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備真備:深諳儒學的日本改革先驅

在日本歷史的武家政治之前,對中日友好文化交流有突出業績的人士多如過江之鯽,其中,吉備真備向日本廣泛傳播了中國先進文化,特別是儒學思想和文化,對奈良時代的日本封建化進程的加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吉備真備:深諳儒學的日本改革先驅

吉備真備出身於沒落的小貴族家庭,其父曾是下級軍官,其亡妣有移民血統。他本人22歲時被選拔為赴唐留學生,在唐居留長達17年。

他“留學受業,研覽經史,賅涉眾藝”除認真學習五經、三史外,又研兵法、法律、教育及天文、曆法、音樂、禮儀及建築等。在所有遣唐的留學生中,真備以刻苦鑽研、省吃儉用攢錢蒐購典籍、科技儀器、武器等著稱。

735年真備隨遣唐使團返日,向日本朝廷獻上的計有:“獻唐禮一百冊卷、太衍歷經一卷、太衍歷立成十二卷、測影鐵尺一枚、銅律管一部、鐵如、方響、寫律管聲十二條、《樂書要錄》十卷,弦纏漆角弓一張、馬上飲水漆角弓一張、露面漆四節角弓一張、射甲箭二十隻、平射箭十隻。”

吉備真備:深諳儒學的日本改革先驅

在留唐學生中親自帶回日本並獻給朝廷如此眾多文典、武器者,在真備之前從無先例。

吉備真備返日後被委任為大學寮中的大學頭之助。他親自執教,開設了明法、五經、文章、算學、音韻、書法等六科。

在日本,對中國的《史記》《漢書》《後漢書》進行系統講授的,是始於吉備真備。真備在孝謙女皇當皇太子時,他還擔任她的導師。

吉備真備:深諳儒學的日本改革先驅

吉備真備對大學寮的教育制度和祭孔均有改革。他力主入學者不再按是否貴族出身和等級之高低,凡年齡在13-16歲的官吏子弟只憑學識選定即可,以傳授儒學思想為根本,祭孔的服裝、儀式等均仿唐制不變。

吉備真備尤為突出的業績是在軍事、政治和司法上所進行的改革,他對中國古代的兵聖孫武極為推崇,熱心傳播《孫子兵法》,並在解決764年9月“惠美押勝之變”(即藤原仲麻呂的軍事叛亂)的歷史事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僅用17天,便平定了叛亂。

吉備真備:深諳儒學的日本改革先驅

功勳卓著的吉備真備72歲時由中納言晉升為大納言,後又升任右大臣。此後他再度進行了重大改革。計有:廢除《墾田永世私有令》,以解決社會矛盾的日趨尖銳化。獎勵種麥、安定民生準備應付各種災荒,為了對國司、郡司官員考核業績,令在奈良壬生門西邊,豎立起兩根大柱,一邊寫道:凡受官吏欺凌虐待者可來申訴。另一邊寫道:百姓遭冤枉而無辜受罪者,可來此上告,統由彈正臺受理。

綜合來看,吉備真備的一生,就是從事中日友好交流的一生。他畢生辛勤、廉潔自律,本人從無顯貴姻親關係。

他堅持儒學、佛學並用,厲行文武兼備,深入推行政治、司法改革,在將盛唐文化傳日過程中有突出貢獻。

吉備真備:深諳儒學的日本改革先驅

在他本人原著的《私教類聚》中,要求嚴教子孫應厲行“內外五戒”,對“仁義禮智信”,言行必遵。

他與自青年時就赴唐入仕的阿倍仲麻呂(晁衡)等至交摯友,在中日交流歷史上貢獻卓著,中日的歷史學者們應對吉備真備等賢哲的偉業進一步研究、論析和廣為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