轉診至血液科等相關科室進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