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和熊》:滋养型的父母,才能养出聪明快乐的孩子

疫情期间宅在家,没事就陪孩子刷动画片《玛莎和熊》,这部从俄罗斯引进的优质动画片,讲的是调皮捣蛋的小女孩玛莎和“临时家长”大熊米沙,在森林小木屋中日常相处互动的场景。

动画片不仅画面色彩丰富、逼真细腻,并且让孩子从玛莎身上看到自己的同时,也能激发家长通过大熊米沙的角色,重新审视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和互动方式。

《玛莎和熊》:滋养型的父母,才能养出聪明快乐的孩子


1、当调皮捣蛋的“熊孩子”,遇上耐心宽容的“熊家长”

动画片中的玛莎,虽然是个女孩儿,却是一个超级捣蛋鬼、破坏王,只要她出场,就能分分钟闹个鸡犬不宁、人仰马翻。

比如,在片头一出场,她就把大熊米莎的家搞得鸡飞狗跳,院子里的蜂箱全部被撞翻了,家里的奖杯全部被摔到地上,床垫被她蹦得棉絮乱飞;

而在米莎做饭时,她一会到冰箱倒腾吃的,一会把锅顶在头上玩,一会差点着火柴,弄得大熊边做饭还要边盯着她,手忙脚乱;

在大熊米莎钓鱼时,她把他的蚯蚓倒出来放走,并把桶顶在头上玩,把钓鱼竿从水中扯起来往树上甩;

在大熊米莎给她上课时,趁米莎转身时,偷偷把用来教学的实物苹果,一个一个吃掉;

此外,她还把大熊米莎精心装饰的圣诞树烧掉,把米莎用来做果酱用的水果全部吃光……

《玛莎和熊》:滋养型的父母,才能养出聪明快乐的孩子


《玛莎和熊》:滋养型的父母,才能养出聪明快乐的孩子


不得不说,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家有这样的熊孩子,很多家长们分分钟,肯定会对孩子一阵大吼,或一顿胖揍,让他马上停下。完了之后,还会怀疑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比如多动症?从此开启怀疑孩子的模式。

但幸亏如此调皮捣蛋的玛莎足够幸运,遇到了大熊米莎这样的家长,虽然大熊米莎每次面对一个个“车祸现场”般的残局,也会被折腾得无可奈何,却又能沉住气收拾残局,对玛莎不打不骂,用足够的耐心和宽容,给她创造了一个自由滋养型的环境,让玛莎成长为一个可爱、聪明、快乐的孩子。

而像大熊米沙这样的家长,在《让孩子活出最好的样子,做个滋养型的好父母》一书的作者陈禹安教授看来,堪称“滋养型的父母”。

所谓滋养型的父母,是指能够用足够的耐性和宽容,让孩子自由探索世界,不会用自己的家长身份过分限制和强迫孩子,并且愿意倾听孩子,尊重孩子,愿意和孩子作为同等地位的朋友,让亲子之间相处起来舒服、亲密。

而是大熊米沙,对于熊娃玛莎,无疑绝对称得上这样一类型的家长。他在保证玛莎安全的前提下,让她自由自在森林中探索,即使玛莎让他很生气,他也从来不打不骂;他亦师亦友,陪玛莎玩耍、学习,是她的朋友、老师……

《玛莎和熊》:滋养型的父母,才能养出聪明快乐的孩子


2、滋养型家长用足够的忍耐和宽容,让孩子自由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 艾莉森·高普尼克说,混乱是童年的主旋律,如果孩子拥有一个受保护、需求可以被持续无条件满足的幼儿时期,他们就获得了混乱、变化和探索的空间。

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孩子不可能乖乖地完全听从父母的指令,用父母认为安全、正确的方式去认识和探索世界。

所以,他们见到东西,总是拿来看一看,玩一玩,摸一摸,甚至拆一拆,于是常常就成了父母眼中的破坏王;即使父母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也还是遏制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总是想试一试,于是就成了父母眼中调皮捣蛋的摸样。

而天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比较强的孩子,在父母眼中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对世界的运作方式,总有一箩筐不同的想法,他们总觉得,世界的运作方式不只是固定的某种轨迹,所以他们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各种事物的特性、用途以及潜在规律。

比如,即便在大熊米沙眼里,奖杯是象征荣誉的宝物,但在玛莎看来,是可以拿来玩一玩,看一看的;

果酱瓶子本来是用来装果酱得,但是玛莎偏偏它们叠起来玩,顶在头上窜来窜去;

此外,在大人眼中,那些有着固定用途的钓鱼竿、煮饭锅、烟花等等,都被调皮好奇的玛莎拿来“瞻仰摩挲”,无一幸免。

因为在孩子的眼里,他们并不理会这些事物,在大人世界中的固定用途,所以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它们。

可以说,大熊米莎是给足了玛莎足够的自由去探索世界的,但他会在在玛莎犯错时,用行动引导她去改正,让她自己承担后果,在玛莎出现危险时,及时保护和给予制止。

比如当捣蛋的玛莎,煮了太多太多的粥,吃不完时,米沙并没有打骂她,而是把所有的粥都存在冰箱里,往后每顿都让玛莎吃粥;

而当玛沙因为好奇玩弄火柴时和烟花时,玛莎都及时制止。

《玛莎和熊》:滋养型的父母,才能养出聪明快乐的孩子


当然了,不可否认,相当于老实乖巧的孩子,调皮捣蛋的孩子,父母调教起来会比较吃力。但经著名的生物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调皮捣蛋的孩子往往更聪明。

因为孩子淘气贪玩的行为,能明显增加大脑皮层的厚度及促进与智力有关的脑化学物质增长。

马克·罗森茨威格曾选择了一批遗传素质一致的老鼠,并把它们任意分成三组。

第一组给于“标准环境”:把三只老鼠被关在铁笼子里一起喂养;

第二组给于“贫乏环境”:把老鼠独自圈养起来,只身处在三面不透明的笼子里,光线昏暗,几乎没有任何刺激;

第三组给于“丰富环境”:将十几只老鼠一起关在一只大而宽敞、光线充足、设备齐全的笼子里,笼内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桥及各种“玩具”,可供选择玩耍。

结果,经解剖老鼠的大脑分析后发现,身处于“贫乏环境”的老鼠虽然最“老实”,但大脑皮层厚度、大脑细胞大小以及与智力有关的脑化学物质等方面,优势却最差,而身处“丰富环境”中的老鼠最“淘气贪玩”,相对优势却最明显。

所以,若家有调皮捣蛋的孩子,不要灰心,在安全、原则和底线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孩子多尝试和探索,用足够的耐心和宽容,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探索世界,让孩子的大脑接收多样性信息和刺激,让孩子大脑神经元建立起更多有益的链接,就能让他既聪明又快乐。

《玛莎和熊》:滋养型的父母,才能养出聪明快乐的孩子


3、滋养型家长亦师亦友,善于用孩子喜欢的方式“陪玩”

美国心理学家罗伦斯·科恩在《游戏力》提到,孩子天生就会玩游戏,亲子之间通常是以游戏进行情感交流的,而家长陪孩子玩的最好方式,就是放下身段,放平心态,跟随孩子,以孩子喜欢的方式陪他玩。

而艾莉森·高普尼克则进一步说明,孩子喜欢边玩边学,边玩边学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对于孩子们来说,打闹就是社交演练,玩玩具就如同在做科学实验,假想游戏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所以,给予孩子足够的玩耍时间,并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在陪他们玩耍,在陪玩的过程中,让孩子提升智力和认知水平,同时又增加亲子互动和感情,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在动画片中,玛莎的最爱说的话,就是“陪我玩吧”,而大熊米沙,绝对是陪玩和陪学高手,他陪玛莎玩捉迷藏、滑雪、钓鱼,陪玛莎玩“医生和病人”的假想游戏,他引导玛莎学数学、学钢琴等等。

在大熊米沙亦师亦友的陪伴下,玛莎在边玩边学中,快乐成长。

《玛莎和熊》:滋养型的父母,才能养出聪明快乐的孩子


《玛莎和熊》:滋养型的父母,才能养出聪明快乐的孩子


所以,在现实中的父母,不妨学学大熊米沙,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不要过早把重心放在智力开发和知识灌输上,给于孩子足够的玩耍时间,没事多陪孩子玩玩具,玩亲子游戏,先成为孩子好的玩伴,再进一步让孩子乐于听从自己的指引,甚至以自己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跟随自己开启知识学习的旅程。

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自然,绝对是孩子玩耍的最佳场所。

动画片中的玛莎是足够幸运的,她可谓在大自然浸染中长大的孩子,她从小就住在森林里,可以看蜜蜂采蜜、小松鼠摘松果、大熊种胡萝卜,可以捕蝴蝶、钓鱼、滑雪……,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奔跑和呼吸,让她充满生气和活力。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也不妨经常带孩子走进自然,让他在自然中认识各种动植物,看各种色彩,听风声雨声,闻花香和泥土的气息,促进孩子听觉、视觉、感觉、触觉和嗅觉的全方位发展,从而进一步从上升为智力。

就像《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小林宗作校长那样,特意创造很多机会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经常带孩们去野外散步、温泉旅行、溪谷野炊等等,让孩子们在接触自然中,放松自我,增加探索的乐趣,并在真实的体验中,全面启动自己的听觉、视觉、嗅觉等五官感觉,发现美,感受美。

否则,过分限制和压制孩子,让孩子失去了灵气和童真,让他们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欣赏不了音乐,有心灵却不会感动,也没有激情,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关注 ,共同探讨育儿问题。

《玛莎和熊》:滋养型的父母,才能养出聪明快乐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