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次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被忽略的


有些展览,一生之中,可能只有机会看一次。


正在比利时根特博物馆展出的“视觉革命”展,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关于扬·凡·艾克( Jan Van Eyck )的展览。这位绘画大师的存世作品很少,有 20 件左右,散落在世界各地,这次展览汇集了一半以上,十分难得。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展览海报


扬·凡·艾克逝世于 1441 年,那时,达·芬奇还没有出生,佛罗伦萨还没迎来辉煌。


在多数人的知识结构中,扬·凡·艾克这个名字出现的几率不大,甚至有些陌生,但在艺术史上,他的地位不容忽视。这位出生于北欧小城的艺术家,不仅是尼德兰画派的奠基人,深刻影响到了博斯和勃鲁盖尔,更因其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又被称为“油画之父”。


在他之前,艺术家们多是进行湿壁画创作,或采用蛋黄蛋清调和颜料的方式来作画,也就是古典油画技法坦培拉。扬·凡·艾克则改进了颜料调和剂,用掺有稀释作用的亚麻油代替过去的蛋黄或蛋清,这样的方式不仅易于色彩调和,便于运笔,同时不至于在夏天使颜料变质。


根据美术史家瓦萨里的记载,扬·凡·艾克最先使用了快干油作画,这使得画面在一天之内就能干透,更重要的是,用这种方法画出的油画不怕潮湿,这对海边的尼德兰艺术家来说,至关重要。


不久,这种绘画方式被带到佛罗伦萨,慢慢传播开来。此种画法,最直接的体现在了他的作品《根特祭坛画》上,这幅画,是艺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本次展览的重点作品。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根特祭坛画》外观 凡·艾克兄弟


这是一件可以打开的画在木板上的作品。


关闭时,画面分三层。上层是 4 位先知;中间是常见的宗教绘画《受胎告知》,也叫《天使报喜》——天使降临告知玛丽亚已怀孕,并为腹中孩子起名为耶稣,为了强调玛利亚的圣洁,这一部分的场景十分简单,除了窗台、壁龛和书本,别无其他;下层的 4 个画面分两组,中间两位是施洗约翰和使徒约翰,两侧是唯一的现实中的人,即《根特祭坛画》的委托者多库斯·威德及其妻子。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受胎告知》局部——天使


1415 年,休伯特·凡·艾克应根特市长多库斯·威德之邀为圣贝文教堂绘制一组祭坛画。这是耗时极长的一项工程,未等画完,休伯特便在接单 11 年后匆匆离世,之后的部分由弟弟扬·凡·艾克接手。


1432 年,《根特祭坛画》最终完成,大家惊讶其高超的绘画能力,扬·凡·艾克的名字不胫而走。那时,人们狂热的追捧扬,已经忘记了休伯特,但他没遗忘,并将自己与哥哥的名字一起署在了画上。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根特祭坛画》内景 凡·艾克兄弟


平日里,《根特祭坛画》放置于比利时根特圣巴蒙教堂的祭坛上,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节日的礼拜盛会时,两翼才有可能打开,打开的画面,是另一番景象。


上层中心位置的是上帝,他直视前方,表情严肃,左手持权杖,右手举起,做出祝福的手势。与其威仪的面部相比,红袍刻画轻松了许多,也生动也许多,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这件袍子的柔软质地。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上帝


上帝两侧的分别是圣母和施洗约翰,二人面部色彩饱满丰富,也有了表情,他们一位专注于书籍,一位若有所言。


再往两侧,是圣歌班场景和亚当、夏娃。从后两者所展示的人体来来,中世纪晚期的扬·凡·艾克,已对人体解剖结构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令人惊讶。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圣母、施洗约翰与亚当


下层中间部分,是《根特祭坛画》中最重要的一幅画,叫《圣羊礼赞》。


画幅正中,一只羔羊立于祭坛上,四周围绕着天使,从羊的胸部流出的鲜血正注入金杯中。下方一口井,两侧正在礼拜的是哲学家、预言家、王子和圣徒,再远处,是主教和圣女。


凡·艾克依据《圣经·启示录》中所述的“神秘的羔羊”,描绘了在圣人们的主持下对神秘羔羊的礼拜和对全人类灵魂的拯救。之所以要画这个场景,还有一种解读是,当时的根特在毛纺面料贸易上占有绝对优势,对羔羊的重视,代表了众人祈求城市繁荣的心愿。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圣羊礼赞


《圣羊礼赞》的右侧,是“隐者”和“巡礼者”。


巡礼者,即朝拜者。隐者,与《圣经》中的一句话有关——“你出自泥土,仍将归于泥土”,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了喧嚣与浮躁,大地却仍能带给我们安宁与智慧,所以部分智慧的人们怀着虔诚的心去寻找内心的土地,走进了上帝创造的乡村,几年,几十年地深居简出,人们说,这就是隐者。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隐者


《圣羊礼赞》的左侧,是“骑士”和“审判官”,又被统称为《士师图》。


“士师”的概念来自先知摩西,在旷野流浪时期,他将一些琐碎案件的处理权交给其他人分担,这些人成了各级审判官,中文将其译为“士师”。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审判官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保留的《士师图》并非原作,而是后人在 1945 年仿制而成:


1934 年 4 月 10 日深夜,盗贼来到圣巴蒙教堂,取下《根特祭坛画》中的《士师图》和《施洗约翰》后,逃之夭夭。


不久,教堂主教收到一封信,要求用赎金 100 万来交换这两幅画,主教答应,之后便收到了《施洗约翰》,但由于盗贼所需金额太大,市民强烈反对,这次拯救行动最终变成了没有“信用”的失败交易,盗贼从此消失,而那幅《士师图》,再也没有出现。


这幅画去了哪里,是否完好,没人知道。盗贼为什么不带走最著名的《圣羊礼赞》,而只是偷走了一块“边角料”,也没人知道,也许他真的只是为了钱...


整个《根特祭坛画》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关闭状态时,最下层的施洗约翰和使徒约翰被绘制成了雕塑状态。这样的例子,在凡·艾克的作品中并非一例,他曾特意画过一幅名叫《天使报喜》的画,也为雕塑状态。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天使报喜 扬·凡·艾克


为什么乐于描绘大理石?不得而知,只能是猜测。他运用熟练的素描技能,画出了几可乱真的雕塑,可能不只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在古罗马雕塑家看来,石头是永恒的,凡·艾克更在期许自己的绘画也是永恒。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天使报喜》局部


扬·凡·艾克像是魔法师,他模拟了白色大理石表面的光线,并令人信服地使这些“雕像”看起来是三维的,他甚至在抛光的黑色背景中画出了镜面反射,使整体看起来更加逼真。


我们不得不感叹,完成于中世纪晚期的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造型能力,绝不亚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任何一位大师。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男子肖像 扬·凡·艾克


晚年的凡·艾克以人物肖像创作为主,正是他的探索,为西方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人物的表现更加立体、自然,并富有空间感和明暗关系。


另外,凡·艾克也十分重视人物内在情感的展现,通过他的描绘,我们甚至可以看出画中人物的性格。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玛格莱塔的肖像 扬·凡·艾克


扬·凡·艾克画过许多宗教题材的作品,但总体来看,这些作品的宗教含义显然是被压缩了,他尽可能大的增添了颂赞自然与生灵的内容。在《根特祭坛画》中,无论是《受胎告知》场景里打开的窗子,还是《圣羊礼赞》对大自然的描绘,都是如此。


他把神圣的内容拉入现实世界中,着力描绘现实生活、现世人生的丰富多彩。这样的作品,大家最为熟悉的应该是《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在美术史上,这件作品堪称卓越,它的尺幅不大,却暗含了太多信息。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扬·凡·艾克


画中的阿尔诺芬尼是在 1420 年被菲利普公爵封为骑士的真实人物,夫妻二人的手势表示互相的忠贞——托着妻子的手表示丈夫要永远养活妻子;而妻子手心向上表明要永远忠于丈夫。


二人头顶上,有一件悬挂的烛台,妻子一侧的蜡烛熄灭,丈夫一侧的蜡烛亮着,它表明凡·艾克创作这幅画时,妻子已经离世。另一种解读是,这唯一亮着的蜡烛,代表天堂对这段婚姻的见证,与死亡无关。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局部


华贵的服饰和左侧窗边的橘子是富有的象征,因为这些橘子是西班牙产物,将其运至尼德兰的成本比较高,而 15 世纪可以买到新鲜橘子的尼德兰人,应该是不差钱,另外,窗台上还有一个不太新鲜的橘子,这意味着“在我家里,这种水果经常有”,显摆之意不言而喻...


解读,总是多向的,在一些资料中,橘子也有祈愿多子的意思。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局部


实际上,这幅画中的物品非常多,它们既象征了基督教的信仰,又有世俗的观念,扬·凡·艾克都一一收入画中,作了极为细致的描绘。


代表结婚的一双拖鞋、表示忠诚的小狗,代表贞洁的白头巾、象征生育的绿色衣服、表示虔诚的念珠...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局部


更值得注意的,是夫妻身后的那面镜子。镜框带有 10 个突出的朵状方形,每个方形内又置一个小圆形,每个圆形里各有一幅耶稣的故事画,图像细小到肉眼难以识别;中心圆镜内反射出整个房间的景物——背对镜面的夫妻二人和画面之外的两个人,这画面之外的两个人,其中之一就是扬·凡·艾克。


一生一次 | 凡·艾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局部


这是一幅不到 1 米的画,如此精微细腻的描绘,大概只有在尼德兰才可以见到。


这幅画目前收藏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因为它太过脆弱和珍贵,无法借展,所以本次展览中没有这幅画,但这依然不会妨碍比利时根特博物馆扬·凡·艾克大展的重要性。


如果要问扬·凡·艾克为什么伟大。


我想这样说:他开启的尼德兰画派,对世俗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兴趣大大增加,更明确的表现出了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倾向。除去超凡的绘画技能,在文艺复兴到来之前,扬·凡·艾克已经凿开了中世纪的铜墙铁壁,看到了一缕晨光,而后人享受到的“人文”的阳光普照,都应该感谢这位艺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